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尿潴留是肛腸疾病患者手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術后康復和身體健康。中醫(yī)上將尿潴留歸屬于“淋濁”的范疇,且認為該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在于血管病變、膀胱堵塞及神經調節(jié)障礙等[1]。中醫(yī)針灸、藥貼藥浴及穴位按摩等中醫(yī)適宜技術可以有效的改善膀胱血管血液循環(huán),緩解患者尿潴留癥狀,進而促進患者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肛腸疾病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探討中醫(yī)護理適宜技術對該病患者術后尿潴留的影響。現(xiàn)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肛腸疾病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n=44)和護理組(n=44)。對照組中男女比例24/20;年齡為22~74歲,平均為(52.31±7.57)歲;其中10例患者為內痔,8例患者為外痔,23例患者為混合痔,3例患者為肛瘺。護理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3/21;年齡為20~75歲,平均為(51.07±6.95)歲;其中11例患者為內痔,9例患者為外痔,22例患者為混合痔,2例患者為肛瘺。護理組和對照組患者性別比例、年齡構成等資料經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采用臨床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干預,環(huán)境護理,并發(fā)癥護理等,有效的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等情緒,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排尿環(huán)境,叮囑患者早期進行下床活動,并指導患者進行要不鍛煉,注意保證會陰衛(wèi)生,同時促進患者神經排尿反射。護理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醫(yī)適宜技術護理,主要內容為:穴位按摩,對患者的關元穴、氣海穴、中極穴、左右三陰交穴進行按摩,按摩力度適中,且每隔穴位按壓時間需超過3min,之后對患者的下腹部進行按摩,按摩需適度,按摩時間需超過5min;在對患者按摩過程中詢問患者是否有尿意,并指導患者進行排尿。對患者進行針灸護理,選穴包括陰谷穴、腎俞穴、三焦俞穴和三陰交穴等,進針后留針約15min,當患者有尿液排出或者由便意時拔針。對患者進行排便護理,叮囑患者術后多飲水,多補充新鮮水果和蔬菜,術后第二天可以通過給予麻仁膠囊促進患者糞便軟化。叮囑患者排便后清潔肛門,指導患者進行肛門收縮鍛煉,同時給予患者中藥坐浴熏蒸和肛門熱敷等護理。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2]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自行排尿時間和殘余尿量等。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護理1h內自行排尿,且殘余尿液量低于100mL;有效:護理1h后患者臨床癥狀緩解,且有便意,殘余尿量低于100mL;無效:護理1h后患者膀胱充盈度無變化,且患者無便意。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x±s和%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對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其統(tǒng)計學意義以顯著差異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護理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3.1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27%,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護理組患者自行排尿時間和殘余尿量分別為[(34.8±8.9)min]、[(82.5±12.4)mL],對照組分別為[(56.6±10.2)min]、[(165.3±26.5)mL],兩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68,18.77;P<0.05)。
3 討論
尿潴留是目前臨床上肛腸疾病患者手術后發(fā)生率較高的并發(fā)癥之一,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且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3-4]。因此,及時改善肛腸疾病患者術后尿潴留情況是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縮短治療時間,提高療效的關鍵[5]。目前,臨床上對于肛腸疾病患者術后的護理干預主要以常規(guī)護理為主,其內容主要包括清洗會陰,促進排尿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為主,其刺激患者的排尿神經,進而促進排尿[6]。但其干預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醫(yī)適宜技術護理干預是在中醫(yī)學理論的基礎上開展的護理干預,其主要內容是通過穴位按摩,針刺穴位等方法促進患者的排尿和排便,進而改善患者術后尿潴留癥狀[7]。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88例肛腸疾病手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組患者采用中醫(yī)適宜技術護理干預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護理組患者殘余尿量以及自行排尿時間均分別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對肛腸疾病手術患者采用中醫(yī)適宜技術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的自主排尿,進而提高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馬麗琳. 中醫(yī)護理對肛腸疾病術后疼痛的影響[J].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4,22(9): 225.
孟雪燕. 中醫(yī)護理技術對預防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1(33): 560-561.
陳海龍. 中醫(yī)護理適宜技術對肛腸疾病患者術后尿潴留的影響探討[J]. 光明中醫(yī). 2016, 31(9): 1330-1332.
馮元換. 中醫(yī)護理操作在預防肛腸術后患者尿滯留中的臨床運用[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29(4): 111-113.
袁璟.中醫(yī)護理技術在肛腸疾病圍手術期介入治療療效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0(33):171-171.
萬高鳳.中醫(yī)護理技術在肛腸疾病圍手術期介入治療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6):95-97.
張紅麗,宋偉麗,楊繼輝.中醫(yī)護理技術對預防和護理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實踐分析[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5,58(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