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音樂更是人類生活中的瑰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在年輕一代的心中流行音樂的比重逐漸增大,古典音樂的影響逐漸變小。本文通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對音樂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調(diào)整,讓學生對古典音樂作品產(chǎn)生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去了解古典音樂文化并且去學習,讓他們真正了解到古典音樂的美與雅致。
關鍵詞:古典音樂;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教學
音樂鑒賞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在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養(yǎng)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為我們實施審美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內(nèi)容。因此,如何正確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就更為了當代音樂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讓學生認識到古典音樂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在這個幾乎被流行音樂壟斷的時代,古典音樂就顯得彌足珍貴。特別是在高校中,不管是學校的廣播,還是學生自己的手機,隨處都可以聽到流行音樂的聲音,所以在高中推行古典音樂是志在必行的。
在應試教育的籠罩下學生的學業(yè)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高中生。各方面的壓力使他們長期處于緊繃狀態(tài),學習神經(jīng)無法得到放松,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癥狀。這種情況下給學生們聽一些古典音樂就會很好的起到放松舒緩的作用。早有研究表明古典音樂對于舒緩神經(jīng)緊張有著明顯的作用。
二、注重對古典音樂作品的鑒賞以及樂器的教授
(一)對音樂作品的鑒賞
音樂藝術之所以有魅力,那是因為它能夠給人一種舒適的享受。音樂藝術的發(fā)展也恰恰是在一個個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演繹與鑒賞中不斷發(fā)展進步和提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作為一項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同樣適用于對古典音樂作品的應用。古典音樂有著漫長而曲折的發(fā)展歷程,其中更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時就相當于又重新去感悟了解一遍作品的產(chǎn)生背景、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作者在音樂作品中所寄托的思想與感悟。這樣不但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掌握了古典音樂的基礎知識,而且深入的把音樂作品的相關歷史文化背景挖掘了出來。使學生在了解、賞析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體會到作者創(chuàng)作該作品的原因,更深一層的體會到該作品存在的意義。
(二)從樂器方面加深對學生的影響
古典樂器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但是樂器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加強學生對古典樂器的認識和學習,這樣不但可以拓展學生對古典樂理的認識,而且對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藝術文化價值以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教師應該著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古典樂器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認識和了解的過程中,逐漸積累對古典樂器的興趣的積累。從而間接的深入了解古典音樂的藝術內(nèi)涵和文化氣息。
三、在課堂中增加學生的興趣
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需要改變學生以往被動聽課的學習模式,樹立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在課堂上對古典音樂教學的合理設置,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古典音樂的時候可以提前告訴學生,讓他們?nèi)ゲ橐恍┫嚓P的資料,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進而加深印象,提出他們自己的見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演繹一些古典音樂的經(jīng)典作品。這樣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增加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和重視。
四、認識音樂要素,從感性入手
(1)教師在對古典音樂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為增加趣味性,可借助新型的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營造更加形象、直觀的情景。從而讓學生在這種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當中不但提升了對古典音樂作品的了解和鑒賞能力,同時還從中獲得了基礎必備的音樂知識。例如在鑒賞《春江花月夜》時,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先講后說的鑒賞教學模式,多利用幻燈片輔助教學。利用這種方法去發(fā)現(xiàn)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程度以及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這些音樂鑒賞中的實際作業(yè)給學生帶來的是更加廣闊的天空。
(2)在上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兩段不同的古典音樂,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語言要素中節(jié)奏和速度的分析與鑒賞。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會不同的音樂個性,不同的音樂情感,在這之后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通過音樂欣賞以及音樂要素知識的滲透,學生們從感性體驗入手,加強對節(jié)奏、速度、旋律等音樂要素的認識以及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使學生加強自己音樂鑒賞的能力。
(3)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情感的藝術。在音樂鑒賞中情感體驗占有尤為突出的地位。音樂鑒賞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它既是音樂鑒賞這對音樂情感的內(nèi)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鑒賞者自己的情感與音樂中的情感相融合,產(chǎn)生共鳴的過程。音樂鑒賞可以滿足提高學生們的審美需要。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是就要讓學生具有鑒別音樂格調(diào)高低好壞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分辨善惡,并且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使學生能夠判斷音樂作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五、中西結(jié)合
中西方古典音樂存在差異性,無論是從發(fā)展歷程來看還是從音樂特色方面來看,它們都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正是因為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導致他們的受眾群體也不盡相同。在教導學生對古典音樂進行鑒賞時,既不能對西方古典音樂存在排斥心理,也不可以在國外古典音樂文化的沖擊下失去固有的傳統(tǒng)中國古典音樂的民族特色。將中外古典音樂相結(jié)合,取長補短,在不同歷史底蘊、文化背景的對比下,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典音樂才是最正確的做法。這樣有利于學生通過學習古典音樂繼承傳統(tǒng)文化,進而將古典音樂這門藝術發(fā)揚光大。
古典音樂作為人類音樂發(fā)展史中的瑰寶,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尤其對于初學音樂的學生來說,古典音樂是邁入音樂教堂的階梯。學生們經(jīng)過藝術鑒賞課的學習會從一開始的感性的單純對音樂的鑒賞逐漸走向?qū)σ魳返囊粋€理性鑒賞的階段。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地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受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聽音樂,看演出時能夠參與其中并能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快樂,并從中得到滿足。
參考文獻:
[1]徐紅芳.就這樣戀上古典音樂[J].新課程(上),2011.
[2]學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中國音樂教育,104.
[3]音樂課程標準教師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劉亭君,浙江省麗水市仙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