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萌
摘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良性心理暗示對學生的學習能產生極為重要的積極影響。文章結合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及英語學習必備條件,具體闡述了良性心理暗示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預期效果。
關鍵詞:中職英語;良性心理暗示;預期效果
一、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
近年來,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學習狀況堪憂,具體表現為:一是部分中職學生輕視文化課學習,特別是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加之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經常事倍功半,使英語學習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英語成績屢次不理想,亦會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下降,進而陷入“越學不會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huán)。
二、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必備條件
要改變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首先要明確英語學習的四大必備條件:學習的決心、充足時間與適當氛圍、恒心和毅力、切實可行的計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除了必要的外在條件之外,英語學習更應該是內發(fā)的,只有真正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產生內在的動力和耐心。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決心和恒心十分重要。另外,任何事物的成功都離不開良性循環(huán),學習英語也是。首先學生要有積極樂觀的學習信念,由此產生學習自信,大膽嘗試,進而成功掌握這門語言。大部分學生剛開始對學習英語還是很好奇的,只是屢戰(zhàn)屢敗,逐漸被消磨了信心,然后陷入越學不會越不學、越自卑恐懼越不愿嘗試的惡性循環(huán)。為避免這一情形的產生,可在教學中適時加入良性心理暗示。
三、良性心理暗示的定義和預期效果
良性心理暗示也叫積極心理暗示,在英語教學中使用良性心理暗示能夠對學生的心理、行為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拿破侖曾說:“自我欣賞或贊美,其本質是對自我成功的一種最直接的暗示?!瘪R克·吐溫也說過:“一句贊美能當我十天的糧?!睆男睦韺W角度來分析,他人言語中的每個詞、每句話,在人的大腦中都會有所反映,并對每個人的學習、生活甚至健康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1] 。
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善于運用各種鼓勵性的語言和方式,適時合理地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暗示,盡可能降低中職學生學習英語時的焦慮情緒,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使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滿足這一內驅條件后,再加上必要的學習計劃和方法,由內而外全方位地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良性心理暗示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巧用羅森塔爾效應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選取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然后隨機編造了一份所謂的“最有發(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相關老師。8個月后進行測試,人們驚喜地發(fā)現名單上的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自信心、表現欲和求知欲都有較大的提升。羅森塔爾效應是這樣發(fā)揮作用的:這份名單給了相關老師一些暗示,老師帶著對名單上學生更高的期待,在未來的教學中會有意無意地在心理、語言和行為上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期許、關注和贊美。而這部分學生接收到老師的這些信息后,不斷地在內心肯定自我,加倍努力。學生的良性改變又積極反饋給老師,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在雙重良性循環(huán)下,學生不難取得理想的成績。
中職英語教師可巧取羅森塔爾效應的精髓,摒棄對中職學生的成績偏見,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名學生,多贊美、多鼓勵,用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細致觀察學生的每一次細微的進步。善用多種激勵性評價語言,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主動性。積極的心理暗示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心理運動過程,當一個人不斷地認為自己一定行,自己是最棒的時候,他的心理運動一定是正向的、積極的[2],最后也一定能在實踐中結出無數美麗的果實。
(二)轉變學生畏難情緒
中職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通常有避重就輕、畏難心理,令人苦惱的英語單詞、復雜難懂的語法等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抵觸情緒。教師可運用良性心理暗示引導學生,如告知他們全球十大難學語言排行榜中,位列榜首的是中文,而英語恰恰是因為簡單易學而成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國際通用語言。讓學生知曉這些背景,可以從心理上降低英文學習的難度,幫助他們放下所謂的學習戒心。
另外,要活用身邊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斗志,充分利用并宣傳學習取得進步的學生范例。對學生來說,沒有什么比身邊同學的進步更趨近良性心理暗示的了。
總之,對中職生來說,心理因素在英語學習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要善用良性心理暗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愿學、樂學,并善學。
參考文獻
[1]汪太東.淺談“積極暗示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操作[J].教師,2013(24):83.
[2]張春枝.淺談心理暗示的效應[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8,12(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