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云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過程當中實施循證護理教學法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間來該院神經內科的護理本科護生100名,采用抽簽法將該100名護生均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每組50名。其中給予參照組護生實施傳統(tǒng)教學法,觀察組護生給予實施循證護理教學法,對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的成績評分進行對比,另外比較2組護生對護理教學方式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生總滿意度98.00%明顯高于參照組護生滿意度80.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各項成績評分對比,觀察組護生專業(yè)知識評分、實踐操作評分、應變能力評分、準備工作評分等均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教學法的實施,對其護理專業(yè)技能提高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均具有重要作用,對神經內科護理教學的質量提升也具有重要幫助,護生對該種循證護理教學方式的滿意度也相比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高,可將該種教學方式普及推廣運用。
[關鍵詞] 神經內科;循證護理;教學法;護理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a)-0161-02
為了培養(yǎng)出專業(yè)技能水平高的優(yōu)秀護生,以及全面提高神經內科護理的臨床帶教質量,實施循證護理教學法,對改善目前護理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循證護理教學主要是根據實際的臨床問題作為起點,在不斷的實踐過程當中,對存在的問題以及現狀進行分析與解決,從而對其進行評價和綜合分析,最終總結出一種高效的教學實踐方案,為臨床神經內科護理教學質量提高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神經內科中的護生100名,該100名護生均為神經內科實習的護理本科實習生。采用抽簽法將該100名護生均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每組50名,其中參照組女性護生41名,男性護生9名,最小年齡18周歲,最大年齡23周歲,(20.23±1.21)周歲為護生年齡的均值;觀察組女性護生42名,男性護生8名,其中最小年齡19周歲,最大年齡22周歲,(20.21±1.18)周歲為護生年齡的均值。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的年齡、性別等基本數據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的50名護生給予開展傳統(tǒng)護理教學法,主要方式:由神經內科的帶教護士隨機選取一則病例,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基本癥狀進行全面分析與講解,指導護生對其病史進行采集,結合帶教護士所講訴的內容進行初步總結,最后講解相關護理措施,指導學生進行護理體驗,最后對存在的相關問題、注意事項以及等等方面進行全面講解。
觀察組的50名護生給予實施循證護理教學法,主要教學方式分為以下幾點:①選取具有豐富經驗的神經內科護士、自身專業(yè)能力強、教育理念新穎以及對其相關臨床護理操作技術熟練的護士作為帶教老師,并接受過循證護理教學方式的培訓,能夠將其護理方式熟練運用[2]。②循證護理教學方式的基本路徑主要是從基本存在的問題進行開端,隨后將其相關的證據進行找齊,給予初步進行評價,指導學生與其循證護理的理念和實踐相互結合,教師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完成護理學的基本臨床教學。③待護生進入神經內科之后,帶教老師需對其詳細講解科室當中的注意事項,從而使其盡快對科室情況進行了解,另外比如一些常見的多發(fā)病,其相關護理技巧等均可全面進行講解[3]。④在神經內科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急性腦卒中偏癱,可將該種癥狀作為教學案例,將其作為問題提出,指導學生對該種疾病的護理方式,從而進行全面評估,對其存在的常見問題以及相關急救護理措施進行講解。另外一點就是尋找循證支持,帶教老師可引導護生查閱相關資料,對其相關護理問題采取關鍵詞的方式進行搜索,從而獲取相關研究結果,最終將其收集的資料進行整合。最后帶教老師需指導護生采取循證依據判斷其護理方式實施的可行性,從而全面加強護生的實踐能力[4]。
1.3 效果評價標準
對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的成績評分進行比較,其中主要包括專業(yè)知識評分、實踐操作評分、應變能力評分、準備工作評分等4項,評分標準由帶教老師以及神經內科臨床醫(yī)師制定相關考核問卷,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護生掌握情況越好。另外對比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對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評分標準,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9分以下70分以上為一般滿意、69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將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的成績評分和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等數據均均輸入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其中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采用χ2檢驗,以[n(%)]的形式表示,而成績的各項評分采用t檢驗,均以(x±s)的形式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生總滿意度98.00%明顯高于參照組護生滿意度80.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與參照組護生各項成績評分對比,觀察組護生專業(yè)知識評分、實踐操作評分、應變能力評分、準備工作評分等均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人群以及學校等對護理的要求逐漸提升,因此不斷培養(yǎng)專業(yè)的護理能力是目前護理學生所需掌握的重點內容[5]。臨床護理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合格、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從而為臨床實際護理水平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往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方式,多半是以帶教老師的臨床經驗為起點,對于不斷更新的新型護理教學內容沒有明確掌握,不僅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的相關內容也比較簡單,很多教學方式已經無法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吻合,從而導致無法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需求的護理專業(yè)人才。因此為了全面提高臨床科室的護理質量,實施有效的教學模式,對改善整體護理水平質量具有重要幫助[6]。其中循證護理教學方式,為目前我國護理教學提供了科學的理念以及新型的思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很多人們對腦血管疾病愈加重視,很多新型的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在實際神經內科的護理工作當中,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疾病的介入治療以及相關的康復工作過程當中,對護生自身的病情改善以及臨床護理,均認知到了新的方法。因此實施循證護理科將其基本護理理念和相關教育方式不斷應用在神經內科的護理教學過程當中,從而全面指導護生對臨床相關問題的解決方式,不斷培養(yǎng)其相關專業(yè)技能,另外對其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不斷更新也具有重要作用[7]。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實施循證護理教學法,對提高護生總體護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全面激發(fā)護生對其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各項成績評分相對較高,并且護生對循證護理教學法的滿意度高達98%,可將該種護理教學法進行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丹丹.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循證護理教學的探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25):61.
[2] 張艷.淺談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特別健康,2017(17):179.
[3] 吳鳳芝.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22):251-252.
[4] 郭曉娜.分析神經內科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J].醫(yī)藥,2016(12):103.
[5] 吉萍.神經內科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系統(tǒng)醫(yī)學,2016,1(7):147-149.
[6] 王博.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3):226-227.
[7] 何玉杰.探究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7,4(5).
(收稿日期:201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