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輝蕓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人們愈發(fā)的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將教學重點由考試成績轉到了核心素養(yǎng)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上面。小學是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的黃金階段,該時期的藝術學科教育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和高雅情操的建立,尤其是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想象力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我們應當重視對小學美術教學方式的改進和完善,采用科學高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 課堂教學 審美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美術作為小學藝術學科中的必修學科,其學習對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雙重背景下,小學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積極向上的人格與高雅情操的建立。因此可以說高效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文藝素養(yǎng)和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并養(yǎng)提升審學生的美觀和鑒賞能力。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探究。
一、明確教學目標和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
作為小學美術教師,增強小學美術教學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熱情和探究興趣。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需要從基本的教學方法層面進行提升,還應該在小學生的興趣與動機方面進行必要的激化。
例如,可以通過舉辦班級作品展的方式,開展自由繪畫活動,開放性的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讓學生欣賞自己的作品。通過這種外在刺激的引導來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美術認知,從而為后來的小學美術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動力的提升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次,實施科學的教學方法。藝術的學習與其它類型的學習既存在著一定的不同之處,也會存在著一定的相通之處。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科學的教學方法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現(xiàn)場演示與示范,讓學生進行觀摩與模仿依然是一個主流的方法。因此,在進行今后的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出相應的示范作用。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會對美術作品的美感有著更加直接與細膩的體驗。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作為藝術鑒賞性較強的學科,包含大量的藝術鑒賞素材,僅僅依靠課本教材無法讓學生感受的美術學科的魅力,對此,我們可以充分借助現(xiàn)代的計算機技術來為小學美術教學搭建更加立體的平臺。條件允許的學校也可以借助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畫圖軟件來引導學生感受不一樣的繪畫體驗。美術教學的直觀性要求學生欣賞大量著名的美術作品,但受經濟條件和時間、精力的制約,欣賞原作難以實現(xiàn)。因此,我們可以采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來豐富課堂教學,做到資料演示的“集成化”。由于美術教學更具視覺藝術和效果,而多媒體正好發(fā)揮了其在這方面的優(yōu)勢,全面刺激著學生的感官。同時,多媒體也能改善手寫板書費時費力低效的問題,顯著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將生活實例和美術教學相結合,增強美術教學的生活化
美術是藝術表達和鑒賞的學科,繪畫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無論是藝術還是情感都源自于生活,所以我們在小學美術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加強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將生活中的元素和繪畫相結合。將繪畫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藝術并不是抽象的,小學美術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進行小學美術的具體實過程當中,一方面,引導小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去尋找繪畫的素材。
教學案例:可以讓學生對校園季節(jié)的景物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其包含的各種美的元素和各種景物。通過這種觀察來引導其在美術課上通過自己的畫筆來進行描繪。這種來源于生活環(huán)境的繪畫素材的選擇,一方面,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便于學生進行近距離的觀察。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感受藝術本身所應該具有的生活氣息。當然,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基于生活素材的教學,還是對小學美術教學的生活化,這些都從很大的層面說明,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還需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進行慢慢的摸索與實踐。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習美術,感受生活中多樣的色彩。異彩紛呈的美術課會使孩子們興趣盎然,比如陶藝的泥塑,用樹枝彩繪做裝飾盆景,用彩紙做立體浮雕花卉,卡通小動物,用雞蛋殼,花布,枯枝做粘貼畫……等等,手工制作更受孩子們的歡迎,對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設計能力都有著極大的作用!
四、不斷提升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美術教學關系中的授課者,其專業(yè)美術水平和教學素養(yǎng)直接影響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效果,對此,除了在外在的環(huán)境或者資源層面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與抬升,還應該在小學美術的師資力量層面進行逐步的強化。一方面,一個合格的小學美術教師不僅應該在美術專業(yè)的技能層面進行系統(tǒng)的提升與積累,還應該在如何進行小學美術教學層面進行相應的改進,也就是要具備師范美術層面的技能。只有首先在教師的業(yè)務技能層面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才能為其今后小學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作為小學藝術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學科之一,其學習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入,人們愈發(fā)的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美術教學的地位不斷上升。
參考文獻
[1]金威.探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7):71-72.
[2]周紅葉.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與評價,2016(02):25-26.
[3]劉明月.淺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7(0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