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強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臨床將慢性腎衰竭分為五期,終末期腎病是最嚴重的一期。由于腎功能長期受到損傷,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其的損傷,導致腎衰竭,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F(xiàn)如今由于臨床上腎源有限,很多患者沒有接受腎移植的機會,因此需要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使疾病得到一定的救治[2]。相關研究顯示[3],維持性血液透析雖然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且易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肺部感染是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國內(nèi)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調(diào)查分析相對較少[4],故本研究回顧性分析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據(jù)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將其分為感染組和未感染組,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其預防干預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廣東省云浮市中醫(yī)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 12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81例,高血壓腎病12例,糖尿病腎病23例,梗阻性腎病6例,狼瘡性腎炎3例。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采用德國貝朗LOPS-15型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液為NaHCO3,流量設為每分鐘500 ml,透析血流量為每分鐘200~250 ml,透析一次為4~5 h,每周透析2~3次。
1.3 觀察指標根據(jù)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將所有患者分為感染組和未感染組,觀察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情況、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和X線片檢查結(jié)果,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各項相關影響疾病因素指標,并對感染組患者進行細菌培養(yǎng)。感染患者符合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5]。心胸比例根據(jù)X線片檢查計算[6]。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各項資料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根據(jù)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將其分為感染組患者58例,未感染組患者67例。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通過,兩組患者無其他相關疾病干擾,且兩組患者在性別、疾病情況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感染組患者細菌培養(yǎng)情況送檢標本共58份,其中28份細菌培養(yǎng)陽性,陽性率為48.28%,細菌感染情況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相關因素指標比較感染組患者年齡、尿素清除指數(shù)、每周平均透析時間、心胸比例均顯著高于未感染組,血紅蛋白、體重指數(shù)均顯著低于未感染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感染組58例患者28份細菌培養(yǎng)陽性感染情況
表3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情況(±s)
表3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 年齡(歲) 尿素清除指數(shù)(mmol/l)每周平均透析時間(h)感染組 59 51.34±11.76 1.28±0.23 12.31±3.18未感染組 67 45.78±10.31 1.11±0.19 7.25±2.87 t值 -2.817 -4.525 -9.349 P值 0.006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 心胸比例 血紅蛋白(g/l) 體重指數(shù)(kg/m2)感染組 59 0.63±0.09 66.25±5.29 18.24±2.43未感染組 67 0.47±0.10 95.02±3.21 19.78±2.17 t值 -9.342 37.298 3.743 P值 0.000 0.000 0.000
近年來腎衰竭患者數(shù)量逐漸增多,對于不能或沒有條件進行腎移植的患者就需要通過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7]。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將體內(nèi)的血液引流到體外一個由無數(shù)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有和機體濃度相似的透析液在透析器中進行物質(zhì)交換,將體內(nèi)過多的水分和代謝廢物清除,維持體內(nèi)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并將凈化的血液回輸?shù)襟w內(nèi)的過程[8]。目前,血液透析不僅應用于慢性腎衰竭的替代治療[7],而且還廣泛應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腎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壞死性胰腺炎、高鉀血癥、嚴重外傷等,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時間。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9],但由于腎衰竭患者機體代謝紊亂,免疫力低下,易導致病原菌侵入,從而使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其中感染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死亡患者的 25%左右[1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125例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58例患者發(fā)生了肺部感染,發(fā)生感染的患者中有28例細菌培養(yǎng)陽性,陽性率為48.28%;感染組患者年齡、尿素清除指數(shù)、每周平均透析時間、心胸比例均顯著高于未感染組,血紅蛋白、體重指數(shù)均顯著低于未感染組。這說明年齡、尿素清除指數(shù)、每周平均透析時間、心胸比例、血紅蛋白和體重指數(shù)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年齡大、中重度貧血、營養(yǎng)不良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導致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機會增加,這與國外學者Brueck M等報道內(nèi)容相似[11]。
根據(jù)上述研究結(jié)果中的危險因素,臨床上可采取相應干預措施來預防肺部感染的發(fā)生。醫(yī)護人員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加強無菌規(guī)范操作流程,強化感染預防意識,認真學習感染預防知識;操作中做好防護措施,操作結(jié)束后做好消毒殺菌工作;帶好手套、帽子和防護衣,定期進行細菌監(jiān)測,對于透析用水要進行嚴格規(guī)范化處理,保證透析血液的安全性;加強對一次性用品的處理,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嚴格控制患者輸血,盡量減少輸血次數(shù),避免因輸血造成的疾病傳播[12]。透析室要加強無菌操作規(guī)章制度,保證患者在相對無菌的環(huán)境下接受治療,做好各種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同時對透析室進行分區(qū)化管理,將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的治療區(qū)獨立設置,對感染患者實施特殊護理,避免未感染患者發(fā)生感染,對于治療后的污染物品,做好專門的處理工作。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對于免疫功能低下、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選用一些腎毒性小或者沒有腎毒性的抗菌藥物[13];同時嚴格監(jiān)測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因為透析過程中血液中的藥物也會隨之被清除,隨時做出藥物治療調(diào)整;對于已發(fā)生感染的患者,根據(jù)檢測出的細菌類型給予對應的抗菌藥物治療?;谏鲜鲅芯恐械奈kU因素,醫(yī)護人員應對存有這些危險因素的患者給予特殊護理,對于年齡較大、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要加強營養(yǎng)攝入,給予優(yōu)質(zhì)護理,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避免感染發(fā)生;對于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如有中重度貧血等,醫(yī)護人員在治療其基礎疾病的同時給予其優(yōu)化流程護理和血液透析治療工作。
綜上所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年齡較大、自身免疫能較弱、營養(yǎng)不良以及基礎疾病的影響,同時還包括血液透析的不充分等都會導致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期。為了防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醫(yī)護人員應該保證患者治療環(huán)境的安全,做好血液透析的管理和護理工作,加強操作流程的規(guī)范化,有效控制感染的發(fā)生;同時根據(jù)這些危險因素,臨床上還要對患者做好防護措施和支持治療,避免感染發(fā)生,保證患者安全。
[1]梁輯,吳清壯.維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24-325.
[2]陳學波,胡玉紋,吳廣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706-2708.
[3]Wiesholzer M,Kitzwogerer M,Harm F,et al.Prevalence of preterminal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among patients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int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erythropoietin[J].Am J Kidney Dis,1999,33(4):702-708.
[4]嚴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6(4):651-652.
[5]蔡美英.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預防護理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23):178-179.
[6]Kamel A,Gharaibeh,éva Csongrádi,et al.Pulmonary embolization with tunneled hemodialysis catheter-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the perils of systemic anticoagulation[J].Nephrology Reviews,2012,4(2):183-188.
[7]于敏,王姣,史耀勛,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醫(yī)院感染臨床分析與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4):1826-1828.
[8]Maden E,Bekci TT,Kesli R,et al.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f quantiferon assay and tuberculin skin test in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hemodialysis[J].New Microbiol,2011,34(4):351-356.
[9]賈麗芳,馮悅民,王甲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5(1):47-49.
[10]Judd E,Ahmed MI,Harms JC,et al.Pneumoni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challenging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room[J].J Nephrol,2013,26(6):1128-1135.
[11]Brueck M,Rauber K,Wizemann V,et al.Infective Tricuspid Valve Endocarditis with Septic Pulmonary Emboli due to Puncture of an End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a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J].J Infect,2013,46(3):188-191.
[12]蔡美英.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預防護理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23):178-179.
[13]高健,張曉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J].現(xiàn)代醫(yī)學,2012,40(4):5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