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繼生
摘要:焦化廠煉焦爐產(chǎn)生的焦油氨水混合液經(jīng)氣液分離器、焦油氨水分離槽靜止分離產(chǎn)生熱氨水,一部分作為循環(huán)氨水送至焦爐供橋管及集氣管噴灑冷卻荒煤氣,其余部分則為剩余氨水。通過分析剩余氨水處理的不同工藝優(yōu)缺點,探討有利于焦化行業(yè)煤氣洗滌凈化及解決蒸氨處理能力不足問題的剩余氨水處理工藝。
關鍵詞:剩余氨水;雙膜理論;洗滌凈化;蒸氨
1 剩余氨水處理工藝
1.1 剩余氨水洗滌凈化煤氣
根據(jù)雙膜理論,煤氣中的氨以對流擴散方式到達氣膜邊界,以分子擴散方式到達氣液界面,然后進入液相;液相中,氨以分子擴散方式穿過液膜到達液膜邊界,又以對流擴散方式轉移到洗滌液中。氨吸收過程的雙模模型見圖1:
在整個氨吸收過程中,煤氣中氨分壓必須大于洗滌液液面上氨蒸汽分壓時,煤氣中氨才會被水吸收,壓力差越大,氨吸收推動力也越大,吸收過程進行的也越快。氨吸收推動力取決于氣膜推動力和液膜推動力,隨著液相中氨濃度升高,(由C1到C2)其液相推動力C1-Ci變?yōu)镃2-Ci,由圖1看出液相推動力明顯降低,從而洗氨效果降低。
1.1.1 剩余氨水洗滌凈化煤氣中氨
剩余氨水洗氨工藝流程見圖2:在煤氣凈化工藝中,剩余氨水和蒸氨廢水一起參與洗氨,進入1#洗氨塔,從1#洗氨塔出來變成了富集氨的半富液,依次進入2#洗氨塔、洗H2S塔,最終生成富集氨的富液流進富液槽,送至蒸氨系統(tǒng)脫氨處理。
剩余氨水與蒸氨廢水含氨化驗數(shù)據(jù)分析:剩余氨水3~4 NH3(g/l),蒸氨廢水0.03~0.04NH3(g/l)。
由煤氣中氨吸收過程的雙膜理論、剩余氨水和蒸氨廢水含氨數(shù)據(jù)分析知:剩余氨水含氨是蒸氨廢水含氨量的100倍,采用剩余氨水直接上洗氨塔洗滌凈化煤氣,其洗氨效果遠小于蒸氨廢水。
1.1.2 剩余氨水洗滌凈化煤氣中硫化氫
在AS脫硫過程中,將剩余氨水直接引入洗H2S塔進行洗煤氣中的H2S,由于剩余氨水含揮發(fā)氨(3~4g/l)遠小于來自蒸氨系統(tǒng)的貧液含揮發(fā)氨(18~22g/l),造成脫硫液揮發(fā)氨含量偏低,影響煤氣脫硫效率,使煤氣脫硫凈化效果變差。剩余氨水和貧液含揮發(fā)氨化驗分析數(shù)據(jù)為剩余氨水:3~4 NH3(g/l),貧液18~22NH3(g/l)。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洗滌液溫度越高,洗滌液液面上氨蒸汽壓就越大,其吸收推動力就越小。采用70~75℃的剩余氨水直接洗滌凈化煤氣,影響整個洗滌系統(tǒng)的吸收溫度,不利于煤氣中氨的消化吸收。綜上分析,剩余氨水直接洗滌凈化煤氣的缺點:
(1)剩余氨水洗氨,其凈化煤氣效果不如蒸氨廢水。(2)剩余氨水洗H2S,其凈化煤氣效果不如貧液。(3)剩余氨水不經(jīng)冷卻直接參與煤氣洗滌,影響整個洗滌系統(tǒng)的吸收溫度。
由此可見,剩余氨水不是理想的凈化煤氣洗滌液,為保證煤氣洗滌效果,盡量避免使用剩余氨水,脫硫液采用洗氨塔后的半富液、蒸氨系統(tǒng)富集氨的貧液。
1.2 剩余氨水摻入富液蒸氨
由工藝流程圖3知:煤氣經(jīng)洗H2S塔、洗氨塔生成了富集NH3、H2S等組份的富液,70~75℃的剩余氨水與35~40℃富液混合,富液溫度可提高至40~45℃。摻入剩余氨水的富液經(jīng)貧富液換熱器換熱,富液溫度可達到50℃以上,這樣可節(jié)約富液蒸氨脫酸耗汽量。
1.3 剩余氨水直接蒸氨處理
由工藝流程圖4:70~75℃的剩余氨水直接上蒸氨塔,與來自脫酸塔的蒸餾富液產(chǎn)生的一部分貧液一起蒸氨后,蒸氨塔中氨汽作為熱源分兩段進入脫酸塔脫除富液中的H2S;脫酸塔底富集氨的另一部分貧液去洗滌凈化煤氣中的H2S;蒸氨塔底的蒸氨廢水一部分去洗滌凈化煤氣中的NH3,另一部分去生化處理系統(tǒng);脫酸塔頂出來的含NH3、H2S等酸汽進入后序制取硫銨及硫酸。在整個蒸氨脫酸過程中,汽液在塔盤上逐層逆流接觸進行熱交換和傳質交換,由于氨相對于水揮發(fā)度更高,氨不斷從液相轉移到汽相,液相中氨沿塔自上而下濃度逐漸降低,在塔底生成蒸氨廢水(廢水含揮發(fā)氨≤0.05g/l)與貧液(18~22g/l)。
剩余氨水直接上蒸氨系統(tǒng)工藝的優(yōu)點是剩余氨水中化學成分得到有效分離;缺點是增加蒸氨塔負荷,影響蒸氨脫酸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
1.4剩余氨水直接上蒸氨塔單獨處理工藝
1.4.1剩余氨水直接上蒸氨塔單獨處理后與原蒸氨脫酸系統(tǒng)匯合
為降低蒸氨塔負荷,采用雙蒸氨工藝流程見圖5:70~75℃的剩余氨水通過剩余氨水泵直接送至1#蒸氨塔進行蒸氨,該塔頂逸出的氨汽與2#蒸氨脫酸系統(tǒng)逸出的酸汽匯同進入后序生產(chǎn)硫銨。1#蒸氨塔底廢水與2#蒸氨塔底廢水匯同去洗滌凈化煤氣或生化處理系統(tǒng)。但生產(chǎn)的氨汽與原蒸氨脫酸系統(tǒng)出來的酸汽混合后,由于塔頂壓力不一致,出現(xiàn)酸汽頂撞現(xiàn)象,影響操作穩(wěn)定性。
1.4.2剩余氨水直接上蒸氨塔單獨處理后與原蒸氨脫酸系統(tǒng)分開
采用工藝圖6:70~75℃的剩余氨水通過剩余氨水泵直接上蒸氨塔單獨蒸氨,產(chǎn)生的氨汽引入到荒煤氣管道,不與與原蒸氨脫酸系統(tǒng)發(fā)生關系。此工藝氨汽進入荒煤氣后,會使荒煤氣溫度升高,增加煤氣初冷負荷,但因煤氣中含氨的增加,有利于煤氣中H2S的洗滌。
2 結論
通過上述剩余氨水處理工藝分析,采用剩余氨水直接上蒸氨塔單獨處理與原蒸氨脫酸系統(tǒng)分開工藝不僅可解決剩余氨水洗滌凈化煤氣不足問題,而且可解決單臺蒸氨塔超負荷處理剩余氨水與富液量大的不足問題。
參考文獻
[1]煉焦化學產(chǎn)品回收技術[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單位:河鋼集團宣鋼公司焦化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