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領
摘要:歷史不僅僅可以讓我們了解許多古中今外發(fā)生的大事,從而能夠擴大我們的知識面、增長見識、豐富頭腦的目的,同時還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習方法思考
前言
每一個步入高中的學子都需要學習歷史,然而,歷史并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它是由政治、經濟、地理、文化等多元化組合而成。學好歷史,不僅僅是對分科時選擇文科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讓我們了解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明白古人的思想。學習歷史不僅僅只是要背,更重要的是理解,下面是我對高中歷史學習方法的幾點思考:
一、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
每一門學科都要求我們把基礎知識掌握得扎實,歷史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因為在高中歷史課中涉及到的內容很廣泛,能否正確的掌握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事件、歷史過程、歷史時間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這就能夠體現(xiàn)出我們對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并且我們應該在掌握史實基礎上思考和回答問題,教師在歷史課上不僅僅是講解知識,還會對知識進行分析拓展。所以,我們也要注意認真聽課。
1.看課外書
學習歷史的有效方式包括閱讀有關歷史材料內容的課外書。一般歷史資料主要包括歷史教科書、歷史資料、歷史讀物等內容,在歷史地圖、歷史圖片、歷史實物、歷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學習材料中,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感受到歷史情景、歷史范圍。此外,在閱讀歷史課外書的時候,可以分析、了解歷史材料,還能夠跟課本上的具體的歷史事實聯(lián)系、結合起來,并且這對歷史的閱讀材料內容的辨析、歸納有所幫助。
2.做筆記
通過了解基本知識框架可以讓大家對所學的知識能夠有一個整體、清晰的認識,因為每門學科都有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知識框架,即知識線索、結構。在做筆記時可按照朝代的建立、鞏固、繁榮、衰敗等內容記錄為主要的框架,其中的重要事件則按照事件的起因、過程、影響等內容記錄為具體內容,除了記錄主要內容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之外,還可以對教師講述的一些補充性的內容進行選擇記錄。
3.多探討
溝通交流能夠使我們對他人的想法得到了解,相當于能夠互換思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任意哪方面都是極其必要的。自然在學習歷史時,也是要多探討。對不易弄懂的疑問要與同學、教師進行探究、討論,這有助于加深印象、深入學習。
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
在學習生涯中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它不僅僅能夠幫助我們適應學習環(huán)境,還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對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是十分有利的。
1.自律
要對自己進行嚴格管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平常要預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鍛煉身體,擁有一副好身體在學習時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身體健康才會減少病痛的折磨,同時也能夠擁有好心情,心情的好壞對學習來說也是有影響的。
2.執(zhí)行力
執(zhí)行力,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的行動情況。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需要良好的執(zhí)行力,它能夠幫我們提高效率。我認為,增強執(zhí)行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削弱儀式感、增加專注力。執(zhí)行力使我們在對一件事做了計劃安排時能夠得到實現(xiàn)。
3.了解自我
明白自己在哪個時間段的學習效率最高,哪個時間段的學習效率最低。這時候就可以在學習效率高的時間段去讀熟課文、讀透課文、讀爛課文,在學習效率低的時間段可以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勞逸結合能夠使學習效率變高、同時,還可以對自己的身心進行放松。
4.擬定計劃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每一天都有規(guī)劃、安排的,這使他們的時間能夠充分的利用、不浪費。這表明了擬定計劃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們也應該根據(jù)自身情況定一個時間計劃表,可不用很詳細,但是一定要有整體的時間感知。
三、整體學習的技巧
對歷史的時間線索要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重構,因為歷史學習由于其特殊性,在教科書設置上往往用政治、經濟、文化來進行分類,但卻忽略了時間線這一獨特并且重要的標志,從而將其編寫成了斷代史,這很容易讓學生思維混亂。將腦子中的歷史年代信息好好地整理成一條完整的時間鏈,起碼讓自己能夠過一遍,并且以時間為背景感受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影響、意義。在有扎實的基礎上,還要正確的對基礎。關鍵是要養(yǎng)成對基礎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于心,并且能夠在“明范圍、整材料、講故事”的過程中自主梳理的經歷。
1.明范圍
有準備的戰(zhàn)斗才能夠有勝率,明確范圍才能夠使我們做好復習的準備。我們應當將課本中的目錄、單元名都記錄下來,下面來實施“拆課本”:將各個國家的歷史進行分類,明確范圍分布,再進行朝代區(qū)分。
2.整材料
知道每個國家的歷史分布范圍后,就需要挨個國家整材料:
第一階段:寫出所有的“年代+事件”,讓知識詞條化。
第二階段:將中國史按照朝代、其他國家按照國家再分類,從而細化知識。
第三階段:按照條目做成小邏輯圖,將材料活化。
將課本“打碎”再按照“故事邏輯”重新拼起來,把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點體系化。
3.講故事
嘗試將各國國別史的發(fā)展邏輯圖串起來,拼成一個故事。首先,看著知識詞條,講出故事梗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再整合材料、翻閱課本、查資料。然后,在看著詞條,將故事講得精細,把各個知識點也給記下來。最后,不看詞條,以一個中國朝代或一個外國國家為“故事主題”,按照時間順序把故事講得詳細且流暢。
四、總結
歷史的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一個有聯(lián)系的整體。這就要求我們對歷史的橫向關系、縱向關系進行整合,也要進行知識儲備。將內容都串起來,當成故事來記住,這是一種有趣味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鄧鳳想.對高中歷史學習方法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中),2015(08):136.
[2]馮賢兵.對高中歷史學習方法的幾點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0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