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雪飛 陳甜天 王玉玲
語言都具備語音、詞匯、語法三大要素[1],這是語言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聾生需通過專門學習才能掌握。有時,聾生對一句話中的每個詞都認識,但卻不能準確理解句子意義,這與國外已有的研究結(jié)論,即“在聾生閱讀理解過程中,其語法理解的水平對詞匯運用和閱讀理解都有著很大的影響”[2]相印證。有學者指出,聾生雖學會了一定數(shù)量的詞語,但沒及時獲得詞語的組合規(guī)則及應用環(huán)境,因此句子寫得不通順,無條理[3],所以聾校語文急需加強語法教學。
研究表明,部分聾人學習漢語具有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特點[4]。對外漢語語法教學重視語法獲得的“教”與“學”兩方面,且把“學”作為重點,語言習得理論指出“成人是在與環(huán)境(包括課堂教學語言小環(huán)境、課堂外自然大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掌握漢語語法規(guī)則的”[5]。聾生也不例外。
我們以對外漢語教學的二語習得理論為指導,采用情境化教學方法,借鑒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技巧,結(jié)合聾校語文學科特點進行了實踐研究。本文以《“諾曼底”號遇難記》中“連……也”句為例,詳細闡述聾校語文中的語法教學問題。
教學語法點選取的依據(jù)是,通過學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未掌握的語法點或者與文本內(nèi)容、主旨理解密切相關(guān)的語法點。
表1 學情前測結(jié)果
授課前,筆者對依文填空(調(diào)查學生字詞句障礙的方式)練習結(jié)果進行了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未掌握的語法集中在三種句式上(見表1)。
“是……的”句、“連……也”句學生100%沒掌握,但理解小說內(nèi)容和主旨、感受人物形象都與“連……也”句關(guān)系更密切。人物形象是本課學習的重點,“連……也”句更能凸顯哈爾威船長威嚴、指揮有方等特征,故將它定為語法教學內(nèi)容。
讓學生了解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即語法點的學習和課文分析。教師出示學情檢測結(jié)果,帶學生讀表1中的“連……也”句,并解釋學習“連……也”句的原因,闡釋這一句式對理解人物形象和主旨的重要性。
讓學生意識到語法所承載的語義功能。語言是用來傳情達意的,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與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相聯(lián),使學生感到此情此景用“連……也”句才能準確表達他們的感受。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三個由易到難的漢字:雪、緲、骉,問學生讀音,“骉”的出現(xiàn)難住了學生。
教師:可請教聽課老師(有老師讀出了“biāo”音)。
學生(面露欽佩神情):“骉”什么意思?
教師動畫展示含義(許多馬跑的樣子)。
教師:那位老師認識“骉”字,你們是何感受?
學生:真棒!水平真高!
教師:為什么說那位老師水平真高?
學生:因為她認識“骉”字。
教師(指“連……也”句和“骉”字):那位老師漢語水平真高,連“骉”字也認識。
教師水到渠成地結(jié)合真實情境運用“連……也”句。“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深刻地感覺它?!盵6]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也建議優(yōu)先發(fā)展學習者的語言理解能力,讓其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逐步體會漢語句子的語法規(guī)則。[7]聾生結(jié)合語境初步感受到“連……也”的意義和用法,接著使其認識“連……也”中間是“最極端”的例子,起強調(diào)、突出作用。此時要舉大量與生活情境相關(guān)的例句,輔助學生理解“最極端”的含義?!把?、緲、骉”三個字中最難的“骉”算最極端的例子,最簡單的“雪”也是最極端的例子。極端的例子可以是幾件東西中最貴的、最便宜的、最好的、最壞的等等,“連……也”的意思是最極端的情況都會出現(xiàn),一般情況肯定會出現(xiàn)。
幫助學生了解語法點格式,利于學生模仿練習。語法的教學方法大體有三種:歸納法、演繹法、引導性發(fā)現(xiàn)法[8],本課采用歸納法。教師舉出以下例句請學生結(jié)合語境選擇短語填空:
微信很流行,連________也在用。(老奶奶、年輕人)
他(自理能力差、生活能力強)________,連雞蛋也不會剝。
例句緊密圍繞“最極端”的例子和“強調(diào)、突出”作用加以闡釋,提示學生觀察“連……也”句中間短語的特點。學生觀察例句,思考、分析,歸納出格式:連+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也。教師補充“連……也”句中間也可以是其他短語,本課只涉及名詞類。
學生由“懂”語法到“會”語法之間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9],而“用”是最好的“學”,要設(shè)計多層級、多樣化、情境化的練習。
1.讓學生說一說。
用“連……也”把句子說完整,如:
他現(xiàn)在很有錢,________買了。(手機、電腦、別墅)
這姑娘可厲害了,她________敢喝。(汽水、啤酒、白酒)
這道題很簡單,________會做。(小學生、高中生、大學生)
這篇古文太難了,________。(學生、老師)
他特別怕小動物,________。
2.讓學生寫一寫。
一是看單幅圖,再練習寫句子。如讓學生先看圖1,再練習寫“他太困了,________?!?/p>
圖1
二是看兩幅圖(如圖2),再練習寫句子。
圖2
讓學生看這兩幅圖,從多角度觀察兩個教室,用“連……也”句描述其特點,鼓勵學生用語法點做內(nèi)容多樣的自主表達。學生不會觀察時,教師可引導其觀察,比較白板、桌子、椅子等。指導觀察角度后,學生仍不會用“連……也”句,再引導其看格式,教師用手語說句子后再板書:教室里特別干凈,白板上連一個字也沒有。學生看后思考、仿寫出了內(nèi)容不同的“連……也”句。
以上“連……也”句的練習設(shè)計從半開放到開放,從單圖到多圖,力圖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提示學生用比較法,多角度觀察圖片,使其想用、能用新句式表達,而且表達更多樣、更自由。
心理語言學研究證明,閱讀理解涉及到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閱讀者的一般知識,二是閱讀者語言知識(包括語音知識、句法知識、語義知識),三是篇章結(jié)構(gòu)組織的復雜性程度。語法是幫助聾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徑。
理解“連……也”句意義和作用后,組織學生再讀文中語句,思考“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diào)遣”的意思,體會其強調(diào)、突出語意的作用。
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之間要有邏輯性,教師先問,“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diào)遣”說明還有誰在聽從他的調(diào)遣。學生想到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聽從哈爾威船長的調(diào)遣。教師再問,除了人還有誰也聽從他的調(diào)遣。學生回答是“失事的船舶”。教師說“連失事的、不受控制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diào)遣”,這就更突出、強調(diào)了哈爾威船長領(lǐng)導有力、指揮有方的人物形象。
通過“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這句話,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其他人遇到船即將沉沒時會怎樣,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板書。再啟發(fā)學生用“連……也”描繪哈爾威面對船將沉沒的表現(xiàn),學生說“他連害怕也沒有”,教師提升為“連害怕的表情也沒有”,并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若寫成“連一絲害怕的表情也沒有”就更好了,這說明他連死也不怕!這是他忠于職守的表現(xiàn)。
至此,學生理解了“連……也”句的意思,也體會到它強調(diào)、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避免語法教學與課文內(nèi)容學習相分離的現(xiàn)象。
學習語法點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用它表述自己的生活,所以要有拓展運用環(huán)節(jié)。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有利于聾生語言的學習和應用,促使其語言知識的遷移。根據(jù)學生的春游經(jīng)歷,筆者設(shè)計了如下的情境化交際性練習。
學生兩人一組做對話練習,他們先后說出“我累得連一個字也不想說”“我累得連飯也不想吃”“我累得連澡也不想洗”等多種句子。
語法教學能使聾生看到文中的語法點,理解其意義,體會其作用,掌握其格式,通過多樣化、情境化練習初步掌握其用法。2016年頒發(fā)的《聾校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法修辭知識“應根據(jù)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fā)進行指導和點撥”“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以及圍繞相關(guān)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tǒng)、完整’的講授、操練與考試”。因此語法教學不單單是語法知識教學,更是在理解基礎(chǔ)上的準確應用。語法教學是聾校語文課中的一種,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所謂“真實”是學生不曾注意到、不會用的語法。一篇文章有多個語法點,要精準定位學生語法的盲點和弱點,可做依文填空的課前測試。本課基于學情把“連……也”句作為教學重點,學生不會的正是教師該教的,這樣教學才有針對性,學生能夠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切實感受到自己的語言成長。
所謂“有效”是語法點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連……也”與小說人物哈爾威船長的性格特點、忠于職守的形象密切相關(guān)。學生先理解簡單的“連……也”句的意義和作用,再讀課文較難語句就容易理解了。
講語法是讓學生“懂”,練語法是讓學生“會”。
“懂”——對語法點意義的理解和作用的體會應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最初的講解是輔助學生知道“連……也”的字面意思和作用,其后練習中啟發(fā)、鼓勵學生說出“連……也”的意思和作用,則在促使其深度思考,不是記憶,而是用自己的話闡釋、理解。當學生能清楚表達時則說明他真地感受到且理解了。
“會”——對語法點的準確運用。從“懂”到“會”需要較長時間,課堂教學能集中時間、精力運用語法點。從填空練習到說一說、寫一寫,再到情境對話練習,學生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理解語法、運用語法,量變才能產(chǎn)生質(zhì)變。
語法教學要以學生的真實需要為本,與文本內(nèi)容和主題理解相聯(lián),將理解語法點意義、體會其作用、運用其格式貫穿始終,力圖實現(xiàn)學用結(jié)合、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教學反饋能提升語法教學效果。教師對學生練習情況的反饋、指點越及時,他們課堂上的收獲就越多。教師要注意組織學生間進行更多交流和思考,水平相近學生的交流對彼此的成長有更大作用。
語法練習分機械類練習、有意義練習、交際性練習三種[10]。課上先后呈現(xiàn)如下練習:選詞填空、填半句話、說一說寫一寫、觀察一幅圖造句、比較兩幅圖寫話、情境化的交際性練習,由易到難、層級清楚、多樣化的練習形式能激發(fā)學生運用語法結(jié)構(gòu)表達的興趣。練習的內(nèi)容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其產(chǎn)生親切感,使學生覺得語法學習是有用的,不是枯燥無味的。語法教學通過設(shè)計多層級、多樣化、情境化的練習,使學生在運用句子的實踐中自然而然理解其意義,掌握其格式和用法。
參考文獻:
[1]黃伯榮,李煒.現(xiàn)代漢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Kelly L P.The interaction of syntactic competence and vocabulary during reading by deaf students[J].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1996,1(1):75—90.
[3]郭英敏.試析目前聾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特殊教育,2000(4):58.
[4]呂會華.聾人和留學生漢語生造詞比較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8(3):43—45.
[5]王永德.從兒童語法習得過程看對外漢語語法教學[J].心理科學,2001(3):370.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王永德.從兒童語法習得過程看對外漢語語法教學[J].心理科學,2001(3):370.
[8][9][10]盛炎.語言教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