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縣農(nóng)業(yè)局 張瑩 董長戰(zhàn)
保護地栽培草莓是通過人工增溫的辦法打破植株正常休眠,促使植株連續(xù)生長,開花結(jié)果,所以要求必須是休眠期淺的品種,如豐香、秋香、愛莓、女峰、鬼奴甘等。
選擇具有5~6片展開葉,根莖粗1.5 cm以上,根系發(fā)達,質(zhì)量30~40 g健壯的苗作為定植苗備栽。每667 m2用腐熟有機肥4000~5000 kg,氮磷鉀復合肥40 kg,均勻撒施于大棚設施內(nèi)作基肥,深耕細耙并與表土混合均勻,然后開溝做畦。畦高25~30 cm,寬50~60 cm,溝面寬30~40 cm。于9月中下旬,一畦雙行栽植,株行距20 cm×30 cm,每 667 m2栽植 8000~10000株。栽時將苗的弓背向溝道一側(cè)。栽后2~3 d內(nèi),每天澆水1~2次,以后每天噴1次水,直至秧苗返青。緩苗后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除草松土噴施50%多菌靈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以防病害,蓋棚前每15~20 d噴1次藥,交替用藥。
地膜于11月上旬覆蓋較好,采用黑色膜,早于棚膜15 d覆蓋。蓋膜過早過晚都不好,一般在當?shù)貧鉁叵陆档?5~16 ℃較適宜進行。棚膜覆蓋時間為11月中下旬。
上棚初期溫度白天保持在28~30 ℃,夜間保持在 5~10 ℃,當夜間溫度低于5 ℃時,要采取保溫措施;空氣濕度控制在85%~90%?,F(xiàn)蕾期溫度白天25~28 ℃,夜間8~10 ℃,白天不高于35 ℃,夜間不低于0 ℃;空氣相對濕度在85%左右?;ㄆ趯貪穸纫蟊容^嚴格,白天溫度20~25 ℃,夜間8~10℃,低溫宜在18~22 ℃,晝溫不超過30 ℃,夜溫不低于0 ℃;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不要超過95%。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18~20℃,夜間5~6 ℃,不低于2 ℃,低溫宜在14~16 ℃,夜溫高于8 ℃時,著色快、采收早,但增大慢,易成小果,夜溫過低,果實雖大,但著色慢,采收遲;此期空氣與土壤濕度宜保持在85%~90%。成熟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 ℃,夜間8~10 ℃;空氣濕度60%~80%,濕度過大宜產(chǎn)生霉爛果。
通過人工噴灑赤霉素來促進植株生長、打破休眠和促進成熟。于保溫20天后,植株第2片心葉展開時進行。噴1次0.001%的赤霉素,花蕾出現(xiàn)35%再噴1次0.000 5%赤霉素。噴霧要均勻,心葉要重噴,促使頂花芽提前開放。
在施足底肥(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5000 kg)的基礎上,一般每20 d追肥1次,并結(jié)合灌水進行。第1次追肥在頂花序果膨大期,每667 m2施10~15 kg氮磷鉀復合肥,比例為 1:0.3:0.6。第 2 次追肥在頂果長到小拇指大小時,氮磷鉀比例為 1:0.3:0.9。第 3 次在頂花序果開始收獲時,每667 m2施15~20 kg,氮磷鉀比例同第2次。第4次追肥在花序果收獲盛期,氮磷鉀比例調(diào)整為 1:0.4:1.7。以后在第 2~3 序果開始采收時,酌情各施肥1次,其追肥種類、數(shù)量和比例同上。
在花蕾期和開花盛期每隔10~15 d葉面噴施 2次 0.2% 硝酸鈣加0.05%硫酸鉀溶液,可增加果實硬度。在花期和果實膨大期可每隔10~15 d噴 0.3% 磷酸二氫鉀加 02%硼酸加 0.2% 尿素溶液 2~3次,有增大果實、促進著色、減少畸形果的作用。葉面噴灑應在10:00前和16:00后進行。
在花果期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可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單產(chǎn)20%~30%,提高果實糖度和糖酸比,改善果實品質(zhì)。
現(xiàn)蕾期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濕潤;開花期,只要土壤濕潤即可,盡量少灌。果實膨大期至采收前需水量最多,不可缺水,但土壤含水量超過95%時宜染病爛果。果實采收前7~10 d一般不要再澆水。
每個大棚栽2~3個品種,以便其互相授粉;用毛筆蘸花粉,人工點授。利用蜜蜂或其他昆蟲傳粉,每1000 m2放1個蜂箱,以提高座果率,減少畸形果。
現(xiàn)蕾期,及時摘除高級次的花蕾,以利于留下的花坐果;幼果期,及時疏去畸形果、病蟲果。為減少養(yǎng)分消耗,大果型品種可留第1~2級花序和部分第3級花序上的花蕾,中小型品種可留1~3級花序上的花蕾,將其余高級次花序上的花蕾和無效花全部摘除。一般第1級花序留果10~12個,第2級花序留果5~7個,第3級花序留果4~6個。
每株除保留1~3個腋芽和12~15片健壯葉外,多余腋芽、匍匐莖及老、病、黃葉可全部摘除,可防止養(yǎng)分消耗,利于通風透光,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
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增施有機肥,高畦栽培,注意排濕增溫。發(fā)病初期每667 m2用哈茨木霉菌可濕性粉劑50~100 g進行噴霧。蕾期及始花期,每667 m2可用25%咪鮮胺乳油40~80 g,對水30~60 kg噴霧。開花期盡量少噴藥,以防止產(chǎn)生畸形果。盛果期每667 m2用20%速靈(腐霉利)煙劑80~100 g于夜間熏蒸。
防治白粉病可采取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降低田間濕度等措施。藥劑防治可用12.5%烯唑醇3000倍液或15%腈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7~15 d噴1次,交替用藥?;ㄆ谥敛墒掌诓粐娝?,可用硫磺粉250 g加鋸末500 g混合,夜間棚內(nèi)熏蒸。使用時棚內(nèi)濕度不宜過高,易產(chǎn)生藥害。
防治蚜蟲可采用懸掛黃色誘蚜板誘殺或用5%殺蚜煙劑每667 m2用300~400 g,傍晚悶棚熏殺。
草莓成熟后要及時采收,采收過晚,漿果容易腐爛。遠運的果實在七八成熟時采收,就近銷售時在全熟時采收。采收初期每隔1~2 d采收1次,盛果期要每天采收1次。時間在8:00—10:00和15:00—17:00,不要摘露水果、曬熱果,以免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