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華
蘇女士咨詢:我是2012年5月入職這家汽車貿易公司的,先前公司并沒有給我繳納社會保險費,直到2013年5月經我找到公司領導多次協(xié)商,才從當月起為我開始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對于先前拖欠的社會保險費卻沒能給予補繳。最近,我向公司提出離職申請,并要求公司為我補繳先前拖欠的12個月的社會保險費,公司卻給予拒絕。其理由是:所欠的社會保險費當時沒有補繳現在就更不能補繳了,即使提起訴訟也已經過了兩年的時限。
請問:要求公司補繳社會保險費有時效限制嗎?
答復:我們知道,社會保險是國家為了預防和分擔年老、失業(yè)、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全,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要求用人單位履行的強制性義務,而并非與勞動者之間的約定義務。用人單位不依法繳納或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不僅是侵害勞動者享有保險預期利益的民事權益的行為,更是違背行政管理的行為。
《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钡诎耸龡l規(guī)定:“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fā)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依法處理?!边@就是說,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既是對用人單位強制性義務履行狀況的監(jiān)管和督促,又是對勞動者享有被保險權益的資格的確認,不受申訴時效的規(guī)范。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既可以要求行政管理監(jiān)察,也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且不用考慮時效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員工主張用人單位為其補繳社會保險費,具有強制性,主張這項權利不僅是勞動者的“私權利”,同樣也是國家的“公權力”,即使勞動者不主張此項權利,國家有關部門也應當強制要求用人單位履行繳費義務。對于此類問題,司法實踐中所掌握的標準也是一追到底,要求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對所拖欠的社會保險費必須補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