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清
【摘要】文章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問題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最困擾的問題。提出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要以生為本,積極優(yōu)化數學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優(yōu)化數學教學;學生興趣
一、影響學生高中數學學習的因素
(1)被動學習。許多學生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教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具體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
(2)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現在的中學生對一切充滿好奇,對新鮮事物總想了解,由于年齡因素,他們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時,無法阻斷不受不利因素干擾,游戲、網吧等的吸引力對他們來說要比書本上知識的吸引力更大。
(3)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guī)作業(yè)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二、改進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預習、上課專心、及時復習與鞏固、解決疑難、系統(tǒng)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第一,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wěn)扎穩(wěn)打,這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zhí)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第二,課前預習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yǎng)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皩W然后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么地方該詳,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該精雕細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記,顧此失彼。
第三,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第四,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yè)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yè)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向老師和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第五,系統(tǒng)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tǒng)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結要在系統(tǒng)復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第六,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xù),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fā)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激發(fā)求知欲與學習熱情。
(二)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華羅庚先生倡導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預習、上課、整理、作業(yè))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是少不了的。
(三)加強數學研究性學習
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它的開放性、研究性和實踐性。它的功能在于能營造一個使學生勇于探索爭論和相互學習鼓勵的良好氛圍,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數學研究性學習更加關注學習過程。數學研究性學習的評價不僅關心學習的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學生獲得了哪些發(fā)展,并且特別注意學生有哪些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同時對學生的情感變化也應予以注意。為了使評價能夠真實可靠,起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既要有定量的評價也要有定性的評價。
總之,如果學生能做到以上幾點,教師在高中數學初始階段的教學中,設置適宜的難度,進行科學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強.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