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錦
【摘要】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體育課堂實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游戲教學法”“分層教學法”二方面論述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體育課;現狀分析;多樣化;教學方法;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161-01
一、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法單一,主體不明。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初中體育課教學無論是在教學模式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顯得過于單一,體育課要么只是進行簡單的鍛煉,枯燥乏味,要么就是放羊式的自由活動。教學模式大都采取“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跟著練習—教師糾正錯誤”的固定流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挫,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
2.教學方式“一刀切、一鍋煮”。初中體育課的教學中忽略整體中的個體,無視學生實際情況和個性差異,違背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不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設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千篇一律,體現不出層次,從而保證不了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跳一跳摘到蘋果”,收獲成功的喜悅,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
二、實現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必要性
1.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體能進行訓練,對學生的行動進行規(guī)范是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比如不少體育老師課前的熱身活動一般都是跑步或徒手操,學生的活動范圍和興趣范圍很狹隘,個性被束縛了,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統(tǒng)一的活動模式,導致學生興趣及特長被逐漸的磨滅。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充分提升其學習自主性,根據教學目標,采用適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活動組織形式,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
2.體育課堂教學,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因為倡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積極主動和充分自主的學習,是新課改的目標要求。所以體育老師要善于將自己的“教”與學生的“學”充分的結合起來,要在“教”的同時,注意引導和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創(chuàng)建師生互動式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教學相長。
三、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實施策略
1.游戲教學法
體育游戲呈現出知識性、趣味性的特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把一些技術難度較大的動作設計成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反復練習,既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又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韻律操、武術項目的教學,讓學生自行組合編排成套動作,自導自演,由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充分鼓勵,提出改進建議。再如把前滾翻變化為雙手抱膝、手放胸前、兩腿交叉、分腿、直腿、雙人、魚躍前滾等。這樣通過有針對性的將游戲穿插在課堂中,把難度系數較大動作化難為簡的教學活動,可以明顯改善學生精神面貌,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致,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長足發(fā)展有很大幫助。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體育課的熱身活動,通常以慢跑、徒手操等為主,內容枯燥乏味,學生興趣不大。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可利用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奔跑類游戲,如跳繩跑、老鷹抓小雞等,既能增強趣味性,又能取得熱身效果。在進行技術技能方面的內容教學時,傳統(tǒng)的教法由于老師的教學思路狹窄,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造力,致使學生興趣淡薄,這時老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提高學生對技術技能方面的學習興趣,比如把跑步與一些趣味性強的游戲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男女混合接力賽跑”等多種游戲,設置跑步教學情境,以音樂播放模擬戰(zhàn)場中槍炮的聲音,讓學生假像自己手中的接力棒如同點燃的手榴彈,如不加快步伐傳遞給下一站,就有可能在自己手中“爆炸”的危險。同樣是跑的內容,由于常跑常新,卻可以讓學生感覺有趣味。這樣的跑步方式,促進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提高自身素質,達到教學效果。
2.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也可以說是分組教學,即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根據學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分層教學體現“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的教學理念。由于它是視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設定不同層次,保證學生在原來基礎上獲得全面發(fā)展,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得,所以,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此外,分層教學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踴躍參與、自主學習。有效的體育課堂分組教學,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組:在以體能為主的練習項目中,采用同水平分組,以增加競爭的激烈性;在技術類項目的學習中,采用合作分組(將基礎較好的學生與基礎較差的學生組合成一組),讓基礎差的學生獲得更多幫助與練習機會,比如立定跳遠的項目練習,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目標層次:對于體育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在訓練中要消除學生緊張、害羞的心理,降低目標要求,起跳時不能觸標志線犯規(guī),退出場地時從落地處前方退出,不能從落地處向后退出。養(yǎng)成習慣。少些批評,多些鼓勵;對于體育水平處于一般水平的學生,在領會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要領后,進行模仿與練習;對于體育水平較高的學生,在對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進行了解之后,進行自主練習。這樣的分層設計,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能使班里的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這一運動項目的練習中并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全面發(fā)展,從而讓所有學生體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愉悅感和完成運動項目練習的成功感。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應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個性特點等因素實施分層;可以依據男女性別劃分層次,也可以身體素質、健康情況、體育基礎、興趣、意志品質等因素為依據進行分層。只有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是各式各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分析當前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現狀,充分認識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意義,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教學,實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參考文獻
[1]葉婉美.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探究[J].考試周刊,2013,(93).
[2]張俊鵬.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現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新課程(中學),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