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宏喜
基于繪本開發(fā)寫作微課程的探索方興未艾,為建設(shè)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開辟新天地。結(jié)合繪本圖文并茂、言簡意豐的特征可以開展微細節(jié)、微情節(jié)、微感想等練筆活動,因材設(shè)練,有的放矢,能事半功倍地提高觀察力,豐富想象力,鍛煉故事力,提升理解力,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一、描寫外形,提高觀察力
師:貓是我們熟悉的一種動物,也是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描寫的動物。這里有幾只貓的圖片,你們認識嗎?說說它們的特點。
(課件出示:黑貓警長、《貓和老鼠》中的湯姆貓、招財貓、加菲貓)
生:黑貓警長一身警服,聰明又帥氣;湯姆貓是個倒霉蛋,經(jīng)常被一只老鼠戲弄;招財貓憨態(tài)可掬,一只手擺來擺去,模樣惹人喜愛;加菲貓是一只幸福的懶貓,它除了吃飯、睡覺整天無所事事,所以特別肥。
師:你們不僅說出了這些貓的名稱,還說出了它們各自的外形和性格特點,很好!老師今天還想給大家介紹一只貓,請看屏幕,請你仔細觀察它的表情和動作,可以和其他貓做些比較,然后用筆描繪一下這只貓的特點。
(課件出示:虎斑貓)
生:平常的貓都是儀態(tài)萬方,這只貓與其他貓有些不同——它的眼神中透露著淡淡的哀傷,它身上的毛色和頭上的不一樣,是黑白相間的“虎斑紋”,尾巴翹著,呆呆地站立著,雙手在胸前不停地絞著,好像有什么心事。
師:這是一只虎斑貓,你看出它好像有什么心事,很好!
生:這只貓有點兒神秘,兩只眼睛里透露出一絲憂郁,身上的斑紋很特殊,猶如穿著罪犯的囚服,尾巴盤著,兩只手搭在一起,眼珠向上,貌似很孤獨,期盼著什么,最特殊的是他一直用腳站立著。
師:你看出它很神秘,很孤獨,不錯!
生:這只貓,它十分特別。它的眼睛不像招財貓一樣和善,它的爪子不像黑貓警長一樣銳利,它的尾巴不像湯姆一樣頑皮,它的身軀也不像加菲貓一樣肥胖。它全身有著許多斑紋,它是一只虎斑貓。它憂傷地直立著,從頭到尾巴,沒有一絲快樂的感覺。
師:你通過比較看出這只貓非常特別。那么,作者佐野洋子是怎么描寫這只貓的呢?
(課件出示)
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是一只漂亮的虎斑貓/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了/可是貓連一次也沒哭過。
【評析:指導(dǎo)學生觀察時,運用比較的方法,才能讓學生捕捉到此事物區(qū)別于彼事物的特點,從而不斷提升觀察力。這里教者通過引導(dǎo)學生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這只貓的與眾不同之處,寫出這只貓的特點——憂郁、孤獨、心事重重?!?/p>
二、創(chuàng)編故事,豐富想象力
(課件圖文并茂依次出示:貓是國王、水手、魔術(shù)師、小偷、老太太的貓,每頁文字中“寵愛、討厭、死了、哭、埋在”等圈點變紅。教師講述貓的故事給學生聽。)
師:故事聽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這只貓?zhí)貏e在哪里?
生:貓的主人都很寵愛貓,但貓討厭每一個主人。
生:貓每次都意外死了,它的主人每次都哭,然后把它埋在不同的地方。
師:對,貓每次的死法和埋葬地點都不一樣。當它是國王的貓時,它被射死,埋在王宮的院子里;它是水手的貓時被淹死,埋在公園的樹下;它是魔術(shù)師的貓時被鋸成兩半兒,埋在馬戲場的后面;它是小偷的貓時被狗咬死,埋在小院子里;它是老太太的貓時是老死的,埋在院子的樹底下。這些死法和埋的地點有什么規(guī)律或者說特別之處?
生:死法和埋的地點都與它主人的身份或者職業(yè)有關(guān)。
師:說得好!除了發(fā)現(xiàn)這只貓的特點外,你還發(fā)現(xiàn)作者寫故事的其他特別之處嗎?
生:情節(jié)重復(fù),每個故事都是獨立的,前后順序可以顛倒。
師:重復(fù)不太準確,應(yīng)該是反復(fù),因為貓每次的主人、死法和埋葬地點都不一樣。
生:語言很直白,沒有過多地描寫貓怎么死的,主人是怎么哭的。
師:你們總結(jié)得很好!請大家注意這是一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它有100萬個主人,100萬種死法,埋在100萬個地點。我們能不能像作者一樣,每人為這只貓寫一個故事,貓會是誰的貓呢?請你展開想象為貓找一個有可能別人想不到的新主人。新奇的主人,新奇的寵愛,新奇的死法,埋在新奇的地方。
(學生動筆編故事。教師巡視,同時用筆記下“主人”名字。交流,投影展示。)
趙泓毅(學生名)、陳峰智(班主任名)、張飛、梅西、牙膏代言人、演講家、宇航員、天游峰的掃路人、醫(yī)生、舞蹈家、乞丐、馴獸師、飯店老板、說書人、叢林生存專家、賽車手、死神、獵人、造船工人、熊孩子、埃及法老、寵物店剪毛師……
師:這是我剛才在巡視過程中記錄下來的貓的新主人的名字,同學們想聽哪一個?
(根據(jù)學生“點菜”順序,依次展示。)
有一回,貓是陳峰智的貓/貓討厭什么陳峰智/陳峰智每天都帶著貓,但有一天貓不見了/陳峰智準備去找貓,貓突然出現(xiàn)在門口,被來不及止步的陳峰智踩死了/陳峰智抱著貓哭了一天/陳峰智把貓埋在校園操場的旁邊。
有一回,貓是天游峰掃路人的貓/貓討厭什么天游峰的掃路人/掃路人每天帶著貓,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不久,貓累死了/掃路人抱著貓哭了一整天/天游峰的掃路人把貓埋在天游峰后面。
有一回,貓是廚師的貓/貓討厭什么廚師/廚師每天給它喂好多好吃的/不久,貓撐死了/廚師抱著撐死的貓哭了一整夜/廚師把貓埋在飯店后面的櫻桃樹下。
……
【評析:教者引導(dǎo)學生閱讀了貓五次死亡的故事,之后啟發(fā)學生思考兩個問題,一是這只貓?zhí)貏e在哪里?二是作者寫童話有什么特別之處?兩個問題分別從內(nèi)容和形式方面幫助學生厘清故事結(jié)構(gòu)特點,給學生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提供支撐。在虎斑貓活了100萬次的背景下,學生展開了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極大地豐富了繪本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交流這些故事時,學生興趣盎然,發(fā)言踴躍。】
三、續(xù)編結(jié)局,鍛煉故事力
師:同學們剛才創(chuàng)編的故事極大地豐富了這本繪本的內(nèi)容,那么作者接下來會寫些什么呢?我們接著往下讀。(課件出示)
有一回,貓是一個小女孩的貓/貓討厭什么小女孩/小女孩有時把貓背在背上玩,有時緊緊抱著貓睡覺。她哭的時候,還會用貓的后背來擦眼淚/有一天,貓被小女孩后背的帶子給勒死了/小女孩抱著耷拉著腦袋的貓,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貓埋到了院子的樹底下/貓已經(jīng)不在乎死不死了。(最后一句話變紅)
師:作者寫的這個故事與前面的故事相比較,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多了一句“貓已經(jīng)不在乎死不死了?!?/p>
師:對,貓已經(jīng)不在乎死不死了,它要成為一只屬于自己的貓。
(課件出示)
有一回,貓不再是別人的貓了/成了一只野貓/貓頭一次變成了自己的貓/貓?zhí)矚g自己了/怎么說呢,漂亮的虎斑貓終于變成了漂亮的野貓。
師:漂亮的虎斑貓變成漂亮的野貓后,有了哪些變化?你看出野貓有什么特點?
生:貓的兩只手不再交叉,而是張開來,說明它不再憂郁。
生:它的眼睛更有神了,胡子也翹了起來,看來它很開心。
生:它的腳邊有一叢野草,看起來有了生機。
師: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這只貓活了100萬次,被人寵愛了100萬次,做了100萬次別人的貓,現(xiàn)在變成了自己的貓。成為野貓后,會有怎樣新奇的故事呢?它會到哪里去?會遇見誰?又會發(fā)生怎樣新奇的野貓故事?請展開你的想象,續(xù)寫野貓的傳奇故事。
(學生動筆寫。交流。)
生:有一回,貓變成了野貓,沒有人寵愛他,也沒有人為他哭。
野貓不再受限制,它自由了,它在草叢與蝴蝶嬉戲,在大街小巷里來回穿梭,遇到了一只和它完全一樣的貓,只是這只貓看起來要蒼老一些。
雖然野貓已經(jīng)不在乎生死,但塵封的記憶頑強地告訴它,眼前的貓是它的母親,母親也認出了自己的孩子,母子倆相對而泣。
突然,一輛卡車呼嘯而來,出于本能,貓奮力把母親推到了一邊,任車輪從自己的身上碾過。
母親驚魂未定,當它看到自己的孩子躺在血泊中時,放聲大哭,野貓也流下了淚水。
師:這是一只有孝心的野貓。
生:有一回,虎斑貓終于變成自己的貓,一只野貓,它很開心。
但是沒過幾天,它發(fā)現(xiàn)自己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食物匱乏。它已經(jīng)餓了好幾天了。它遇見一個賣燒餅的老爺爺,老爺爺慈愛地送它一塊裹著魚肉的燒餅,野貓很感激他。
后來,每當野貓肚子餓時,都去找老爺爺,老爺爺總是慷慨地給它一塊燒餅。野貓第一次體會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暖。
有一天,老爺爺病倒了,沒過幾天去世了。
野貓哭了,第一次為了一個人哭。之前它從來沒有哭過,但這一次它傷心地哭了,它守在老人的燒餅攤前,一動不動。
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雪。第二天,當行人看到野貓時,它已經(jīng)凍成了冰雕,它再也沒有活過來。
師:這是一只懂得感恩的野貓。同學們續(xù)寫的故事結(jié)局都很有趣,但是作者是怎么寫這只貓的結(jié)局的呢?
【評析:莫言獲諾貝爾獎時的發(fā)言,題目是:我是個講故事的人??梢?,作文寫得好的人都會講故事,故事力是寫作的核心能力。學生為野貓故事續(xù)編了若干個結(jié)局,教者從中精選三個交流展示,三個故事依次指向孝、義、愛,弘揚正能量,鍛煉故事力,同時也設(shè)置懸念,為下文寫感想蓄勢?!?/p>
五、發(fā)表感悟,提升理解力
(課件出示故事結(jié)局,教師配樂講述故事梗概。)
野貓和一只白貓相愛,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等到小貓們長大離去,等到白貓慢慢老死,野貓哭了100萬次,然后無怨無悔地躺在白貓身邊,再也沒有活過來。
師:你覺得這只是一本寫貓的繪本嗎?
生:不是,作者這是借貓寫人。
師:有道理。這本繪本里面夾著這樣一段話:這是一本既屬于孩子又屬于成人的童話,一個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愛的寓言,一本超越了時代的圖畫書,一本讀了100萬次也不會厭倦的經(jīng)典名作。那么你讀了這本書后,有什么感悟?請寫下來。
(學生動筆寫。交流。)
生:這不是寫貓的故事,這是作者用貓來比喻人生。
生:原來,做自己,最快樂。貓不愿意被別人寵愛,它只想做一回自己,做一只快樂的、無拘無束的野貓。因為它明白了,活在別人的世界里,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生:人的一生,并不是每天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自由自在地活一次,再心滿意足地死去,這才是幸福的人生。
【評析:故事中的貓先后死過6次,學生又為其創(chuàng)編了若干種死法,每次貓死去,貓的主人都會哭,但貓都無所謂,它不在乎。當它成為野貓后,它第一次哭了,而且哭了100萬次,由主人哭100萬次到貓自己哭100萬次,這是一個巨大的轉(zhuǎn)折,筆者抓住這個轉(zhuǎn)折啟發(fā)學生思考:“這只是一本寫貓的書嗎?讀了這本書,你有什么感悟?”學生情動辭發(fā),動筆寫下自己的感悟。讀了學生的感悟,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很深刻,發(fā)現(xiàn)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