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月云 王紅旭 陳志明 蔡浩武 陸艷興
外傷性肝破裂在臨床并不少見,是腹部器官損傷中高居第三位的部位,且本類損傷危害較大,可導致患者大量出血,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死亡,預后較差,因此臨床對于外傷性肝破裂的診治時效性及重視程度均較高[1]。而要實現(xiàn)有效地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對于預后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因素的研究與掌握是必要前提,可為預后改善與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jù)[2]。本文就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情況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與分析,現(xiàn)將結(jié)果總結(jié)報道如下。
選取200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58例外傷性肝破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14例;年齡:<45歲者45例,≥45歲者13例;出血量:<1 000 ml者13例,1 000~2 000 ml者20例,>2 000 ml者25例;肝損傷分級:Ⅰ~Ⅲ級者30例,Ⅳ~Ⅴ級者28例;受傷至入院時間:<1.0 h者29例,≥1.0 h者29例;合并其他部位損傷:是者43例,否者15例;合并基礎疾?。菏钦?3例,否者45例;心率:<100次/min者23例,≥100次/min者35例。所有外傷性肝破裂患者和(或)家屬均對研究知情。
將58例外傷性肝破裂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進行統(tǒng)計,并比較不同年齡、性別、出血量、肝損傷分級、受傷至入院時間、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合并基礎疾病及心率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處理上述因素與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的關系。
表1 不同情況外傷性肝破裂患者的預后情況比較[n(%)]
表2 研究變量賦值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研究因素與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的關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處理,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8例外傷性肝破裂患者共發(fā)生13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41%,其中包括4例死亡病例,發(fā)生率為6.90%,不同性別患者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出血量、肝損傷分級、受傷至入院時間、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合并基礎疾病及心率者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比較數(shù)據(jù)見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出血量、肝損傷分級、受傷至入院時間、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合并基礎疾病及心率是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詳細分析數(shù)據(jù)見表2及表3。
外傷性肝破裂的臨床危害較大,病情變化急驟,且較多患者在救治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增加患者救治難度的同時,導致患者的死亡率也較大程度升高,因此對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進行預后改善的研究多見[3-4]。而要實現(xiàn)有效改善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的目的,除治療方面的調(diào)控與改進外,患者相關預后影響因素的預防性干預也成為重點之一[5-6]。臨床中關于外傷性肝破裂的研究多見,涉及面也較廣,涉及患者自身基本資料與治療、創(chuàng)傷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樣也存在研究因素差異顯著的情況,因此對此方面的研究意義較高[7-8]。
本文中我們就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情況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與分析,結(jié)果顯示,58例外傷性肝破裂患者共發(fā)生13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41%,其中包括4例死亡病例,發(fā)生率為6.90%;不同性別患者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出血量、肝損傷分級、受傷至入院時間、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合并基礎疾病及心率者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出血量、肝損傷分級、受傷至入院時間、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合并基礎疾病及心率是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其中年齡較高者,機體功能狀態(tài)較差,包括損傷修復能力降低,因此預后相對較差[9-10];出血量較多、肝損傷分級較高、合并其他部位損傷及合并基礎疾病者則存在機體損傷較大,修復較差及較慢的情況,預后也較差[11-13];受傷至入院時間較長者則較多存在因時間的延長導致患者進入失代償階段,加大治療難度,對預后也造成危害[14];心率較快者生理功能紊亂情況相對突出,因此預后也相對較差[15]。
綜上所述,認為外傷性肝破裂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較多,可根據(jù)影響因素進行針對性干預。
[1]和學光. 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59例手術(shù)治療效果及預后分析[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1):66-68.
[2]黃景祥,湯廣恩. 外傷性肝破裂患者的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6):2953-2954.
[3]金萬亮. 選擇外傷性肝破裂非手術(shù)治療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9):18-20.
[4]吳軍,王晨,徐慶春. 改善術(shù)后處理方法對肝破裂手術(shù)患者恢復的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6,11(2):142-145.
[5]陳元清,公保才旦. 損傷控制外科在老年嚴重外傷性肝破裂中的應用研究[J]. 青海醫(yī)藥雜志,2015,45(6):1-4.
[6]Sabzevari S,Badirzadeh A,Shahkaram R,et al. Traumatic rupture of liver hydatid cysts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an 11-year-old boy: a case report from Iran[J]. Rev Soc Bras Med Trop,2017,50(6):864-867.
[7]劉星. 外傷性肝破裂非手術(shù)治療效果和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6(2):339.
[8]宋海良,郭強,張小冠,等. 運用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外傷性肝破裂高危因素[J]. 臨床醫(yī)學,2017,37(6):90-92.
[9]包勇磊. 基層醫(yī)院救治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20例體會[J]. 檢驗醫(yī)學,2016,31(B11):28-29.
[10]何非. 70例外傷性肝破裂的診斷及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11(10):81-82.
[11]楊志勇. 外傷性肝破裂保守治療及不同手術(shù)方式治療的效果對比[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11):67-69.
[12]Khomenko I,Shapovalov V,Tsema I,et al. Hydrodynamic rupture of liver in combat patient: a case of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tactic in area of the hybrid war in East Ukraine[J]. Surg Case Rep,2017,3(1):88.
[13]Neville DN,Marin JR. Splenic Rupture and Liver Laceration in an Adolescent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Pediatr Emerg Care,2017,33(3):213-215.
[14]許澤生,劉兆東. 105例外傷性肝破裂的診治體會[J]. 中國醫(yī)學裝備,2014,11(B12):225.
[15]吳品飛,劉杰凡,李偉剛,等. 外傷性肝破裂患者的臨床診治和外科治療分析[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12):166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