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惠玲
摘 要: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課堂教學互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行為。文章分析數(shù)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現(xiàn)狀,并探討提高數(shù)學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策略,以促進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師生互動;現(xiàn)狀;策略;教學效果;數(shù)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08-0023-02
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互動已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行為。課堂教學互動是指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努力、相互促進的教學過程,它不僅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數(shù)學是一門探究性的學科,所以更加適合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教學。數(shù)學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比如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法等,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新的模式難以實施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知識,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屬于素質教育的產(chǎn)物,是一種科學的模式,然而一些數(shù)學教師難以接受新課程所提倡的這種教學模式,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如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講解、學生記憶的模式。將“教”與“學”完全分離,會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2. 互動氛圍不融洽,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
中國自古有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一些教師認為尊師重道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保持距離,這樣教師才有威嚴,才能“鎮(zhèn)住”那些調皮的學生。這種想法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學生不愿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甚至有些教師一堂課下來,課堂氣氛機械乏味,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 師生互動注重形式化,缺乏實質性內容
師生互動雖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新寵”,但一些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師生互動的實質,單純地認為“提問”“講解”“總結”就是互動的全部。在這種認識下,教師提問時不考慮學生的學情,只注重形式,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教學時不做好課堂監(jiān)控,以致課堂教學混亂,且提問的問題不經(jīng)過篩選、不合理,致使學生的主動性被限制。
4. 缺乏真誠的形式性評價
有些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總是用一些“很好”“做得不錯”“思路很好”這種呆板枯燥的評價,且在評價過程中表情嚴肅,這樣的評價平淡而缺乏真情,是為了評價而評價。比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準確、響亮的時候,教師只說“挺好的,坐下吧”。這不僅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還不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導致學習氛圍死氣沉沉。
1. 情感互動策略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摒棄高高在上的“師者為尊”的觀念,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主動和學生溝通。其次,學生應該多向教師請教問題,不卑不亢。最后,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互動,達到師生交流、溝通、協(xié)作的效果。比如,講述“方向與位置”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班級座位入手,讓某一學生介紹自己座位的周邊都有誰,他們相對于自己而言的位置和距離,就能引出“如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這一知識點。還可以讓學生討論教師的所在位置,這樣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新課引入,會使教師與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討論之中,從而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為接下來的互動教學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礎。
2. 情境互動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長久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所以,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讓它成為師生互動的有效切入點。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師應該巧妙設置情境,讓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探索數(shù)學知識。比如,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內容時,首先,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游戲情境,讓學生根據(jù)俄羅斯方塊游戲探究其中蘊含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引入平移和旋轉。接著,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七巧板的移動展示給學生,還可以實物投影給學生展示幾何圖形中蘊藏著的美。最后,請學生用一個三角形在方格紙上邊擺邊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教師在一旁指出相應不足,并總結發(fā)言。這樣的情境設置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欲望,讓學生在情境互動中不僅學習到知識,還能夠顯著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3.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打造個性化課堂
新課改的教育宗旨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基礎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時,要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取不同程度的進步。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互動熱情。數(shù)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知識難易程度差別較大,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在分組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比如,講解一些基礎性知識時,教師應該讓學困生和學優(yōu)生分在一組,讓兩者能夠取長補短。講解一些難度大的題目時,可以讓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各自分組,讓優(yōu)等生可以充分討論,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而學困生和中等生能吃透一種解題思路即可。這樣做,可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讓師生互動更加高效,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fā)展。
4. 知識互動策略
題海戰(zhàn)術是一些數(shù)學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方式,因為他們認為讓學生多做一些難題能訓練學生的思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其實,這樣的認知是片面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師采用優(yōu)質的、易被學生接受的材料進行教學。數(shù)學是一個啟蒙學科,如果教師找一些偏題、怪題,或者學生難以理解的材料讓學生解決,會把學生帶入一個怪圈,所以,教師要找一些優(yōu)質材料供學生學習。比如,有兩個問題:“一位順豐郵寄員送了120封快遞,是圓通郵寄員的4倍,請問圓通郵寄員送了多少封快遞?”“我們學校有160臺電腦,是隔壁學校的4倍,請問隔壁學校有多少臺電腦?”相比之下,前一個題目中包含著“順豐”“圓通”的字樣,小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在選取材料時應該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密切、易懂的材料,這是一種知識的互動。
5. 采用多樣化評價方式,聯(lián)系實際進行互動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平等地參與評價,還要將自評、互評、師評等方式有效結合起來。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進行評價,還應該對學生的整體思路、角度,是否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是否嚴謹?shù)冗M行評價。教師要發(fā)自內心地關注學生的成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師生互動之中。另外,教師的評價時機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把握不好,會影響評價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因此,評價時應當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情實意,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比如,教學完“圓柱和圓錐”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出示一個圓柱形紙杯,讓學生回答:“你們知道這里面蘊含著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一位學生回答道:“這里面蘊含著做這個杯子需要多少紙的問題。”教師說:“很好,但是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一部分,要知道咱們不僅學習了如何求表面積,還學了如何求體積。”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又有學生提出:“這里面蘊含著這個杯子最多裝多少水的問題。”教師說:“真是聰明的孩子!”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應該一步步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更上一層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實例作為素材,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
綜上所述,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有效互動不是熱熱鬧鬧地玩耍,而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數(shù)學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采取切合實際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數(shù)學人才,才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徐思源.小學數(shù)學課堂師生互動水平的個案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6.
[2]張金.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xié)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3]張梅玲.課堂人際交往的主旋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與學生人格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02(05).
[4]湯偉珠.把握小學數(shù)學課堂師生互動的“三個度”[J].內蒙古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