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石氏宗祠內(nèi)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擇友須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飽含著深邃的哲理,讓人過目不忘,對于今天我們擇友、修身仍有借鑒意義。
擇友須求三益 “擇友須求三益”中的“三益”取自《論語·季氏》。孔子說有三種有益的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友直”是結交正直的朋友,朋友作為旁觀者會看到你的失誤,但只有正直的朋友會不諱非議地給你指出來。
“友諒”是認識誠信的朋友,很多人并不在乎身邊朋友的信用,只在乎意氣相投。殊不知他今天可以失信于人,明天也可以失信于你。
而“友多聞”則是要與見識廣博的人做朋友。這樣的朋友有清晰的邏輯和良好的決斷力,能為你的工作和生活提出良好建議,三言兩語,切中要害。
克己宜守四箴 “四箴”,顧名思義,即為四句箴言?!八捏稹比∽浴抖Y記·曲禮》:“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p>
傲不可長:“謙受益,滿招損”,這是中國人歷來信奉的做人原則,說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傲。因為傲慢,就會自以為是,不肯低下身姿,就難以和別人相處。
欲不可縱:人不可能沒有欲求。但人對自己的欲求,不能不加以節(jié)制。否則,人一旦萌生貪欲,久而久之就會滑向罪惡的深淵。
志不可滿:人需要立志,即為實現(xiàn)一個理想而堅持奮斗。而一旦“志滿”,或目標降格以求,或不能實事求是,或不能與時俱進,傲、欲、樂之類就會乘虛而入。
樂不可極:求樂是人的一種本能,但古人早就告誡我們:樂極生悲?!皹贰辈粏沃嘎暽矫娴母泄傧硎埽瑵M足現(xiàn)狀、不思進取的理性麻木。樂極之人,必然喪失生命活力,即使危機四伏也視而不見,一旦危機迭起則無能為力。
(《時代郵刊》201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