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維國 李可貴
高?!八颊n”是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是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因此,必須加強和提高“思政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而“思政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實踐性,其目的就是要通過社會實踐使學生直接參與社會活動,親身體驗和感悟,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去分析、解決社會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達到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的目的。[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文)提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到基層去,到工農群眾中去。高等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guī)劃和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時和學分,提供必要經費。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yè)就業(yè)相結合、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培養(yǎng)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職業(yè)道德?!?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再次指出:“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實踐教學比重,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lián)合等協(xié)同育人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接收大學生實習實訓制度,開設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專門課程,增強軍事訓練實效,建立健全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笨梢姡泄仓醒?、國務院對高?!八颊n”實踐教學十分重視,也為推動高?!八颊n”實踐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
當前,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盡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問題。除了“思政課”實踐教學教師配備不足,學生多,經費少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以至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無章可循。[3]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加強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評測和監(jiān)督,對于保障“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真正落實,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意義重大。
“思政課”實踐教學能否順利進行,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學校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在對一個學?!八颊n”實踐教學進行評價時,首先要考慮該高校是否把“思政課”實踐教學作為體現(xiàn)辦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否將“思政課”實踐教學納入人才培養(yǎng)總體框架,把實踐教學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否充分認識到“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要保證“思政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展開,就必須要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要有制度,有措施。常言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制度約束,按制度辦事,才能有條不紊,順理成章。“思政課”實踐教學同樣必須要有完善的制度,要有章可循。因此,在對學?!八颊n”實踐教學進行評價時,必須要看該校有沒有完整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大綱,大綱內容是否符合“思政課”教學要求,實踐教學課時是否達到教育部規(guī)定的標準,有無實踐教學教材或指導書等。[4]
“思政課”實踐教學領導機構和指導教師隊伍是實踐教學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對這方面的評價應注重三個方面:一是要看該校是否成立由學校分管領導牽頭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領導小組,該領導小組是否整合了學校各方面的力量,如學工、團委、教務、宣傳、財務、后勤等;二是要看“思政課”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包括教師人數(shù)、年齡結構、職稱及學歷結構等;三是要看該校對“思政課”教師指導實踐教學的扶持力度,包括是否為指導教師業(yè)務提高提供活動經費,是否設法為指導教師創(chuàng)造和提供培訓、參觀、考察和學習的機會等。[5]
1.對中央和地方有關“思政課”教學意見與要求落實情況的評價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是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它必須符合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意見要求。因此,在進行評價時應該把“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否完全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情況進行評估。在具體進行評價時,要梳理評價之前黨中央、國務院及其各職能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關政策,并加以對比檢查。比如是否真正落實了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政課”的意見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號)、《普通高校“思政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教社科[2015]2號)、教育部關于《高等學?!八颊n”建設標準》等。
2.對實踐教學中思想政治理論與社會實踐結合情況的評價
“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并在實踐中檢驗其理論的正確性,同時在實踐中讓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提高是非善惡的判別能力。因此,實踐選題必須緊密聯(lián)系實際,反映社會現(xiàn)實,并以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為主要方向。關鍵看實踐選題能不能緊密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特點,突出地域特色。[6]
3.對實踐教學與專業(yè)、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結合情況的評價
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特點不同,對“思政課”的理解和要求不完全一樣,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注重學生的專業(yè)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針對不同專業(yè)選擇不同實踐項目,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對學生未來的擇業(yè)、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論指導。
4.對實踐教學方式方法靈活性與多樣性的評價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最大不同在于主體所處的地位不一樣,傳統(tǒng)理論教學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主導整個理論課的教學。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僅僅處于一種輔助的地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決定實踐的內容、實踐的方式方法。另外,鑒于“思政課”課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的特點,也決定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形式多樣性和開放性,各??梢葬槍Σ煌瑢I(yè),根據(jù)不同課程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
1.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監(jiān)督和指導過程的評價
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進行的是否順利,能否嚴格執(zhí)行實踐教學計劃,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與管理單位的管理和指導教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如果管理單位和指導教師責任心不強,監(jiān)督、管理、指導跟不上,學生對待實踐活動就有可能不夠認真,實踐教學活動就可能流于形式,就達不到實踐教學的目標。因此,必須加強對相關管理單位管理工作的評價和對指導教師指導過程的評價。
2.對“思政課”實踐教學計劃落實情況的評價
“思政課”實踐教學計劃是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的,其內容包括實踐的時間、地點、形式、過程和預期效果等,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實踐教學計劃進行。學生是否嚴格按照計劃要求開展社會實踐將直接關系到實踐活動的成效,因此,必須對學生實踐教學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評價,保證“思政課”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3.對“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和成果考核機制的評價
實踐教學考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它是反映學生實踐教學活動效果的重要依據(jù)。因此,必須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過程和成果進行考核,為此,就需要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考核制度?!八颊n”實踐教學考核應當全面,不僅應考核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也要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納入進來;既要對學生的實踐成果(調查報告、論文、讀書筆記、心得體會)進行考核,也要檢查學生的實踐教學材料(開題報告、實踐教學實施計劃、實踐教學日記等)。
條件是任務完成的前提,沒有良好的條件作支撐,要想完成預定的計劃將非常困難,“思政課”實踐教學也一樣。如果沒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條件,“思政課”實踐教學就很難順利進行,實踐教學的效果也就無法保障。因此,必須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有穩(wěn)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和足夠的經費支持。
1.對學生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狀況的評價
學生參與情況能夠反映一個學校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是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各校都應當根據(jù)教育部的文件要求,落實實踐經費、加強實踐基地建設、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
2.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經費保障狀況的評價
充足的經費是實踐教學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因此應對各高校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經費情況進行評價,以防止“思政課”實踐教學因經費困擾而無法真正實施。各校必須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撥付足額的經費,同時還要爭取地方政府企業(yè)部門的支持,設立專門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經費,保障基地建設和校內外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3.對“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的評價
穩(wěn)定、完善、高標準的實踐教學基地,是實踐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思政課”實踐教學也不例外。因此,評價一個學?!八颊n”實踐教學開展的狀況關鍵要看該校有沒有穩(wěn)定和完善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基地運行情況如何。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和特點不同,實踐教學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應充分考慮各門課程的特點。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要符合“思政課”實踐要求,應當具有思想性、代表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7]
評價指標體系是指由表征評價對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聯(lián)系的多個指標,所構成的具有內在結構的有機整體。它應當具備典型性、科學性、可比性、系統(tǒng)性等特點。根據(jù)“思政課”課程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我們認為,“思政課”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可分為6個一級指標和19個二級指標。具體內容見表1。
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評價采用百分制計分方法。按照得分高低劃分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有關部門可根據(jù)相應等級對有關高校提出獎勵或采取相應措施。
分值計算采取加權平均的方法,總評成績以F表示,取得各二級指標所得評價標準之和的加權平均數(shù)即為該校得分。具體計算公式為:F=∑A+∑B×0.75+∑C×0.5+∑D×0.25
評價結果根據(jù)總評成績及各等級標準確定。評價優(yōu)秀的標準是:100>F≥90,∑D<10;評價良好的標準是:90 >F≥80,∑D<15;評價合格的標準是:80>F≥60,∑D<20;評價不合格的標準是F<60。
表1 高?!八颊n”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1] 馮剛.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四個著力點[J].教學與研究.2017.1,23-29.
[2]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2/27/c_1120538762.htm.
[3] 孫海英,巖磊.探索特色評價體系 提高實踐教學實效[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1,(4):28-30.
[4] 湯儷瑾,“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具體環(huán)節(ji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66-68.
[5] 顏加珍,關于高?!八颊n”實踐教學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68-70.
[6] 陳其勝,高?!八颊n”實踐教學:立論基礎、現(xiàn)實困境、路徑選擇[J].思想教育研究.2012,(2):66-69.
[7] 姜德琪,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高教論壇.2013,(8):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