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娣
摘 要:在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情感因素,因此就為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能夠有效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夠不斷增強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體驗。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情感素質對于其成長與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要小學教師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確保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策略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意義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會認為只是簡單地教學生認識生字,并且熟讀課文的中心思想即可。但是在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文、生字等內容的教學,教師還應該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深入挖掘,進而在新時期下更好地利用語文課堂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首先需要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的意義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對于小學生來說,這個年齡是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重要的情感因素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刻周圍的環(huán)境對其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很多時候情感是具有理智性的,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這個階段有時候無法控制自身的情感,因此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能夠對相應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并且逐漸養(yǎng)成自信等心理。 教師在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就能夠實現(xiàn)在思想上的共鳴,因此學生也會更容易向教師敞開心扉。
二、小學語文中情感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情感教育能夠調動學生的相關情感,對于語文知識也能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僅僅是被動的狀態(tài),而是能夠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被予以足夠的重視。首先就是教師自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認為情感教學是可有可無的內容,因此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也并沒有對其予以重視。其次,由于學生在這個階段并沒有自主性,因此需要教師去引導,但是很多時候教師的授課模式都是較為死板的,沒有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激勵等,這種說教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提升情感教育的質量。最后,有些教師在進行情感教學中會出現(xiàn)舍本逐末的現(xiàn)象。教師為了追求情感教學質量,會利用課外的教材來進行教學,但是對于課本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卻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因此導致情感教育效率較為低下。學語文內容的特殊性,使得相關內容在德育方面具備非常大的優(yōu)勢,因此教師需要緊緊抓住教材來開展情感教育活動。
三、在小學語文中有效進行情感教學
(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學生的情感因素,而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都是必要的。當前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一些信息資源對于學生的價值觀會產(chǎn)生消極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積極的引導,保證他們在課堂上具有較強的參與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應該強化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對書本中的課文內涵進行有效的挖掘,讓學生能夠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與之產(chǎn)生共鳴,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行為以及性格都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要能夠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從小引導其養(yǎng)成正確的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日后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營造情感教育環(huán)境
小學語文中的情感教學不是隨便就可以開展的,而是需要教師首先為學生的學習營造相應的氛圍,學生只有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夠被感染相應的情感,進而在情感方面更容易被教師引導。教師要能夠考慮充分,對于學習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重難點都進行分析,并且針對語文課本中的一些角色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進行深入的挖掘,這些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情感教育素材。不同的文章中都蘊含著一定的情感,教師要能夠針對其進行挖掘,并且使之升華為學生的自我情感。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使用除了聲音以外的語言,比如說面部表情、眼神、手勢等,通過更加自然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情感教學。
(三)情感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
教師要能夠重視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有效性,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有的時候那些大話、空話雖然使得教學課堂看起來更加有效,但是對于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提升卻沒有實質性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課堂上看到了與生活相關的內容,也會提起興趣,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學習過程更加有效。同時將情感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還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保證學生的情緒更多的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更容易接受新的內容。
(四)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對于小學情感教育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自身應當革新教學理念,認識到情感教育對于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其次,教師在教學之余也應該與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并且針對本班級的實際教學狀況來開展。教師要保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敞開心扉,將其內心的想法逐漸吐露出來。在教學中要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保證情感教育更具針對性,這樣學生才能夠將思維置于更加活躍的狀態(tài),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四、結束語
教無定法,教師要能夠重視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情感教育。當然,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并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要能夠在規(guī)劃教學內容時具有針對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出發(fā),這樣才能夠保證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都是有益的。本文僅作拋磚引玉之用,希望為當下的小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吳敬玉.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J].中華少年. 2017(33).
[2]蔡劍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 2017(08).
[3]沈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好家長. 2017(39).
[4]李仙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效應用研究[J].好家長. 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