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袁媛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胃腸道腫瘤與單純腹腔鏡的治療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隨機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入院號單號者為觀察組(60例),采取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入院號雙號者為對照組(60例),采取單純腹腔鏡治療。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情況以及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8.0863;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也更少,各指標進行比較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中,出現惡心、腹痛等不良反應的有3例,占5.0%,對照組中有18例患者出現了上述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2.9870;P<0.05)。結論: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胃腸道腫瘤的效果較好,治療的有效率高,隨訪觀察中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較低,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手術進展的情況也更加順利,縮短了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消化內鏡;胃腸道腫瘤;治療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bined laparoscopic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and laparoscopic treatment.Methods:from April 2016 April ~2017 years,120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all odd numbers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take the laparoscopic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the incidence of surgery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Treatment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0%,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8.0863;P<0.05);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y;digestive endoscopy;gastrointestinal tumor;treatment effect
【中圖分類號】R77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1-03-00-01
胃腸道腫瘤疾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包括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胃腸道腫瘤的疾病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引起消化道腫瘤的原因非常多,至今沒有非常明確,但有一些比較明確的因素,比如吸煙、酗酒[1]。很多人只知道吸煙會引起肺癌,事實上,吸煙也會影響胃酸的分泌,長期吸煙者的胃在胃鏡下會如同煙熏過一樣發(fā)紅。經濟發(fā)展,生活條件改善帶動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對于消化道腫瘤高發(fā)近些年引起關注[2]。隨著人們的飲食結構精細化,如今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飲食結構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為主,再加上缺乏體育鍛煉導致的肥胖,生活壓力引發(fā)的焦慮,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促使胃腸道健康的惡化,也是患者自身可控的因素[3]。關于胃腸道腫瘤的治療工作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需要采取更加安全可行的方法來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本次研究中,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隨機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后,通過對比分析來探究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胃腸道腫瘤與單純腹腔鏡的治療效果,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實驗研究中,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隨機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4]:①年齡18歲及以上的患者;②自愿參與到實驗中的患者;③配合后期跟蹤隨訪的患者。排除標準[5]:①中途轉院或出院的患者;②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③合并有嚴重疾病的患者;④妊娠3個月內;⑤不能配合此次實驗觀察的患者。對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入院號單號者為觀察組(60例),采取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入院號雙號者為對照組(60例),采取單純腹腔鏡治療。觀察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齡最小的35歲,年齡最大的62歲,平均(57.2±2.7)歲;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齡最小的46歲,年齡最大的63歲,平均(56.3±2.7)歲。觀察組與對照組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上無明顯差異(P>0.05),實驗可行。
1.2 方法 對照組單純使用腹腔鏡治療,首先檢查各儀器電源插頭與儀器是否插好,將儀器接通電源,將二氧化碳桶與氣腹機相連,打開二氧化碳桶開關,打開氣腹機電源開關,氣腹機自檢完成后待用。當氣腹針穿剌成功確定進腹腔后,打開進氣開關。在患者臍下置入腹腔鏡后,通過腹腔鏡的協(xié)作將腫瘤切除,確保無血液和腸液溢出后沖洗腹腔,縫合切口。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使用消化內鏡,在術前使用消化內鏡來對腫瘤的位置進行初步定位,在腹腔鏡和消化內鏡的支持下,使用超聲刀來對腫瘤進行切除,切除完成后,注意對腸壁薄弱的部位進行縫合,然后在確保無血液和腸液溢出后沖洗腹腔,將內鏡退出。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情況以及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指標,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手術情況:分別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然后取兩組患者各指標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觀察完成后,使用標準差()標示計量資料,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輸入到SPSS19.0軟件中,保障錄入過程中數據的客觀性,以95%為可信區(qū)對數據進行處理,進行T值和X?檢驗,得出P值,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8.0863;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也更少,各指標進行比較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惡心、腹痛等不良反應的有3例,占5.0%,對照組中有18例患者出現了上述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12.9870;P<0.05),見表3.
3 討論
腸道是身體最大的一個免疫器官,占全身免疫功能的百分之七十,也是機體防御的最前線,對于人體具有“消化吸收、免疫防衛(wèi)、神經調節(jié)”三大功能,有近一半的免疫細胞附著在腸道,產生人體80%的抗體。一旦胃腸道出現疾病,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都會造成較大影響。胃腸道腫瘤還是有一定的遺傳性的。如果家族里面有類似的病人的話,那其罹患胃腸道腫瘤的幾率比一般人高4-5倍,尤其結直腸癌[6]。胃腸道腫瘤在近年來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患者在出現疾病后,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診治,提高早癌發(fā)現率,避免病情發(fā)展嚴重,并且患者自身也要注意配合治療,吃東西要定時、定量,清淡,細嚼慢咽,不要吃生冷、煙熏、霉變的食物,少喝或不喝涼水。關于胃腸道腫瘤的治療工作已經成為臨床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次研究中,隨機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患者進行分組處理后,通過對比分析來探究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胃腸道腫瘤與單純腹腔鏡的治療效果。結合實驗觀察的結果,采用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6.7%,并且出現的不良反應較少,僅有3例出現不良反應,且經過處理后均得到緩解,整個治療方案的時間較短,患者住院時間也較短,治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來治療胃腸道腫瘤,特別是較小的胃腸道腫瘤,定位更準確,減少了單純腹腔鏡因缺少傳統(tǒng)手術的觸感而定位欠佳的缺點,手術能更精準進行,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傷害,整個手術的風險低,并且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術后恢復快,能夠提升患者的耐受性,有效減輕患者的壓力,讓患者能夠更好的接受治療。
綜上所述,腹腔鏡聯(lián)合消化內鏡治療胃腸道腫瘤的效果較好,治療的有效率高,隨訪觀察中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較低,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手術進展的情況也更加順利,縮短了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鄭民華,宗雅萍.腹腔鏡與內鏡外科在胃腸道腫瘤治療中的現狀與進展[J].臨床外科雜志,2015,16(11):721-723.
應金波,吳海濱,馬陳等.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手術患者尿管拔除時間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22):86-87,90.
邵蘭,謝曉瀾,鄧金和等.屈氏位和反屈氏位對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手術FloTrac/Vigileo 系統(tǒng)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7,38(12):1862-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