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寶
所謂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對孩子來說,是指他們能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教育專家認為,專注力是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其他所有能力之“母”。這是因為像記憶力、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書寫能力等其他的所有能力,都離不開專注力。通常3—6歲為兒童注意力發(fā)展的關鍵期,7—14歲為可塑期,14—17歲為穩(wěn)定期。而在幼兒階段,往往因為沒有學習任務,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注意力習慣會被老師和家長忽略;在小學階段,注意力的習慣會明顯影響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和課堂學習效率。如果錯誤以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孩子進行指責,會讓孩子學習壓力更大,反而會阻礙孩子專注力的提升。
家長層面,應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呢?
不要隨便打擾孩子。當孩子很專心地自我活動時,有些家長可能是出于好玩的心態(tài),總是喜歡突然跟孩子鬧一下,或是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情,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行為。如果家長希望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那么當孩子在很專注地游戲(非電子游戲)或看書時,家長不要打擾他。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盡早給孩子建設一個固定的學習場所(書房),為孩子創(chuàng)設安靜、整潔的環(huán)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臺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文具要簡潔,功能單一為宜,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整潔、明快。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有電視機、電腦、IPad等聲音干擾;家人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
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yè)和活動的時間。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鐘,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所以,孩子寫累了就應該休息一會兒再寫。比如,喝水、遠眺、上廁所、吃水果、和家人說幾句話等。
大聲朗讀有利于訓練專注力。每天安排一定時間(5-10分鐘,因人而異)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課文或課外書中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訓練孩子口、眼、腦相互協(xié)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破句子。
當孩子癡迷于某項活動時,順應他的需求。孩子對某項活動或某個事物(注:不含電子產品)產生深厚興趣時,為他提供更多與之相關的資訊、材料、可能的相關活動。并幫助他橫向或者縱向去拓展,發(fā)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將探索的觸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切記,電子產品可以偶爾玩之,純屬消遣與娛樂,絕對不能當作“電子保姆”。
教師層面,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呢?
從課堂常規(guī)入手。剛入學的孩子對于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且容易興奮。從亢奮的狀態(tài)中立刻回到有序的課堂上,需要經(jīng)過幾分鐘的冷卻,才能真正地坐定下來。課堂常規(guī)訓練是一年級新生教育的一個重要項目,例如,課本的擺放、坐姿等,都是反復訓練的要點。有人說,培養(yǎng)出齊整劃一的模式,是機械的,是缺乏生機的;但,只有遵守課堂紀律,才能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對于剛走進小學課堂的一年級新生,必須通過強化的統(tǒng)一要求,才能約束孩子們一盤散沙式的表現(xiàn)。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措施,將他們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很快收攏起來。智慧的教師,不需要強硬的辦法來命令孩子集中注意力。(1)教師用抑揚頓挫的說話語氣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2)教師用友善且會說話的眼神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教師用幽默、乃至夸張的體態(tài)語來吸引。(4)教師借助音樂、圖片等媒體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5)活用表揚。將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受表揚的學生身上。
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步入求知殿堂,需要每一位老師的精心備課、科學引導,激發(fā)、呵護他們對求知的欲望與愛好。教師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設計他們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千方百計地為他們創(chuàng)設快樂學習的舞臺。因為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端端正正地坐著聽課,和歡天喜地的做游戲相比,自然后者對他們更有吸引力。所以,教師應努力地把枯燥無味的課本知識,融合在表演、游戲、故事、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當中。
以生為本,動靜搭配。大多數(shù)低年級的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最多能認真聽講二十分鐘。其實,學生轉移注意力是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的,教師不能違背這一科學規(guī)則,而應以生為本,動靜搭配,合理安排四十分鐘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孩子不能夠專注聽課,教師可以走到其跟前,悄悄暗示或輕輕提醒。但如果是大部分學生都這樣的話,教師一定不要為了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而對孩子們的表現(xiàn)不聞不問。此時教師可安排學生合理休息。如:“小朋友已經(jīng)有點累了,咱們一起來休息一下。起立?!睅熒鲂菹⒉伲呑鲞叧獌焊瑁骸包c點頭,伸伸腰,站要直,坐要正,專心聽,勤動腦,好孩子,思想好?!碑敽暗健白睍r,學生一下整齊的坐下了。這一段時間的小休息,既減輕了學生的疲勞,調整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學生在休息中受到了教育。
設置教學障礙,鍛煉學生的專注力。學習活動是一個艱苦的腦力勞動過程,光有興趣和動機是不夠的,必須磨練意志,增強自制力,養(yǎng)成專心學習的良好習慣。例如,在學習完一首古詩或文章之后,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背誦比賽。限制時間,規(guī)定條件,明確任務,讓學生自己約束自己,使專注力發(fā)揮最大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設計、呈現(xiàn)一些“小錯誤”,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思維集中,二是可以讓細心的學生獲得滿足感,促使他們今后上課更加集中精神,更加細心,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專注力。
學生專注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努力,科學引導,長期堅持。一旦形成,終身受益!
(江蘇省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