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相信,每一個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都夢想著自己成為舞臺上最閃亮的主角,而這之前所付出的艱辛是別人所無法理解的,同樣我們也無法理解別人為什么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當然,不管怎樣,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盡情地舞蹈。
[關鍵詞]舞蹈;表演;素質(zhì);形態(tài);意識;表現(xiàn)欲
[中圖分類號]J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5-0109-02
一、舞蹈中的形和神
舞蹈動作是經(jīng)過藝術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來源于對人的各種生活或情感動作以及大自然各種運動形態(tài)的模擬、變形與加工。舞蹈由動作來構(gòu)成,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動作的要求卻并不是單純的模式化,激昂中的表現(xiàn),與深情款款的訴說是不一樣的,但是只要是動作,就對演員有很高的要求,他不是走路,他是藝術化了的走,他不是蹦蹦跳跳,它是紫金冠與雙飛燕……他可能不是很難,但是你必須接受專業(yè)的素質(zhì)訓練,柔韌度、軟開度、速度、力量、彈跳等。另外,舞蹈動作必須符合一定的邏輯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順”,如何把一個片段跳順了,他不僅要求你的各項基本素質(zhì),還要求你的氣息、身韻等。
(一)形的解決
有時候走在街上會聽見有人會說,看著孩子的體格,絕對適合跳舞。這就說明大眾對于舞蹈演員的身形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的確,體型是舞蹈學習的第一關卡,作為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的舞蹈演員,他的身形有嚴格的規(guī)定。我有個同學,小學畢業(yè)去考省藝校,學校除了量量他的上下身比例;手腳與全身的比例;胸圍、腰圍和臀圍的比例;小腿與大腿的比例等,而且還規(guī)定必須要家長陪同,要詳細了解其父母的身材、體型以判斷孩子發(fā)育的可能性,這些做法都是對舞蹈負責、對孩子的前途負責。當然條件是一方面,我個人覺得除了芭蕾,它有一定詳細的各比例要求外,其他的舞種,對于條件的限制較為寬松,你比如說,跳舞劇的話,它就需要各種性格的演員,不可能全是一個體型的標準,所以我覺得舞蹈演員的體型條件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絕對的,理應根據(jù)舞蹈品種各方面的需要去培養(yǎng)多方面的人才。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舞蹈演員的體質(zhì)和體能要求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身體素質(zhì)是舞蹈能力的基礎,腰腿的“軟度”“開度”和“控制力”是完成旋轉(zhuǎn)、彈跳、騰翻及各種技巧動作的“基本功”。 拿彈跳能力來說,如果你天生一雙“平板腳”沒有“腳弓”的話,那么你就根本無法去掌握一切離地的空中動作,要“跳”好舞則很難了。另外,彈跳的一個決定條件還有腰力,高考那年我的腰傷了,挺嚴重的,從此,只要是跳的技術,我一般做不了,簡單的雙飛燕,完成就腰疼。所以我覺得,不是說掌握了各方面的素質(zhì)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配合,是協(xié)調(diào),彈跳與控制的配合,軟開與力量的配合,速度與彈跳的配合,等等。
1.訓練應因人而異
學習舞蹈的人有很多,每個人的條件也都不一樣,并且有一點要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的演員腰腿軟有“開度”,可跳舞時缺爆發(fā)力;有的演員腰腿軟度差一點,但做動作很有力量。有的演員彈跳力生來就好,可跳舞時動作發(fā)僵,缺乏美感;有的演員舞姿柔暢、動作規(guī)范,就是一離地則全身發(fā)松。要想較全面地發(fā)展自己的舞蹈能力,唯有對癥下藥、刻苦以行,決不能放任自流、得過且過。
2.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個舞蹈演員要保持藝術青春和強健的身體素質(zhì),在衣食住行上必須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也是事業(yè)心強的具體表現(xiàn)。眾所周知,芭蕾舞女演員在這方面要求最嚴格,飲食上既要營養(yǎng)價值高又要脂肪含量少,明明是自己最喜愛的甜食卻要格外控制。另外,舞蹈演員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運動常識,比如練功時要先“從冷到熱”地進行活動,按部就班地活動開,不要進舞廳就猛跳大練;結(jié)束前要“由熱到冷”,讓全身肌肉逐漸平緩下來,切不可滿身汗水就往外邊跑。
(二)神的解決
這里我說的“神”,其實就是行話說的舞感,也就是一種意識。那么,如何來把握住它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角色意識
舞蹈界最大的組成部分就是舞蹈演員,演員的隊伍是一代接一代地發(fā)展壯大了,從全國來看,各個藝術學校、舞蹈學校比比皆是,學習舞蹈似乎成了小孩包括青少年的必修課,想到這些總是好的,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現(xiàn)在界內(nèi)有個說法叫作“學院派”。什么意思呢?為了完成動作而跳舞,缺乏激情,但是動作講究標準、統(tǒng)一。舞蹈這個職業(yè),需要的不僅僅是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靈活的思維能力,到了舞臺上甚至連笑都不會,這是不可取的。
2.演員氣質(zhì)
作為演員,應該保持怎樣的一種氣質(zhì),是另一個我們需要著重考慮的重點。跳舞要跳“人”,把握人物角色的“氣質(zhì)”是完成舞蹈表演的中心任務。比如在傳統(tǒng)戲里,演“關公”要有儒雅而威嚴的大將氣質(zhì),演“孫悟空”要有靈慧而悍勇的神猴氣質(zhì)。我們舞蹈演員在臺上表演時的“最高任務”就是神形兼?zhèn)涞剡M行角色的創(chuàng)造,如果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技術和技巧的完成上,那就是“撿芝麻丟西瓜”,本末倒置了。
比如蒙古族舞蹈《奔騰》,它需要你抓住的就是一些馬背上的感覺,駿馬奔騰,有激昂,也有瀟灑,有深沉,也有自信,這點,就必須要你對這個民族有很深的了解,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想象一下,開始的時候,一輪紅日從地平面升起,這時候從遠處奔馳過來一群駿馬,馬背上的感覺,迎風奔馳,何等的氣魄!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地做動作,把握不住蒙古民族的人物氣質(zhì),那么,你就是在做廣播操,甚至看著都會睡著,不夸張。萬馬尖措大家都知道,《出走》是一個很經(jīng)典的作品,無數(shù)人都學習過,但是有跳得好的,有一般的,為什么呢?不是說,萬馬的動作很標準,其他人動作不到位,其實這個舞蹈動作很簡單,而關鍵在于人物氣質(zhì)的把握,萬馬就是角色人物,其他人總是以旁觀者自居,感覺我是在學習別人的東西,僅此而已。又如,蒙古族舞蹈《母親》,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大的動作,但是很吸引眼球,里面演員就是那個游子,表現(xiàn)的就是對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母親的依戀,讓人看了之后,心神為之一震,一曲結(jié)束,還意猶未盡。
3.二次創(chuàng)作能力
這一點在各人理解上頗受爭議,但我覺得,這一點對訓練舞蹈演員的表現(xiàn)力很有幫助,在不改變風格和動作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式去表演。就像一句話說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一樣的。編導在完成一個作品的時候,他會把作品定義,每個作品有自己所要展現(xiàn)的東西,都有它們各自的內(nèi)涵,但是演員畢竟不是編導自己,故演員對作品的理解可能沒有編導那樣細化到每個動作,舞蹈演員學會了全部動作和熟悉了音樂僅僅是完成了角色的“外部任務”,如何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情感去體驗角色、分析角色和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角色等工作主要靠自己去進行,經(jīng)過這樣由外而內(nèi)的下功夫之后才可能使自己真正理解和溶化編導所教的一切,才可能在表演上完成發(fā)自內(nèi)心的“二度創(chuàng)作”。
4.表現(xiàn)力
演員的表現(xiàn)力。在這里先說一句,跳舞只要是動作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動作,我們幾分鐘就可以學會,但是要做到表演卻很難,在這里我說一個詞——激情,當演員的人都屬于有強烈“表現(xiàn)欲”的人,個個都應該是“人來瘋”,到了舞臺上必須是“激動型”的才行,就像胸中充滿了干柴,編導老師一點就燃,這樣才行,千萬不要像一把濕柴,干冒煙,編導老師干著急。表現(xiàn)力就像舞蹈的靈魂一樣,技術技巧完成得再好,動作再規(guī)范,沒用,這不是團體操,這是舞蹈,是要加注自己的激情的,作為一名演員,你如果連自己都感動不了,還如何去感動觀眾?
5.藝術修養(yǎng)
舞蹈是與音樂、文學、戲劇和美術等藝術品類“結(jié)緣”的一門綜合藝術。舞蹈表演的功力絕非僅在于跳得高、轉(zhuǎn)得多,而應該具有綜合的藝術素養(yǎng)。現(xiàn)在很多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都重視這方面的自我努力,他們當中有的酷愛文學詩歌;有的堅持自學鋼琴、學樂理和上音樂欣賞課;有的喜歡唱歌、愛好美術等。這樣多方面地充實自己無疑對舞蹈表演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效益。我認為,舞蹈演員的表演素質(zhì)是建立在各方面綜合文化素質(zhì)都提高的基礎上的,比如音樂素養(yǎng)吧,對我們來說主要是感性直覺能力要很強,要會聽音樂、會感覺音樂、會表達音樂。美國藝術評論家蘇姍·朗格指出:“聽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才能,它是通過練習而發(fā)展的。一個經(jīng)常聽音樂的人,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最長的、最復雜的作品?!庇腥苏f,舞蹈就是流動的雕塑,是啊,這不正是點出了舞蹈與美術之間的關系嗎?當然這種影響力是潛移默化的,不可能說立竿見影,它需要一個過程,當你的各方面文藝素養(yǎng)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是你質(zhì)變的時候,那時你的作品也會更上一層樓。
二、形神之外
最后,我想說一下,除了形和神之外的東西,首先就是了解每個舞種的背景,拿民族民間舞來說,我們只是腦子里有那么一個印象,“紙書上得來終覺淺”??!所以,如果你想深入的話,采風也是一個研究所必要的過程,另外道具對于演員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常見的有鼓、綢子、扇子、水袖、劍等,拿藏族舞蹈中的水袖來說,道具就是胳膊的延伸,水袖舞得好的看起來就會很和諧,不會出現(xiàn)袖子纏住自己的情況,反之,你就會感覺,胳膊和水袖沒關系,很干,沒有一絲柔美的感覺。還有就是自信,有一種演員,在下邊練習的時候很好,但是一旦讓他自己出來做示范,或者跳領舞,就會一塌糊涂,這是很明顯的缺乏自信心,這點需要注意一下。
三、形神具備方為優(yōu)
什么是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動作標準、落落得體、舒展大方,形似神更似,演什么像什么,充滿激情與活力,盡展舞美與氣質(zhì),這就是好演員。說白了,形態(tài)舞姿到位,動作舞段流暢,意識表現(xiàn)準確,激情燃燒熱烈,意識與形態(tài)結(jié)合,方為優(yōu)秀演員!僅此而已。
[參 考 文 獻]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淵.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創(chuàng)建發(fā)展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金 秋.舞蹈欣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音樂出版社舞蹈組編.舞蹈的基本訓練[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