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月
[摘要]當前,切實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維護地方經濟安全,社會穩(wěn)定,引起了政府和各界的廣泛關注,是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學者主要研究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表現、成因、國外經驗介紹、解決對策等方面,并取得豐富研究成果,對于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提拱了有效幫助。
[關鍵詞]地方政府債務;債務風險;防范研究;述評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地方政府債務是指各級政府或機關事業(yè)單位為了履行本級政府職能,以政府信用方式向社會公眾及其他組織舉借或擔保舉借的債務。首先,應該積極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因為債務風險過大,不但會增加地方政府財政負擔,而且也不利于地方經濟發(fā)展。其次,我國各界學者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研究已取得豐富成果。據此,有必要對過去的地方政府負債風險防范研究做一個總結,分析其研究現狀,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為我國有效解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提供幫助。
1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表現的研究
我國學者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表現的研究主要從發(fā)展歷程、理論分析、具體個案、政府財政審計報告等方面展開。從發(fā)展歷程的視角,楊燦明和魯元平2013年以我國地方債務的發(fā)展歷程為切入點,其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主要表現在政府負有償還的責任、擔保的責任和承擔一定社會救助的責任三方面。從基本理論分析方面,王然在其2015年的碩士論文中,基于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大、結構不合理、資金來源集中、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項目方面分析,闡述了地方債務的主要風險表現為,財政風險、金融風險和投資風險。盛穎和劉鐵敏,2016年,在界定地方債務概念,分析地方債務風險現狀特點的基礎上,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表現在,融資平臺、審批機制、舉債融資和償債機制等方面的設置、規(guī)劃不健全,以及存在著地方債務的法律風險。具體個案方面,劉琳琳2015年以景德鎮(zhèn)市為個案,其發(fā)現政府債務風險主要表現在,政企不分、角色定位不明,權責分配機制不健全,融資渠道窄,償還債務難,政府擔保風險大等。盧妍妍2016年以內蒙古地方政府為個案,在分析內蒙古財政廳公告數據的基礎上,闡述了其債務風險主要表現在,債務規(guī)模擴張快,償還能力有限,債務違約風險大,局部債務風險加劇,傳導風險潛在等。從政府財政審計報告方面,李曉紅在其2017年的博士論文中,基于研究分析的基礎上,認為,目前我國地方債務風險的表現是可控,但風險已很大。
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因的研究
國內學者關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因的研究主要有三類:分別是單一成因的研究,兩成因的研究和多成因的研究。單一成因的研究:龍俊桃、杜碧和歐健,2018年,在其論文中分析債務成因時,認為信用風險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核心,實質是地方政府舉債沖動、還債壓力大、債務管理不完善、商業(yè)金融系統(tǒng)審核標準不嚴、監(jiān)管不到位,最終導致地方政府信用風險。兩成因的研究。李曉紅2017年,認為財政分權、地方官員行為動機與考核制度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成因。多成因的研究。王然,2015年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成因,具體是,地方官員的考核制度、地方政府債務的監(jiān)管體系均不合理、不完善,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受財政預算的制約,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不平衡。楊燦明、魯元平2013年,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成因為:政績考核的“GDP”主義、財政體制錯位、經濟風險高、化解難,由于是摸著石頭過河,債務融資方面制度不完善,缺少科學論斷,同時,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全局規(guī)劃、債務管理效率低。 趙英朝2015年,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成因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宏觀背景的影響,地方政府主政者的GDP考核制度,財權、事權劃分不明確、債務預警機制不完善、日常監(jiān)督主體不明確等。婁譯文2017年,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成因為,債券發(fā)行法規(guī)不完善,債務危機預警機制的低效,債務信息管理“無秩序”,債務風險評估機制不健全。
3 國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經驗的研究
國內學者對國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研究,主要是介紹發(fā)達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和發(fā)展中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發(fā)達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晏俊、許薇、杜小偉2015年,借鑒美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經驗是,規(guī)范的信用評價融資體系,嚴格把控債務發(fā)行規(guī)模,用稅收和項目收益償還債務,俄亥俄州債務風險預警模式。婁譯文2017年,介紹了美國地方債務風險的預警機制;德國地方債務風險的債務發(fā)行事前、事后、緊急政策防控管理模式;澳大利亞地方債務的信用評級制度,信用等級越高,額度越高,還款期限越長,反之,越少、越短,這激勵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和追求高信用等級,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日本地方債務的計劃與協(xié)商制度是財務省和總務省的大臣共同計劃協(xié)商地方債務,然后是債務項目實施協(xié)商,最后是債務發(fā)行審批協(xié)商。發(fā)展中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王然2015年,介紹了巴西的經驗是,運用法律手段規(guī)范債務管理責任,用限期整改和信息登記制度,提高債務透明度;印度的經驗是,強制性贖回債務和擔?;?,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商業(yè)銀行擔保投資債券,以此來嚴控債務,同時,地方政府必須嚴格遵守財政責任法和發(fā)揮中央政府的監(jiān)控責任。
4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對策的研究
從政策角度提出解決對策的研究。盧妍妍2016年提出,以供給側改革為契機,推動地區(qū)經濟轉型,優(yōu)化地方政府債務結構,完善新的融資模式。王亞芬2015年,在制度性防控與市場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下,提出應進一步改革財稅體制,規(guī)范地方政府債務的管理體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的預警監(jiān)測機制,改革政績評價機制,創(chuàng)新符合國情、地方情況的投融資體制。李曉紅2017年,在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的基礎上,從政策角度,提出的對策是,適度擴大地方財權,明確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通過法律形式、均等化作用,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競爭性領域、地方公共產品領域加快國有企業(yè)的退出和收縮,地方政府做好裁判員角色,提供良好、有序、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細化地方官員晉升考核制度,不唯“GDP”; 通過嚴格的審批制度、償債保障機制、披露債務信息、收集預警信息、制定預警指標、方法、處理預警風險,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債務專業(yè)管理體系;通過劃清地方政府與投融資平臺的關系,引進民間資本,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通過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體系和健全地方政府債券保險制度,穩(wěn)步改革地方政府債券市場。
從負債信息披露角度提出解決對策的研究。王芳、譚艷艷、嚴麗娜,2017年以會計學的視角,通過梳理國外相關文獻,分析我國地方政府負債信息披露的理論、實踐現狀和問題,提出的建議是,明確界定政府負債的概念和對政府負債進行科學細致的分類,運用主表列報和附表披露的方法,確認政府負債條件,提供政府負債明細信息,披露債務資金的用途及占用形態(tài),借鑒企業(yè)會計、美國政府會計與法國政府會計的債務分析指標,構建以債務結構指標、短期償還能力指標、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和債務增長率指標債務為分析維度的指標體系,全面揭示政府債務風險和償債能力。婁譯文2017年,提出的對策是,從明確政府信息披露的內容,規(guī)范信息披露的方式,建立債務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三方面完善地方債務信息披露制度的透明度、公開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目的。
5 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研究的評論
我國學者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研究,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但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表現及成因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比如,楊燦明、魯元平(2013年)、王然(2015年)、李曉紅(2017年)、龍俊桃、杜碧和歐健(2018年)等進行的研究,多是以地方債務風險防范的發(fā)展歷程、基本理論分析、財務報告解讀等為視角展開,應輔以問卷法、訪談法、案例調查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表現及成因進行深入了解,從而更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第二,國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經驗介紹的研究,多集中在對發(fā)達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研究,而對國外發(fā)展中國家債務風險防范的研究不多。如,晏俊、許薇、杜小偉(2015年),婁譯文(2017年),介紹發(fā)達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經驗,王然(2015年)介紹了發(fā)展中國家(巴西、印度)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應在介紹發(fā)達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經驗的基礎上,多介紹發(fā)展中國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經驗,以便為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提供有益的借鑒。
第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的對策比較多,基本上都是從政策角度,而且多是面面俱到,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具體來說,目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對策的研究并不能做到因地而異,對策研究也未考慮到具體政策的實際操作性,只是籠統(tǒng)提出,并未分析其是否可行、是否科學以及如何實施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曉紅.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及形成原因分析[D].浙江: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17.
[2] 楊燦明,魯元平.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現狀、成因與防范對策研究[J].財政研究,2013(11):58-60.
[3] 王然.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yè)大學碩士論文,2015.
[4] 盛穎,劉鐵敏.我國地方債務問題分析[J].公共管理,2016(11):30-31.
[5] 劉琳琳.景德鎮(zhèn)地方政府融資、債務風險與防控機制研究[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55-57.
[6] 盧妍妍.內蒙古地區(qū)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研究[J].財經,2016(9):68-71.
[7]龍俊桃,杜碧,歐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分析和管理安排[J].西南金融,2018(1):57-63.
[8] 趙英朝.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現狀、風險及對策探究[J].經濟法學研究,2015(4):69.
[9] 婁譯文.中國地方債務風險及防范制度研究[D].吉林:吉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7.
[10] 晏俊,許薇,杜小偉.美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學習與實踐,2015(8):42-47.
[11] 王亞芬.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現狀和防范對策研[J].SCIENCE&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2015(1)57-61.
[12] 王芳,譚艷艷,嚴麗娜.中國政府負債信息披露:現狀、問題與體系構建[J].會計研究,2017(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