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麗
摘 要:閱讀是獲取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擴充詞匯積累,強化語感培養(yǎng),提升文字鑒賞能力,而且還能陶冶情操,實現(xiàn)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zhì)的全面培養(yǎng)。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和實踐,運用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探析,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現(xiàn)狀 有效性 策略
在初中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高語文學習水平,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但是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運用固定的落后教學方法,分析課文段落大意、講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教學效率很低。閱讀教學的開展應該是在師生互動交流的活躍氛圍之中進行的,教學要努力調(diào)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積極性,同時傳授其閱讀方法,這樣的教學改革才能促進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閱讀教學對增強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和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意識的發(fā)揮獲取更多的知識,這與單調(diào)的課文講解相比,多了教學的靈活性。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限制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偟膩碚f表現(xiàn)為以下兩方面:
1.教學模式落后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大多只注重語文知識的教學,教學重心偏向理論知識的教學,而沒有過多的精力進行閱讀教學。就算在教學課堂中有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很多教師也死板地抽取學生進行朗讀課文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2.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的問題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學目標,更多體現(xiàn)出來的是閱讀教學的隨意性。很多教師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把課文讀出來,至于通過閱讀要起到什么樣的效果卻沒有進一步說明。同時,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也相對枯燥,沒有針對初中生的興趣特點和認知能力進行適合的閱讀范本的選擇,從而讓學生不能夠真正地理解所閱讀對象。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傳授閱讀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有句這樣的名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就是說教師要傳授給學生有效的方法,指引他們自主學習。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兩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是要注重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學生應該把文章中那些描述精彩、形象生動、內(nèi)涵豐富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到本子上,從而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而且還能對寫作文具有積極的意義。二是要精讀與略讀相結合。所謂精讀就是要逐字逐句的閱讀,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做出標記,就要查閱并弄懂,直到徹底把握整篇文章;略讀就是可以快速的閱讀,可以一眼幾行的讀,只需了解大概意思。不同書籍的閱讀方法是不一樣的,教師必須要指引學生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精讀與略讀想結合,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用有限的時間獲取更多的知識。
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深入領悟思想感情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閱讀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理解課文的內(nèi)涵,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感情。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營造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口技》一課時,可以在課堂的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傳統(tǒng)涉及口技的表演視頻,讓學生能夠快速的進入到文章內(nèi)的情境中去,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文章過后,讓學生分角色去模仿文章中涉及的口技內(nèi)容,從而在增強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深刻明白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3.讀寫結合,相互促進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寫作教學更是一個難點,如何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之?!泵鞔_地指出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即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是閱讀量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應當在一個較為開放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觀滄海》、《岳陽樓記》等古詩詞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泛讀理解詩詞大意,并在學生泛讀期間,適當穿插進一些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資料,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閱讀來提高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勾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仿寫訓練,這樣不僅可以體會到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也能夠更好地提升閱讀能力。
4.拓展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綜合水平
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上,也不能只是教材文章的閱讀,還應注重課外的大量閱讀。學生通過課余時間進行大量的閱讀,有助于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更具學生的身心特點,指導學生選擇積極向上、生動有趣并且易懂的書籍進行閱讀。例如在學完諸葛亮的《出師表》后,可以推薦學生嘗試閱讀名著《三國演義》,從而讓學生在課外讀物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動力。教師應盡可能每周開設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指導學生利用書刊、報紙、電視新聞、網(wǎng)絡等,并定期地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會,展覽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朗讀美文佳作等等。
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至關重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更加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組織閱讀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其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在文本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情感,實現(xiàn)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12):120-121.
[2]傅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探究[J].知音勵志,2016(08):45-46.
[3]林紅霞.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探析[J].讀寫算:教師版,2017(02):42-43.
[4]張艷梅.淺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