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旻航 何 薇 陳 濤* 張曉瑩 孫 震 王惠煜
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201203);2.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早發(fā)現、早診斷對臨床治療、預后改善具有重要意義[1]。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發(fā)展,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攝影/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逐步應用于多種腫瘤的早期診斷鑒別中[2]。當前腫瘤標志物研究較為廣泛,甲胎蛋白(AFP)多應用于肝癌診斷,在卵巢生殖細胞中也可分泌[3]。糖類抗原19-9(CA19-9)是腸癌、肝癌、胃癌與膽囊癌等腫瘤標志物[4]。但臨床將PET/CT與腫瘤標志物聯合診斷卵巢癌診斷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過對卵巢癌患者進行PET/CT及血清AFP、CA19-9檢測,探討各診斷方法的價值,為早期卵巢癌診斷提供參考。
回顧性收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收治的疑為卵巢癌患者13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理診斷確診為卵巢癌或卵巢良性腫瘤;②首次確診,且檢查前未行放化療、激素治療;③患者及其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等;②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精神系統(tǒng)疾?。虎劢浭中g治療仍存在殘余組織;④臨床資料不全及不配合檢查。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病理學診斷分為卵巢癌組(67例)和卵巢良性腫瘤組(71例):①卵巢癌組,年齡(51.7±7.7)歲(24~63歲),FIGO分期Ⅰ期32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期6例,病理類型為漿液性囊腺癌29例,黏液性囊腺癌19例,子宮內膜樣癌10例,其他9例。②良性腫瘤組,年齡(51.1±7.1)歲(26~61歲),病理類型為漿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1例,成熟畸胎瘤12例,卵巢纖維瘤6例。兩組年齡比較無差異(P>0.05)。
1.2.1 PET/CT西門子Biograph 64 型PET/CT儀,顯像劑為18氟-脫氧葡萄糖(18F-FDG),橫斷層中心分辨率:4.5mm,軸向分辨率:4.2mm。所有患者檢測前禁食6h,并將血糖濃度控制在7.0mmol/l以內,在安靜、避光環(huán)境中平臥15min,注射示蹤劑200~550MBq,靜脈注射18F-FDG后靜臥40min。首先行CT掃描,隨后行PET掃描,圖像采集完成后應用CT數據對PET圖像進行校正,圖像重建后獲得盆腔或全身的矢狀、冠狀及橫斷面圖像。由3名影像學醫(yī)師對PET/CT圖像進行觀察,并根據18F-FDG代謝情況測定標準攝取值(SUVmax),最后結合病史、實驗室檢查等作出PET/CT影像診斷。SUV>2.5且難以用生理因素解釋,判定為陽性。
1.2.2血清AFP、CA19-9對所有患者取空腹靜脈血清,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及羅氏Cobas e601型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AFP、CA19-9水平,臨界值AFP為8.0 ng/ml,CA19-9為37.0 U/ml,>臨界值判定為陽性。
1.2.3聯合檢測標準PET/CT、AFP、CA19-9 任意一項結果為陽性則判斷為陽性,反之為陰性。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采用ROC曲線評價檢測方法效能。
PET/CT檢測138例患者中,18F-FDG表現為高攝取95例,其中卵巢癌組56例,良性腫瘤組39例,余病例無明顯異常,其診斷靈敏度71.3%,特異度63.6%,準確度為68.8%。SUVmax卵巢癌組(5.01±1.42)高于良性腫瘤組(2.83±0.54)(t=724.962,P=0.000)。
卵巢癌組血清AFP(18.74±4.36 ng/ml)、CA19-9(233.72±64.51 U/ml)水平高于良性腫瘤組(4.32±0.84 ng/ml)(39.56±8.27 U/ml)(t=27.341、25.148,均P=0.000)。ROC曲線評價,CA19-9診斷價值較AFP高,AFP診斷卵巢癌的界值為18.35ng/ml,靈敏度為74.4%、特異度為54.6%、約登指數為0.424;CA19-9診斷卵巢癌的界值為232.61U/ml,靈敏度為87.2%、特異度為38.6%、約登指數為0.687,詳見表1,圖1。
表1 不同血清指標ROC診斷效能比較
圖1 血清AFP、CA19-9診斷卵巢癌ROC曲線圖
聯合檢測的準確度、靈敏度均高于單一檢測(P<0.05),見表2。
表2 各檢測診斷效能比較[%(例)]
*與聯合檢測相比P<0.05
卵巢癌是一種發(fā)病率僅次于宮頸癌與子宮體癌的生殖道惡性腫瘤[5]。尋找有效診斷方法早期診斷,利于采取措施改善預后[6]。影像學檢查、生物化學檢查是早期診斷卵巢癌常規(guī)方法,但不同檢查方式的應用價值存在差異?;诖?,本研究探究PET/CT及血清AFP、CA19-9檢測在卵巢癌早期診斷的價值。
超聲、CT、MRI等傳統(tǒng)影像學檢查對原發(fā)性腫瘤與卵巢轉移瘤診斷價值較低[7]。PET/CT作為新型顯像技術,將PET與CT相結合并同機使用,使功能顯像與解剖顯像有機結合,為醫(yī)師提供豐富分子代謝信息及清晰器官或組織解剖圖像,在腫瘤鑒別診斷、復發(fā)壞死中具有重要臨床價值[8]。18F-FDG是PET/CT檢測時常用顯像劑,可有效發(fā)現其他影像學檢查所漏診的腫瘤病灶,在多種惡性腫瘤診斷中得到初步肯定[9-10]。本研究結果顯示,PET/CT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71.3%、63.6%、68.8%,且卵巢癌組SUVmax高于良性腫瘤組,提示SUVmax作為半定量指標在卵巢癌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PET/CT檢查具有一定診斷價值。推測其原因為,惡性腫瘤細胞增殖需利用葡萄糖,從而使葡萄糖轉運信息核糖核酸表達量顯著增高,進而大量聚集18F-FDG,使SUVmax值較正常組織明顯升高。但因PET/CT在卵巢癌診斷過程中易受炎性病變、結核、部分腫瘤而低攝取18F-FDG等因素影響,存在假陽性,需聯合其他指標進行有效診斷;并且檢查價格相對昂貴,難以普及應用;對PET/CT診斷卵巢癌術后轉移或復發(fā)還需進一步研究。
腫瘤標志物在各種腫瘤診斷、治療、預后評價中具有重要價值。AFP是由胚胎肝細胞、卵黃囊所產生的糖蛋白,組織器官發(fā)生惡性病變時AFP水平明顯上升[11-12]。是肝癌診斷的重要指標[13]。國內外臨床研究發(fā)現,血清AFP在生殖系統(tǒng)腫瘤、胚胎瘤等疾病中也呈高表達,可應用于卵巢癌診斷[14-15]。CA19-9為黏液糖抗原蛋白,其水平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性質,進而了解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進程、細胞功能及分化等信息,對疾病作出診斷[16]。CA19-9在消化道腫瘤疾病中表達水平明顯升高,尤其是胰腺癌具有較高診斷敏感性,近來研究顯示其與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密切聯系[17-18]。本研究結果顯示,卵巢癌組血清AFP、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腫瘤組,可能因癌組織大量產生AFP、CA19-9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水平異常升高,可作為卵巢腫瘤良惡性的鑒別。另外,卵巢腫瘤多為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等類型,其中含有卵黃囊成分,可明顯增加AFP含量,可為早期診斷提供有價值參考。
本研究對AFP、CA19-9診斷價值評估顯示,診斷卵巢癌界值AFP為18.35ng/ml,CA19-9為232.61U/ml,AFP靈敏度較CA19-9靈敏度低,而特異度較CA19-9特異度高,表明AFP、CA19-9在卵巢癌診斷中各有優(yōu)劣,均可作為有效腫瘤標志物。但整體而言CA19-9診斷價值較AFP高,提示CA19-9可作為首選檢查指標,必要時將兩者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結果還顯示,3項聯合檢測的準確度、靈敏度均達到90%以上,高于PET/CT、AFP、CA19-9單一檢測,充分證明將腫瘤標志物檢測與影像學優(yōu)勢相結合,可明顯提高診斷準確度及靈敏度,為臨床提供有效診斷信息,以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PET/CT聯合血清AFP、CA19-9檢測對卵巢癌具有較高診斷價值,為卵巢癌早期診斷提供新思路,診斷前景較高。但本文僅對PET/CT、AFP、CA19-9在卵巢癌早期診斷價值進行探討,后期可在樣本量擴大基礎上探討三者能否作為評估隨訪效果、預后、復發(fā)、轉移等可靠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