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微
摘 要:土地測繪技術的使用對國家的土地資源有著很大的作用,在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上提供了參考幫助,土地測繪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控制對土地的規(guī)劃使用及多方面的建設有著較大的影響,通過對測繪技術的不斷完善來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使城市的建設有所提升,文章對測繪技術的變遷和質量控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土地測繪;技術變遷;質量控制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也在一直進步,在土地測繪方面的發(fā)展也有了很大的成果,土地測繪能夠有效的對土地資源進行管理和劃分,在對國土資源的利用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土地測繪工作的提升對國家的資源利用具有促進的作用。由于測繪工作在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情況下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偏差,影響測繪的結果準確性,如果測量的數據出現較大誤差會給測繪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加強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和測繪的精確性是目前的主要任務,通過提高測繪技術的水平和準確來提升土地規(guī)劃管理的質量。
1 土地測繪技術的變遷
1.1 常規(guī)的測繪技術
在常規(guī)的土地測繪中,經常使用的方式是采用比例尺與鋼尺進行測量,在對土地的測量中,按照分塊的計算方法分割,將土地的計算變成有規(guī)律的更加易于測繪的形式,這樣可以使土地的測量計算的完成度提高。這種方式存在的缺陷是對不同形狀的土地不能完全的進行計算,根據土地形狀的復雜程度,計算的難度也有著提高。在使用鋼尺的過程中,加上經緯儀的配合,可以對多種形狀的土地進行測量計算,由于經緯儀的作用比較大,所以對難度較大的土地也可以進行測繪。
另一種方式就是使用全站儀,全站儀可以對測繪工作進行較大范圍的測量,使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得到減少,還可以加快工作的時間,提高測繪的效率,土地測繪工作的復雜程度增加,測量的時候對于復雜的土地性狀的難度也大大提升,使用全站儀能夠減小測量的難度,提高準確性,將測繪工作的的范圍擴大,工作量也得到提高。
1.2 現代測繪技術
現代的測繪方法包括利用極坐標來將坐標點引入宗地之中,然后得到宗地的多個點坐標,通過對坐標的確定和測量來對土地的大小進測繪,計算數據,結合全站儀的使用來得出垂直的距離與斜距數據等多種指標數值,將兩種測量手段的結合來進一步得出坐標的距離等數據,對數據進行計算進而得到計算的結果?;蛘呤峭ㄟ^GPS的技術的使用來進行測繪,這種方式具有更加全面的測繪功能和更大的測繪范圍,能夠提高測量的準確度,還能夠對三維的測量有著較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測繪的效率和準確。
使用3D的測繪方式進行測量,還要使用相應的軟件來進行測繪計算,對測繪難度比較大的地理位置和狀況可以有效的發(fā)揮作用,還可以對形狀沒有規(guī)律,范圍較大的高難度測量環(huán)境進行實景分析,得到完整的測量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更加深入的處理,包含計量、監(jiān)測和虛擬等處理功能,對測繪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利用軟件還可以在道路的規(guī)劃建設和各種計算上發(fā)揮作用,通過不同指標的計算來使土地測繪的作用有所提高,并且提升了測繪的準確性,使測繪工作的價值能夠將利用在多個方面。
2 現代主要測繪技術
2.1 GPS遙感測量技術
GPS遙感測量技術測量原理是將物理原理和化學實驗方法相結合,通過地面接收裝置和衛(wèi)星傳輸系統(tǒng)傳輸的信息對所要測量的土地綜合定位,測試,計算。GPS遙感測量技術主要有靜態(tài)相對測量和實時相對測量。靜態(tài)相對測量是將所有的接收裝置排成一條線,對所要觀測的土地進行同步觀測。實時動態(tài)定位的原理和工作方法相對就比較復雜,可操作性也偏低,所以一般的數據測量和定位都選擇靜態(tài)定位系統(tǒng)。隨著GPS遙感測量技術和設備的完善、發(fā)展,GPS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功能更加的齊全,測量所用到的儀器和設備的性價比也在逐步的降低,使得操作更加的便利、自動化。GPS遙感測量技術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解譯標志的建立,二是利用遙感影像進行解譯。
2.2 航空攝影測量技術
使用航空攝影資料可以非常便捷地依據影像對地類、地形以及權屬界線進行外業(yè)調查和標繪,從而能明確而直觀的使外業(yè)權屬雙方進行指界、判斷不同地類之間的界線。(1)準備資料。收集整理原有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圖及圖幅接合表;收集整理原有的土地權屬、行政界線圖;收集整理原有土地權屬界線協(xié)議書、爭議原由書等確界檔案資料;明確各個鎮(zhèn)、村、村民小組的行政代碼;調查本縣內河流、道路的等級劃分;收集整理涉及更新調查的城鎮(zhèn)初始和日常地籍已調查的成果資料。(2)地形調繪。地形調繪可將航片放大后在其進行,放大比例尺通常在1:4000以上較合適。當在像片上同時表示地形調繪和地類調繪有沖突時,以地類為主表示;對于新增的地物,首先要外業(yè)量取其周圍相關的地物間距,同時在放大的調繪片上繪制示意圖。與權屬界線相關的地形地物,不論大小均予以調繪,便于內業(yè)結合地形地物編輯權屬界線。
3 在土地測繪工作中進行質量控制的主要原則
3.1 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從控制到碎部的測繪原則,是指無論測繪或測設,其技術過程都必須先布設全國的或全測區(qū)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網,確定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作為定位的基準,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細部測繪或具體建筑物的放樣。這樣做可以控制測量過程中誤差的積累,保證測繪成果的質量。
3.2 持續(xù)改進原則土地測繪成果的質量關系到我國經濟建設質量和人民群眾生活,土地測繪黨委要切實將測繪法的精神落實到正常的土地測繪工作中去,提高對測繪質量管理工作的認識,并將質量監(jiān)督管理納入本部門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質量管理強調質量的保持、改進和提高過程始終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4 土地測繪質量的影響因素
4.1 觀測者自身的局限性觀測者在感覺器官的鑒別能力,如視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在儀器的安置、照準、讀數等方面,可能會差生誤差。其次,土地測繪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對土地測繪的質量也有重要影響,不同的測繪工作者有不同的態(tài)度、習慣、責任心、經驗和技術水平,而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到測繪結果。
4.2 儀器精度的有限性測量誤差就是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的真值的差。在實際的土地測繪工作中,我們使用的都是約定真值。約定真值需以測量不確定度來表征其所處的范圍,因此,測量誤差實際上無法準確得到。由于現實生活中土地測繪儀器設備生產工藝的局限性,我們在測量中使用的儀器和工具不可能百分之絆完善,因此也會使測量結果產生誤差。
4.3觀測條件的不定性觀測過程中,由于外界條件的不定性,如溫度、陽光、地質、風力等因素總是處于變化之中,這些變化都會對觀測結果產生影響。
5 土地測繪質量控制措施
5.1 人的控制。應本著量才而用,揚長避短的原則來控制人的使用,測繪單位技術負責人、質管部門人員、檢查人員及主要作業(yè)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格和上崗證。
5.2 方法手段的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應力求方案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5.3 儀器設備的控制。儀器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是選用設備的依據,要能滿足施測需要和保證質量的要求,并應當符合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在有效檢驗期限內使用。
6 結語
土地測繪技術的發(fā)展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規(guī)劃建設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加強技術的準確和工作的質量對國土管理和城市合理的建設可以使國家資源的使用更加具有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喆, 秦舒, 李京城,等. 土地測繪技術手段的變遷與測繪質量控制探討[J]. 民營科技, 2016(10):64-64.
[2]苑佳良. 探討土地測繪技術手段的變遷與測繪質量控制[J]. 大科技, 2017(13).
[3]王福民. 土地測繪技術手段的變遷與測繪質量控制[J]. 科學家, 2017, 5(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