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利
摘 要:從通識教育的角度來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主要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接受的教育更加完整,提高學生體育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本文作者具有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希望在本文中從通識教育的角度探討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希望可以為后者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通識教育 高校體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131-02
通識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卻經常由于對課程認識過于片面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改革,要求教師對于學生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培訓,對學生身心健康都予以關注。體育教育在高校教學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而通識教育要求就是讓體育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基本教學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因此,通識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1 通識教育含義簡析
通識教育不是一個新鮮名詞,它最早是在歐洲提出并廣泛應用的。在我國,通識教育主要被定性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進入大學生活后的學生們更應該接受的不再是初高中時期的填鴨式教學,而是非專業(yè)教育。通識教育的目的是為全社會培養(yǎng)更具綜合性的人才。通識教育的內容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非專業(yè)技能,通識教育以學生為中心,賦予學生整體的學習理念,幫助學生更好地進步。
2 通識教育與高校體育教學的關系簡析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現(xiàn)在,評價人才的標準早已不是從前的應試能力,更多的是人才的綜合素質,而體育素養(yǎng)就是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不同的一點,就是它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單一培養(yǎng)學生應試水平為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質,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垂直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通過分層教學,將教學過程細化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為培養(yǎng)學生而開展個性化的體育教學,將綜合能力作為體育考核的指標而不是簡單的考核學生的體育水平,這既是通識教育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也有利于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主要定位于體育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它單獨教授學生運動技能,并對運動測試做出反應,卻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挖掘學生體育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ι洗嬖谠S多不足,不能充分培育學生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文化的傳播會受到嚴重阻礙,這樣的體育學習可以說是失敗的。隨著通識教育的推廣,在許多地區(qū)的大學中,已經陸續(xù)將通識教育作為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主要模式之一。作為基礎教育的整合與發(fā)展,通識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為社會儲備高素質的人才,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文化素養(yǎng),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雙商,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梢钥闯?,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就應該是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通識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個人素質,也有利于知識的傳播與普及,是高校體育改革的方向。
3 通識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簡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教育在社會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育改革的推行已成為大勢所趨。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一直是目前教育體系中兩個對立的概念,無論是在教育理論還是教學實踐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茖W推進高校體育改革,離不開立足于通識教育事業(yè),發(fā)揮通識教育的積極性,對加強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對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措施進行簡單分析。
3.1 通識教育視角下教學目標的改革
進入大學生活的學生由于脫離了初高中應試教育的束縛,他們的個性活力與創(chuàng)造性都應該被充分激活,這就需要高校不斷的改革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以期讓教學過程更加適應學生們的個性發(fā)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表面上看只是授課方式的變化,實際上主要是教學目標的變化。通識教育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更應該將“以人為本”作為自己開展教學工作的指導方針,重視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注意心理價值教育教學系統(tǒng)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進行的分析和研究,尊重學生的情感變化,根據(jù)心理學知識心向積極的方面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充分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比如為學生身體素質制定嚴格的考核,分班訓練,或者在這其中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再進行進一步的劃分,都是通識教育的表現(xiàn)。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育不僅僅要成為訓練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更應該成為一種價值觀的開放性培養(yǎng)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關心社會的意識,拓寬視野,增強學生參與競爭的本領。
3.2 通識教育視角下教學內容的改革
無論是什么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都應該是重要的指導方針,而體育教育作為學生全程重點參與的項目,更應該將學生擺在優(yōu)先位置,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更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與競爭合作意識?;诖耍咝sw育改革需要在體育教學的內容予以更新和完善。體育教學的內容應該多樣化,在學習中,適當增加體育文化相關知識的教育,深化學生對于體育的了解。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要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積極組織各種體育競賽和文化體育活動,營造體育活動的氛圍,提供有關體育學習和交流的便利機會,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和綜合能力。
3.3 通識教育視角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現(xiàn)在,高校體育教育應該逐漸向自主學習建設進步,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精神的重要方法。體育俱樂部建設就是改革中十分亮眼的一項措施,為學生提供獨立的體育鍛煉場所一直是不斷推動大學體育教育的助推器。此外,對于體育教學的教學任務設置,也應該根據(jù)教學需要來進行,力保教學任務高質量,高數(shù)量地進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完善高校體育改革。
3.4 通識教育視角下教學評價的改革
教學評價系統(tǒng)是檢驗學生知識水平和教師授課水平的重要尺度,通過日常評價,對引起教師重視,促進教師改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果。值得重視的是,只有正確的評價系統(tǒng)才能促進教學,教學評價系統(tǒng)不科學、不合理的設置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老師和學生被誤導。今天,在許多學校,評估系統(tǒng)的設置并沒有真正良好的得到運用,這樣對于教師和學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必須正確對待教學評價,做好教學評價工作。
4 結語
運用通識教育的理念來改革大學體育教育對于全面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知識和文化水平,更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王東亮.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7(19):116-117.
[2] 徐建平.大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措施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6,32(5):179-180.
[3] 連洋.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6(6):82-84.
[4] 趙海軍,楊寶山.就大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淺析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6,6(6):75-76.
[5] 黎國慶.當前大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探索[J].才智,2011,2(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