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臣
【摘要】每個高考考生在面對高考的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一旦調整不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高考成績的正常發(fā)揮,本文根據(jù)多年備考經(jīng)驗,總結出高考備考過程中、考試前、考試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變化,用相關的問題提醒考生,強化心理暗示,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排除干擾,靜心應考,建議考生可在考試前幾天每天默讀相關操作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
【關鍵詞】高考考生 心理調節(jié) 操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79-01
問題一:當我為我的成績和高考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而焦急,焦慮,不安時,我要大聲的問我自己:
1.這樣有意思嗎?
2.有用嗎?
3.還會這樣下去嗎?
4.我該怎么辦?為什么?
問題二:我是否有以下不良習慣:
1.不嚴謹:不涂卡、涂錯卡、漏涂卡、寫錯題目、改錯題目、漏做題目等等。
2.不規(guī)范:不審題就開始做題、不注重書寫規(guī)范,不注意解題的中間過程。
3.動作慢:生活中我是否做事都很慢、作業(yè)時我的進度始終比別人慢,我該怎么辦?
4.考場上主次不分:我太注意周圍同學的做法,有時候很反感,心里糟糕透了,靜不下心來;我喜歡看別人的做題進度;我很怕監(jiān)考老師,他從我身邊走過我很緊張;高考我坐在第一排或門口或老師旁邊我怎么辦?
重要提醒:理智地面對高考,你就成功了一半,人在忙亂中往往智商低下,做錯非常簡單的事情,所有的不嚴謹不規(guī)范,都是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的行為,重要的是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緊張狀態(tài),及時調整;考試過程中不要把鄰近考生和監(jiān)考教師假想為你的敵人,實際上他是和你并肩作戰(zhàn)的隊友和考試服務者。
問題三:增強信心的具體操作方法:
1.不要和別人比較,沒有可比性,很容易盲目地自卑或自信;多和自己比,我今天解決了什么問題,虛度了沒有,是否真正的弄懂吃透了相關考點,考題可能從哪幾個方面來出,解答的要點是否清楚熟練。
2.一定要習慣肯定自己,不能打擊自己,生活中和考場上多鼓勵自己,從各方面調整自己。
3.學會在內(nèi)心多警告自己,要有自控能力,在高興的時候不能太放縱,在悲傷的時候多自己打氣,把消極信念消失在萌芽狀態(tài),多反問自己問題一的內(nèi)容。
重要提醒:堅持,對自己要有信心,自信才能充分調動自己的潛能,考試比的是耐心,耐力,誰能堅持到最后,能就會笑得更甜。
問題四:放松身心的操作方法:
1.簡單就是快樂,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條理化,列出問題清單,一一落實,每天反思總結,去掉已經(jīng)掌握的,進一步明確不懂的問題清單。
2.不要用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要用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
3.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內(nèi)心要真正輕松起來,做到內(nèi)心純靜。
問題五:四條建議:
1.融入集體之中,緊跟集體,多相互鼓勵,打整體仗,以班級、寢室、同座、前后排為整體。后期自主復習階段是心理磨練的過程,進行抗干擾能力的訓練,不得打亂自己的常規(guī)學習節(jié)奏,杜絕回家復習。
2.定時運動和娛樂,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放松視頻,放松身心。不能太放縱自己;在不干擾別人的前提下,使自己處于興奮狀態(tài);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學會傾訴,建議最好和老師交流,清除心理垃圾和雜念。
3.有效地復習:首先制定每天周密的計劃,要具體適量(每天晚上反饋);其次要限時做題;再者要學會輪流用腦,每天每科都要有一個單位時間,保持手感,陌生感很容易造成恐慌。
4.克服怯場,第一天第一場前十到十五分鐘怯場是很正常的,注意過好四關: 第一關:入考場前,在場外,增強信心;第二關:入場,消除外界干擾,迅速靜下心來;第三關:發(fā)卷前,提醒自己細心,細心,再細心,記住先涂卡,寫名字,準考證號,座位號;第四關:做題時,專心、專心、再專心,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不能為自己找退路。
問題六:考場上五大忌:
1.忌盲目輕敵,盲目恐懼,容易造成思維不嚴謹,犯低級錯誤,無法集中注意力。
2.忌疲倦,打不起精神,大腦不興奮,多警告自己,提醒自己,用風油精或用水清醒一下)。
3.忌浮躁,犯低級錯誤,再堅持一下,會柳岸花明的,困難是暫時的。
4.忌和題目較勁,打亂做題節(jié)奏,把會做的做對就可以得高分。
5.忌悲觀,輕言放棄,要分秒必爭,科科必爭,堅持就是勝利,希望永遠把握在自己手中。
真正做到相信自己、沉著、冷靜。
問題七:知識備考強調16個關鍵字:
1.限時訓練,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規(guī)定的題量,超時答題即使答案正確也屬于無效答題。
2.查漏補缺,明確各科知識框架,高頻考點,易錯考點,各個突破并做好記錄,及時復習。
3.試題研究,研究往屆高考試題,明確命題意圖,試題難度分析,易錯點分析。
4.回歸教材,以教材為綱,反復打磨課后習題命題思路,答題規(guī)范,答題要點,切忌被資料牽著鼻子走,被偏難怪題目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