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琴
摘要:誠信是最基本的為人之道,是人們在世界上立身處世的道德起點?!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這是孔子的觀點,也闡述了誠信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誠信是人格修煉的基點,也是做人的根本。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階段,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一載體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提升;誠信意識
前言:
誠信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種優(yōu)良的品質(zhì)。初中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既要做好智育工作,也要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所以對教材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尋找誠信教育契機,基于課堂之上將學生的誠信意識喚醒,對學生的誠信行為進行強化,針對學生誠信意志進行鍛煉,將誠信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誠信意識的目的。
一、提升學生誠信意識的重要意義
誠實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石,是古老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和道德原則?!罢\”是誠實、忠誠,是對人的態(tài)度,“信”是信譽、守信,是做人的態(tài)度[1]。誠信是對每個公民的基本素質(zhì)要求。
一個人是否誠實守信,是其人格高下和品德修養(yǎng)狀況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能否贏得他人友善和尊重的前提條件,更是對一個人品德修養(yǎng)狀況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初中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身上肩負著構(gòu)建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而學生要想承擔起這樣的使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成為誠實守信的人。誠信意識和誠信品質(zhì)的形成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在當今校園中,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比如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欺騙老師等。這些不誠信的現(xiàn)象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不僅會影響學生自身,還會營造出一種不良的學習氛圍,導致其他學生效仿[2]。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可以達到凈化學生心靈、建設良好校風的目的,為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其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在學習上端端正正,不作弊,不抄作業(yè),在生活中言必出行必果,做一個受他人尊重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和社會主義建設者。
二、利用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誠信意識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抓住誠信教育契機
初中各個科目的教材都是教育專家和學者經(jīng)過全面考量編制出來的,里面的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初中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充分挖掘,既要做好基礎知識和相關(guān)技能的傳授工作,還要尋找契機,以此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教師在補充事例或者舉證引申的時候,可以立足于具體,立足于實際,在課堂上引入學生能想得出、看得見的誠信事例,求得學生認同,引起學生共鳴[3]。
舉個簡單的例子,語文教材中就存在很多可以用來進行誠信教育的文章,教師可以抓住契機對學生誠信品質(zhì)和誠信意識進行培養(yǎng)。比如《信客》這篇文章中,就對“誠信”這一品質(zhì)給予了贊頌。作者先對信客做信客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對信客是如何做信客的過程進行描述,接著寫信客不做信客的原因,最后寫信客為什么當校長、當老師。這篇文章通過對信客這一特殊職業(yè)的描寫,間接地歌頌了誠信的重要性。在整體感知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誠信的崇高與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全面和深入分析,將誠信一點點滲透到學生心中,以此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
(二)立足課堂,鍛煉學生誠信意志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教育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這一載體,立足課堂之上對學生誠信意志進行鍛煉,遵循初中學生思維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水平,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教學[4]。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一節(jié)針對誠信的內(nèi)容“與誠信同行”。教師在上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立足課堂,與學生就這一話題進行深入研究,讓學生對誠信產(chǎn)生正確認知。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應的紀錄片,比如“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在學生看完紀錄片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誠信的認識,然后,引導學生進入“感悟誠信”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小短片《狼來了》,并讓學生交流討論缺失誠信會給一個人帶來怎樣的影響。最后,教師再展開拓展練習,讓學生說一說古今中外有哪些有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并且要求學生談一談如何才能誠信做人。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可以將誠信深植于學生心中,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誠信意識的目的。
(三)延伸課外,強化學生誠信行為
良好的教育應當是全方位的教育,換言之,教師既要做好課堂上的教學工作,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外學習,建立課上課下一體化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每一個初中教育工作者都有義務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誠信行為和意志。在如今這個網(wǎng)絡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十分方便,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與學生在課下進行心靈溝通,同時自己要先做好誠信的楷模和典范,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數(shù)學教師在講到利息、利率等方面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上網(wǎng)查找分期付款的有關(guān)內(nèi)容,了解一下當前人們分期付款卻無法及時還款的案例,了解大學生不還助學貸款等信息內(nèi)容,還可以讓學生去銀行或者貸款機構(gòu)調(diào)查壞賬率的情況,諸如此類不誠信行為導致的嚴重后果,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共鳴,這也是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良機。
結(jié)論:
綜上所述,誠信是一個人道德情操的底線,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最關(guān)鍵也是最重要的轉(zhuǎn)折時期。教育工作者要將誠信作為重要的教學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抓住教材上的可以用來進行誠信教育的一切因素,以此為契機對學生誠信意志進行鍛煉,提升學生誠信意識,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肩負起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張厚釵.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J].當代教研論叢.2014(04):119.
[2]張偉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
[3]張曉燕.潤物細無聲——淺論政治課堂教學中誠信教育的滲透[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01):23-24.
[4]李春德,李斌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建設路徑[J].學習與實踐.2006(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