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娜
[摘要] 護理學科知識、技能的更新迅速,對護理工作人員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使得在護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該文簡要闡述了高職護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并就高職護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 護理教學;自主學習能力;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7(a)-0105-02
自主學習是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育接受式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學習能力。隨著社會發(fā)展進入信息時代,知識大爆炸使得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終身學習的一種基本能力。在醫(yī)學護理領域,知識的更新速度很快,學生僅憑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往往很難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需要經過不斷學習來提高履職能力,這就使得學生在校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變得至關重要。該文就護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探討。
1 高職護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高職護理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較強的學科,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學效果輸出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里的學習能力包括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以及學習方法等。高職學生的生源質量一直是高職教學中的一大痛點,學習基礎差、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問題,使得高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都差強人意,這對在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學生學習能力是一方面,在高職護理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以及缺乏有效的培養(yǎng)方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模式、方法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護理教學實踐中,尚沒有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維,仍將知識傳授做為教學的核心,忽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也有一些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也在試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由于沒有摸索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模式,使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教學成果。此外,護理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也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研究發(fā)現(xiàn),教學中師生關系融洽、溝通交流順暢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而生生之間關系和諧,相互促進,也十分有助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等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方法。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不注重師生、生生關系的營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 護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1 更新教育觀念
觀念指導行為,在護理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應更新教育觀念,要深刻認識并理解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護理教學中要圍繞“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核心教育觀念來改善教學行為。
重知識傳授而輕能力培養(yǎng)這一傳統(tǒng)教學觀念所帶來的弊病已經毋庸諱言,而且也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同,但在教學實踐中,為什么還有很多的教師為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所束縛?究其原因,無非是在更新教育觀念上滯后,慣性思維影響教學行為。舍棄一種舊的觀念,必然要有用一種新的觀念來替代。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引導作用,這是相較于傳統(tǒng)教育觀念更符合科學認知的一種系統(tǒng)教育觀。對于教師來說,用這樣一種系統(tǒng)的全新教育觀來替代傳統(tǒng)的教育觀,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用于實踐指導教學行為,更是需要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等的配合。因此,更新教育觀念,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要在理論層面提高認知水平,加強先進教育理論的學習、研究,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只有如此,才能使更新教育觀念落到實處,進而改變教育行為。
2.2 制定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護理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多以學生知識目標的達成為主要著眼點,在學生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等方面有所欠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由知識傳播為中心向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轉變。教學目標應具有多維性和層次性,除知識目標外,更要重視學生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制定;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認知能力與動手能力因人而異的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制定教學目標時,除必要的知識目標,應就能力目標提出學生自我獨立設計護理病例,提出患者存在的主要護理問題,并根據(jù)實際問題制定護理措施等。學生在完成這些學習任務,達成教學目標時,自然而然地會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2.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護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有能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護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宜采用粗線條的講授方式,著重講清重點、難點、思路、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學生自學,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擴大課堂的密度和容量,突出開放性特征[1]。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相結合,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形成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新模式。如微課教學法、翻轉課堂、探究教學法以及情景教學法等,都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靈活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取得不錯的成果。莊淑梅[2]對56名學生采用微課進行護理實驗教學,在教學前后對學生的理論與操作考試,采用大學生自主學習問卷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護理實驗教學中采用微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護理實驗學習效果。溫萌等人[3]選取甘肅省某衛(wèi)生學校127名中專護生作為研究對象,探究了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結果表明,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成績,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成長。楊凡等人[4]對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學》課間實習中的應用研究則表明,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綜合相關文獻研究可知,很多教學方法、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很好的效果,關鍵還在于教師的綜合運用能力。有道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創(chuàng)新上,教師還應根據(jù)教學實際以及個人的經驗、能力等靈活掌握。
2.4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李瑾瑜[5]在其師生關系及其對教學活動的影響的研究中認為,師生關系是一個重要的、動態(tài)的教學變量因素,時刻對教學活動的進程與效果,包括教與學的積極性、教學信息的傳輸、講堂教學的氣氛、教學管理、學生個性社會化的發(fā)展產生影響。教師應當利用師生關系為達成教學目的服務,同時也應當學會有意識地設計和建構師生關系。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自主、自覺地學習,它涉及到學生與教師兩個主體,學生是學習及能力形成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引導、指導學生學習、助其能力形成的主體。兩者相互作用,才能最終達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賴于教師平等地看待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能夠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交流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也是關鍵環(huán)節(jié)。此外,教師的教學水平、綜合素質以及個人魅力同樣對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護理教學這樣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往往可以獲得學生的尊重并使得學生愿意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而教師的個人魅力、親和力無疑更有助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2.5 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
在護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評價體系是十分重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沒有科學的量化評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便缺乏了針對性,學生學習能力如何、教學實效如何便無從體現(xiàn)。林毅等[6]研制的《護理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832,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由專家評議,具有較好的效度。采用Iikert 1~5分記分法,自主學習能力總計28項,得分范圍為28~140分,包括自我管理能力10項得分在10~50分、信息能力11項得分在11~55分和學習合作能力7項得分在7~35分。采用該量表,可以有效判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結語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步入職場后的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高職護理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注重多維度、多層次,要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教學方法上應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應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各類教學模式中;要采用科學的技術、工具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以此不斷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偟膩碚f,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從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各個方面加以重視,要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袁義厘,耿桂靈.在護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6):513-514,517.
[2] 莊淑梅.微課在護理本科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1):30-33.
[3] 溫萌,魯興梅,張婭妮,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13):76-78.
[4] 楊凡,王一鳴,臧爽,等.主題探究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學》課間實習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32):3688-3690.
[5] 李瑾瑜.論師生關系及其對教學活動的影響[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3):62-66.
[6] 林毅,姜安麗.護理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6):1-4.
(收稿日期: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