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珍
摘要: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技校學生的需求,趣味教學對改善技校的教學現(xiàn)狀和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具有很大的幫助。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趣味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萌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在旅游專業(yè)課堂中,通過角色扮演、多媒體展現(xiàn)、實物演示、生活引入、趣味問答、游戲互動、巧用趣味語言等多種方法進行趣味教學,能讓課堂更有趣、教學更有效。
關鍵詞:趣味教學;旅游專業(yè);實例
傳統(tǒng)滿堂灌、填鴨式課堂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技校學生的需求?!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教學對改善技校的教學現(xiàn)狀和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有很大幫助。
一、何為趣味教學
趣味教學又叫興趣教學,即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語言等,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所在課堂產生興趣,并參與其中。
二、為何要趣味教學
大多數(shù)技校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弱,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對學習不感興趣。而旅游專業(yè)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枯燥單調的課堂很難喚起他們的興趣,常常在課堂上不務正業(yè)、神游太空、昏昏欲睡。
傳統(tǒng)教學以課堂、書本和教師為中心,教師憑借一支粉筆、一本課本、一張嘴進行講課。在這種被動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沒有互動,課堂如同一潭死水。教師教得無趣,學生也學得無聊。
趣味教學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理解知識,幫助學生收獲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求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教學實效[1]。趣味教學還可以改善課堂教與學的現(xiàn)狀,讓教師教得有效,讓學生學得有趣[2]。
三、趣味教學在旅游專業(yè)課堂中的實例應用
(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教師設定教學情境,讓學生扮演某個角色,進入教學情境,從而體驗角色。
比如在講授“導游業(yè)務”章節(jié)中的地陪導游服務程序時,可以把課室布置成一輛“快樂大巴”,學生的桌椅按旅游巴士的座位擺放,情境設定為導游在旅游大巴上為游客進行講解。一名學生扮演導游,其余學生充當游客。扮演導游的同學從致歡迎辭、沿途講解,到與游客進行互動,運用所學知識,融入角色;臺下的學生則把自己當作游客,積極與導游互動,并制造各種“狀況”考驗導游的應變能力。
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活動和體驗活動符合心理學規(guī)律。首先,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其次,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做到學以致用。
(二)多媒體展現(xiàn)
多媒體展現(xiàn)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優(yōu)勢,通過對聲音、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活動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的綜合運用,再現(xiàn)課本中的文字內容。多媒體展現(xiàn)能使抽象的旅游概念和旅游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身臨其境,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識。
比如在講授“禮貌禮節(jié)”章節(jié)中我國部分民族和港澳臺地區(qū)禮貌禮節(jié)時,為提高學生的興趣,課前利用大量的精美圖片制作課件。課堂上播放課件,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我國不同民族的民俗風情,并引導學生比較各民族在服裝、建筑、飲食上的異同,令他們更好地了解知識、掌握知識。
一圖窮千言。多媒體可直觀再現(xiàn)教材內容,使教學內容更生動立體。同時,把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有機統(tǒng)一到教學過程中,從而事半功倍。
(三)實物演示
實物演示就是借助實物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
比如,在講授“旅游心理學”課程中的操作技能時,可通過演示托托盤向學生講授操作技能形成的階段性及特點。被請上來的同學由于從來沒有碰過托盤,一開始都托不好一瓶水。但通過幾次練習后,托托盤的水平越來越高。對照該學生幾次的練習效果,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技能形成的兩個階段及特點。在講授如何進行操作技能的訓練時,可以通過餐巾折花來說明,學生對折花很感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領會技能訓練的要求。
實物演示能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和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生活引入
生活引入就是把生活中某一典型場景引入課堂教學,在生活化場景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氛圍。
例如在講授“禮貌禮節(jié)”章節(jié)的握手禮儀時,可以先不動聲色地走下講臺,和學生一個個握手,讓學生點評握手方式。收集學生意見后,引導他們參考書本,學習握手禮儀。掌握握手相關知識之后,再讓全班同學互相握手,以此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再如講授名片禮儀時,首先以一個情景笑話向大家展示遞送名片的錯誤方法,并提問有哪些錯誤,讓學生討論,使學生對遞接禮儀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名片分給學生觀察,說明注意事項,讓學生嘗試自己制作名片。在學生制作完名片后,再讓學生現(xiàn)場演示遞名片和接名片,進一步加深對名片禮儀的理解。
生活場景化教學,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由生活導入學習,可以增強學習效果。
(五)趣味問答
問答是課堂教學中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有趣的問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上課開小差。比如,在講旅游心理學中“發(fā)現(xiàn)并接納自己的優(yōu)缺點”時,可以提出有趣的問題:中國四大美人都有什么缺點?問題一出,學生進行討論,并作出千奇百怪的回答,有些讓人忍俊不禁。在笑聲中,大家意識到:連四大美人都有缺點,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納自己的缺點呢?
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跟教學內容相關的、靈活有趣的問題,能迅速、自然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散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六)游戲互動
游戲是課堂上最好的互動方式,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比如在講解“培養(yǎng)良好記憶力”章節(jié)時,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如“回憶車牌號碼”“你能記住多少詞語”“把數(shù)字倒背如流”“詞語馬拉松”等,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再如,在“培養(yǎng)良好意志品質”教學中,為檢驗學生的意志力,請幾位學生上臺按照指令做動作,并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能動,比較誰的意志強,讓平時不愿意參與課堂游戲的學生參與進來。
游戲互動若是沒控制好或時間分配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課堂混亂或一部分人參與、另一部分人冷眼旁觀的現(xiàn)象。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把握好游戲的“度”。此外,要在課前將游戲需要的材料及道具準備好。
(七)巧用趣味語言
語言是傳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趣味語言兼?zhèn)洹昂猛?、好聽、好笑”的功能,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法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用趣味語言調節(jié)課堂,讓學生聽得精神,聽得有趣。
1. 謎語益智激趣
謎語是我國的國粹,益智有趣,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可啟發(fā)學生思維、拓寬學生知識面、激發(fā)學習興趣。比如在“旅游地理”課程中介紹我國部分城市時,以猜謎語形式引入,如雙喜臨門(重慶)、一路平安(旅順)、四季溫暖(長春)等。讓學生在動腦的過程中,開發(fā)智力,收獲知識,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2. 諺語啟迪智慧
諺語口語性強,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大智慧。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諺語,能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相關知識。比如在講授“禮貌禮節(jié)”章節(jié)的節(jié)日習俗時,用“清明前后、栽瓜種豆”引入介紹清明節(jié),用“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介紹端午節(jié),拉近課堂和生活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探究節(jié)日習俗的熱情。
3. 詩文增添韻味
中國古詩文極具意境、韻味,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用,能讓課堂教學更有深度。比如在“旅游地理”課程的教學中,講到泰山時,引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來描述泰山的雄偉,用“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來描述“天下第一山”黃山,用“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介紹江南三大名樓?,F(xiàn)代語言和古詩文搭配教學,能使學生耳目一新,讓課堂更有文化底蘊,取得良好的移情效果。
4. 歌曲活躍氣氛
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歌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互動性。比如在講授“亞洲地區(qū)禮貌禮節(jié)”章節(jié)談及韓國時,可以選用電視劇《浪漫滿屋》的插曲——《三只小熊》,并教學生用韓語演唱。學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一邊聽一邊用很不標準的韓語興致勃勃地哼唱。由于接觸到不同的語言,昏昏欲睡的同學馬上精神抖擻,積極聽課。
5. 故事增廣見聞
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故事,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從中獲取知識。例如,介紹杭州西湖時,講到斷橋,可穿插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講到蘇堤,則補充蘇東坡被貶以及“東坡肉”的故事;介紹韶關南華寺時,穿插六祖惠能傳承衣缽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不僅學習熱情高漲,還增長了知識[3]。
四、實施趣味教學注意事項
第一,一節(jié)課中不宜開展太多的趣味活動。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過多的活動會讓學生感到疲乏。因此,每節(jié)課只設置一兩個活動,且最好設置在教學重點、難點處。
第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趣味教學的方式有很多,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并非一成不變。授課老師要根據(jù)課程內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設施等,選擇適當?shù)姆椒ā?/p>
第三,教師要善于積累素材, 聚百般才藝于一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師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文學科技、歷史傳說、風俗人情、熱點時事、財經體育……做一個“百事通”,可信手拈來。因此,教師要多學習,多充電,通過閱讀和網絡更新自己的知識。
第四,教師語言表達要有趣味性。趣味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語言表達力求生活化,貼近學生實際,并緊跟時代潮流,善用網絡當紅語言,抑揚頓挫,聲音應避免平淡,有激情,有高低,有緩急。
五、結語
在課堂上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進行趣味教學,讓學生感到新鮮、好玩,可參與、可操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趣味教學讓師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擦出互動的火花,讓學生學得更有趣,讓老師教得更有效,有利于更好地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田慧生.情境教學——情境教育的時代特征與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1999(7).
[2]宋景堂.新理念·新形式·新教法[J].試教通訊,2003(54).
[3]劉文學.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實用性與趣味性路徑提升淺析[J].考試周刊,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