潘文峰
【摘要】口語交際訓練無處不在,無處不存,只要我們語文教師有心、留心、用心、一定能為學生開辟出更為廣闊的天地,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口語交際;閱讀;誦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標準》明確提出:口語交際的目標是讓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使學生在交際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與人進行溝通和交際,發(fā)展合作精神,它是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它和語文其他能力是相互滲透、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教育專家崔巒也曾說過:“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時,不能只依靠口語交際這一堂課,還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利用學生的生活實踐等機會,多渠道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比欢喿x教學在語文課中所占比例最大,我們理應充分開發(fā)利用這一塊廣闊而肥沃的土壤,把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教學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多說、多辯、多議, 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誦讀美文,積累語言
小學生對客觀表象存在的人、事、物有所感悟時,就能激發(fā)他們頭腦中的有關表象,激活他們內(nèi)心深處潛藏的情感,使他們覺得有話想說,從而形成一種想與人交流的愿望。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讓學生將內(nèi)部的語言表達出來時,他們往往無言以對。這是為什么呢? 是他們不愿透露心聲嗎?我想:不然。這是因為他們心中缺乏詞匯,缺少積累所致。要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那學生只有豐富的語言素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胸有成竹”,如何讓學生“胸有成竹呢”,這就要讓學生積累,而朗讀、背誦正是他們語言素材積累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簡潔明快,富有節(jié)奏,內(nèi)容豐富,極其貼近學生生活,又非常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學生很喜歡誦讀。其中,既有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又有文辭俱佳的散文; 既有節(jié)奏明快的兒歌,又有質樸平易的說明文……學生在閱讀中逐漸被優(yōu)美的文字所陶醉、感染,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從而積累語言, 發(fā)展口頭語言。
二、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語言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說:“語言產(chǎn)生的動機在一定的情境中,如美麗的景色、優(yōu)美的音樂、自身的情緒等等,只有它們才能提供語言的材料,也就是說語文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毙睦韺W研究也表明,語言思維通常是由情境產(chǎn)生的,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開展口語訓練要充分利用語言文字信息和表演、實物、電教等手段,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教師可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北京的名勝古跡,如故宮、天壇、天安門、長城等圖片, 而后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談談自己看見首都美景時的感受。 此時的學生一個個被這一幅幅圖片深深吸引住了,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難道他們還不能說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如我在教學人教版第二冊中的《夏夜多美》這一課, 就針對文章中小動物的對話多,且都是些很具體生活化的語言,我就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分角色表演,在這樣的過程的人與人交流對話的過程中,巧設交流說話情境, 在閱讀教學時把口語交際情境帶回課堂中,帶回生活的體驗之中,從而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就產(chǎn)生積極的交流欲望,思維和語言表達得到鍛煉。
三、填補空白,發(fā)展語言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往往有一些文章帶有省略號,或在段尾和文章末尾留下未盡之意或懸念,這就是作者有意或無意留下的所謂“空白”,這就是召喚讀者想象的未定意蘊空間。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借助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開發(fā)利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空白”進行富有個性的理解、思考、想象,然后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說出來,開展自主對話,這樣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一定大有裨益?!逗5资澜纭芬徽n,第三自然段中就有省略號,省略了海底中還有各種各樣奇妙的動物的聲音。我們在課堂 教學時,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空白”,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開展對話交流,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對話。在這一口語交際訓練過程中,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訓練了語言文字。
四、模擬范文,“升華”語言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文中優(yōu)美清麗、富有童趣的語言就是學生學習模仿的范例。”模仿文本中的具體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積累,并學會遷移應用,以達到學用結合的目的。教學《四季》這課,可以仿照課文說一說:桃花 ,它對 說,我是 。知了 ,它對 說,我是 。樹葉 ,它對 說,我是 。 ,它對 說,我是 。 有了課文作為范例,又通過這樣一設計,學生躍躍欲試,爭說、搶說、創(chuàng)造性地說。 試想,在這樣氛圍中,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能不得到提高嗎?潛移默化中學生漸漸升華自己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范文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五、抓住結尾,“想象”語言
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是發(fā)展兒童語言和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有些課文讀完后覺得意猶未盡,課文的結尾給了我們無盡的想象空間。如果我們語文教師能在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去發(fā)掘出那些隱含的因素,把它們用作對學生語言訓練的材料,用作學術說話的材料,無疑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很有好處。
總之,言為心聲,言由心衷,無論在怎樣的交際情境中,言語都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情感是最要緊的輔助??谡Z交際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僅靠每個單元中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是不能完全得到鍛煉的。 只有與閱讀相結合,以教材為依托,與實際相結合,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養(yǎng),將來才能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去??谡Z交際訓練無處不在,無處不存,只要我們語文教師有心、留心、用心,一定能為學生開辟出更為廣闊的天地。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