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
【摘 要】熱愛幼兒、尊重幼兒是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是評價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水準的重要指標。作為教師要全面關心幼兒的成長,滿足幼兒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少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心理虐待”的問題。心理虐待給幼兒造成的傷害往往比體罰還要嚴重。許多幼教專家、心理學家經(jīng)過調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兒童更容易誤入歧途,走向犯罪,誘發(fā)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心理虐待”問題必須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視。本文本文就心理虐待的概念及類型,心理虐待在幼兒園中的表現(xiàn),造成心理虐待的原因進行闡述,并通過實踐提出一些干預策略。
【關鍵詞】心理虐待;幼兒教育;尊重;預防
一、緒論
作為家長可能都有過累似的經(jīng)歷,小朋友某天或者某段時間突然不想去上學了,我們家長不明其因,以為孩子是耍小性子,也或許是和小朋友有了不愉快才導致不想上學。但細心的家長經(jīng)過仔細觀察和詢問才知道,原來是在幼兒園里受了委屈和傷害,才害怕和逃避上學的?,F(xiàn)在的孩子都特別聰明、特別敏感,在家里父母說錯話還要道歉或者哄半天才可以,而在學校,老師一句批評、一個嚴厲的眼神,都是當著眾多小朋友的面直接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人們常說,樹怕傷根,人怕傷心。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認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長和老師去保護去尊重。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無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打擊和摧殘,就會失去向善發(fā)展的動力和精神支柱。現(xiàn)實生活中,不注意保護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不尊重孩子隱私的事已司空見慣。有些老師看孩子不順眼,總是指責、埋怨,有的甚至打罵體罰。這樣下去,久而久之,一個本來不錯的孩子,會在一片指責埋怨聲中,失去應有的上進心和自尊心,最終難以成才。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觀察法和問卷調查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發(fā)生的現(xiàn)象或行為進行考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是用書面形式間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種調查手段。通過向調查者發(fā)出簡明扼要的征詢單(表),請示填寫對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來間接獲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種方法。本文設計一份在職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園心理虐待的了解情況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作為本次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二)研究內容
本次研究是了解在校幼師生以及在職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園心理虐待的認識情況,總結幼兒園心理虐待的常見表現(xiàn)形式,分析造成幼兒園心理虐待行為的原因,結合自身的從教經(jīng)驗提出解決策略。
三、研究結果
(一)心理虐待的概念及類型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的在職教師對幼兒園心理虐待一無所知或沒有正確的了解,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在職教師不愿意承認自己對幼兒有過心理虐待,歸根結底還是對幼兒心理虐待沒有正確的認識。那么什么是心理虐待呢?什么是幼兒園心理虐待呢?
所謂心理虐待是指通過恐嚇、言語等方式控制馴服對方的行為,因沒有采取身體攻擊,造成硬性的身體傷害而被稱為“軟暴力”,但是它所造成的傷害卻是巨大的,有時甚至超過了直接的暴力傷害。而幼兒園心理虐待是指在幼兒生活、教育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經(jīng)常性或習慣性地發(fā)生的任何導致影響兒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言行。
其類型有四種:(一)強迫型。這些孩子往往膽小怕事、遇事退縮,缺少獨立性,這必將難以適應復雜的社會生活。(二)冷漠型。這些孩子多苦悶、孤獨。(三)貶低型。孩子自悲,缺乏自信心,無主見。(四)抹煞型。在孩子出現(xiàn)失誤時,不是從整體上評價他們,幫助其找出原因,鼓勵他們克服困難。
(二)幼兒園心理虐待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
1.故意疏遠冷落幼兒
疏遠冷落是指教師常常給出一副冷面孔,對一些能力較差、性格孤僻、規(guī)則意識較弱的幼兒或其家長比較愛提意見的幼兒不理不睬,以致造成對幼兒心理傷害的現(xiàn)象。
2.威脅恐嚇幼兒
有些教師對那些調皮或犯了錯誤的幼兒,習慣性的施以恐嚇:“你再不聽話,今天別想回家了!”,有的教師把孩子拖到另一個班去“亮相”或罰站,另一個班的教師也就很配合的進行現(xiàn)場教育:“來吧來吧,到我們班來吧。以后你們不聽話,也把你們送到隔壁班去?!焙⒆觽儑樀么髿獠桓页觥r間長了,孩子會形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3.舊事重提指責幼兒
這是很多老師的一種通病。當某個幼兒犯了錯誤后,老師在遵行養(yǎng)育時,總是把往年的陳谷子爛芝麻一起搬出來數(shù)落指責孩子。往往是“對人不對事”,運用頭腦中固有的模式進行武斷的評判。例如:“這次你又推人了,上次你踢小朋友的事還沒解決呢!……”這種話在幼兒園時常聽到。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進取心。
四、總結
總之,心理虐待實不可取。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不時學習專業(yè)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質不時完善自我。認識到心理虐待對孩子的危害性,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個性修養(yǎng),慢慢改掉心理虐待這個壞毛病,以耐心和情感打動孩子,盡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給孩子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及生活環(huán)境,這樣才能真正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鶴琴;兒童心理之研究[M].陳鶴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
[2]張英杰; 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善待幼兒——淺談幼兒園的心理虐待問題.
[3]于承潔;論提高幼兒教師教育技能的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