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霞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瑜伽在高校逐步被設(shè)置成一門獨立的課程。瑜伽是一塑身美體、舒緩精神壓力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習者通過長期練習可以達到身心融合的效果。對于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的瑜伽課程來說,采用表象訓練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瑜伽學習各個階段的學習效果,實踐表明采用表象訓練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guān)鍵詞:瑜伽教學 表象訓練法 高校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0(a)-0032-02
由于瑜伽教學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和體系,如何提高瑜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成為了當前高校有待解決的問題。表象訓練是體育教學中的一種心理技能的訓練方法,在瑜伽教學中應(yīng)用表象訓練的方法,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瑜伽時大腦形成瑜伽的表象思維,并建立動作結(jié)構(gòu)圖形,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平衡感等強化技術(shù)動作,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的技術(shù)和動作要領(lǐng)。應(yīng)用表象訓練法可以積極地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發(fā)展。
1 概述表象訓練法
1.1 表象訓練法的概念
表象訓練法不同于普通的技能訓練,是一種常用于體育訓練的運動心理訓練方法。表象訓練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大腦中形成不斷重復的運動圖像,學員動用身體的各種感官聯(lián)系平時的運動經(jīng)驗不斷提高運動技能,掌握和認識動作的能力得以提升,進而不斷提高運動技能和情緒的控制能力。
1.2 傳統(tǒng)瑜伽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體位和姿勢的訓練中瑜伽訓練者要達到身心的高度統(tǒng)一。在瑜伽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簡單的訓練學生的各種動作,而不重視學生自身的呼吸和自身的感受,而這恰恰是瑜伽學習的關(guān)鍵。結(jié)果就是學生的學習沒有效果,也喪失了學習興趣。瑜伽進入高校的時間比較晚,統(tǒng)一的教學體系還沒有形成,因此,需要引入表象訓練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3 表象訓練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特點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體育教育逐漸形成了新的模式,其觀念和內(nèi)容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老師不僅教授科學理論,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表象訓練法被用于體育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靈活調(diào)動中樞神經(jīng),變得才思敏捷。形成運動技能,需要心理方面的支配和調(diào)節(jié)達到協(xié)調(diào)一致。學生的知覺、記憶和想象在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瑜伽動作,在大腦中建立動作的視覺表象,然后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通過頭腦里形成的視覺表象加深對動作的理解,進而建立起相應(yīng)的動覺表象。表象訓練法是體育教學中運動心理教學法的一種,表象訓練法在瑜伽教學中的運用,是在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下,學生自主完成動作要領(lǐng),同時老師對學生語言暗示,促使學生利用自身的感官和在大腦中形成的與瑜伽動作相關(guān)的情緒和心境狀態(tài),把動作在大腦中反復的重現(xiàn)和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2 在瑜伽教學中應(yīng)用表象訓練法
2.1 瑜伽技能形成的認知階段
在瑜伽動作的認知階段,老師通過瑜伽體位動作的重點的講解,并示范完整的瑜伽動作,讓學生對瑜伽動作有完整的感知,在腦中形成清晰的視覺表象。接下來學生回憶腦中的完整動作來完成相應(yīng)的瑜伽動作。在認知階段,學生主要掌握瑜伽的體位動作,形成瑜伽動作的正確的記憶表象,防止出現(xiàn)錯誤的記憶表象。在認知階段,學生要重復練習瑜伽動作,掌握動作要領(lǐng)。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強調(diào)瑜伽的動作要領(lǐng),把握整體的動作輪廓,不過分強調(diào)細節(jié)。例如:教師可以首先講解瑜伽動作中的新月式的動作要領(lǐng)并示范,讓學生在頭腦中把動作和呼吸相互配合,像回放電影一樣,建立完整的視覺和心理表象,進而掌握整個完整的動作。讓學生把視聽信息轉(zhuǎn)變?yōu)樽陨淼倪\動信息,增強學生對自身動作的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動作的規(guī)范性。表象訓練是一種心理訓練,需要學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學習環(huán)境要安靜,時間一般控制在8~10min左右為宜。時間過短,起不到相應(yīng)的效果,過長的話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2.2 瑜伽教學過程中動作技能的連接階段
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要做到意識、動作以及呼吸三者之間的統(tǒng)一和融合,這是主要的教學特點,也是教學中的重點。與健美操和舞蹈不同,瑜伽教學有別于前兩種,教學方法相對特殊。在形成技能的認知階段,主要是大體讓學生掌握和熟悉瑜伽動作,連接階段主要是能夠使學生不斷熟悉瑜伽動作,并且能夠掌握和領(lǐng)悟到其中的精髓,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配合自身的呼吸,便于將瑜伽學習中的動作體位之間相互組合轉(zhuǎn)換。
2.3 瑜伽教學過程中動作的技能形成階段
大部分學生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不能連貫和組合瑜伽動作,導致在整體上缺乏一定的美感和連貫性,大腦中形成瑜伽動作時只是靠想象,不能做到動作的連貫性和自動化。動作形成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qū)∪獾牧α刻卣饔兴私?,并且加強了理解,同時在這個基礎(chǔ)上不斷強化,連貫動作的記憶進一步形成。教師在講解瑜伽動作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每一個動作時,如何將肌肉的運動特征轉(zhuǎn)化為自身視覺的運動信息,不斷地通過身體感受肌肉的運動體位和動作過程,給人帶來一定真實感受,并且通過反復練習達到一定的視覺表象。在學生的大腦中通過教師的教學能夠形成較為清晰的動作視覺表象,才能帶動運動表象,因此,視覺表象是運動表象的前提,不能準確定性瑜伽動作尤其是細節(jié),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不斷放慢速度,查找學生在視覺表象中存在的錯誤,因為在新的刺激下,學生的動作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錯誤,放慢速度才能糾正學生在相關(guān)練習中的習慣性錯誤。同時,在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通過教師的反復練習,才能不斷糾正學生的細節(jié)運動表象。還可以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利用睡前或者起床后的幾分鐘進行表象練習,回憶課堂學到的動作要領(lǐng),增強記憶。
2.4 瑜伽教學過程中動作技能的不斷完善階段
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通過強化語言,讓學生掌握其要領(lǐng)。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動作,還能夠讓學生形成較為牢固和熟悉的視覺表象。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某一個瑜伽的體位特點給它起一個生動的、易于記憶的名字,在引導學生完成這個瑜伽動作的時候首先要回憶起這個動作的名字,這樣能夠引導學生記憶,視覺表象也更清晰。比如:在幻椅式瑜伽動作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通過聯(lián)想動作表象,并且不斷地利用名字來聯(lián)想起動作要領(lǐng),并且通過肌肉運動和呼吸作用的相互調(diào)節(jié),來完成這一套動作。在瑜伽教學過程中,關(guān)鍵性的語言提醒和提示能夠有助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lǐng),掌握正確的運動表象,這樣能夠讓學生能夠定型瑜伽動作,進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瑜伽動作。
3 結(jié)語
表象訓練法運用到瑜伽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在形成動作表象時,不斷加深和理解瑜伽動作,提高學生在這方面的動作技能,通過反復練習、視覺表象、運動表象的結(jié)合使用,能夠讓學生掌握其動作的連貫性和美感,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因此,教師應(yīng)用表象訓練法到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自我動作表象和視覺表象的準確把握中,不斷強化瑜伽技能的學習,有助于高校學生更好的學習瑜伽。
參考文獻
[1] 陸惠珠.高職瑜伽教學中如何運用表象訓練法[J].科教文匯,2016(8):65-66.
[2] 周明娟.高職院校瑜伽教學中采用表象訓練方法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2):183.
[3] 王芳.淺析表象訓練法在高職院校瑜伽教學中的應(yīng)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26):47,49.
[4] 龍宇.高職院校瑜伽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優(yōu)化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0):71-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