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 王杏初
摘 要:高校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教學科研和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能否正常開展,更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校規(guī)模日漸擴大,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在獲得巨大發(fā)展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本文對新形勢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應對策略,為提升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水平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高校;消防;問題;應對策略
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職責,是國家培養(yǎng)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也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1]。高校擁有林立的教學及科研大樓,貴重的實驗儀器及設備,龐大的學生及教職工人群,因此,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至關重要,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高?;馂氖鹿暑l發(fā),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時10分許,上海商學院徐匯校區(qū)宿舍樓602室由于違規(guī)使用大功率電器造成火災事故,4名女大學生從六樓寢室陽臺跳樓逃生,不幸當場死亡。2010年11月13日凌晨,清華大學為了迎接百年校慶,在進行清華學堂修繕工程時發(fā)生火災,經過消防官兵2個多小時奮戰(zhàn)而完全撲滅。2011年3月30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師范大學男生宿舍發(fā)生火災,共造成20余間學生宿舍被燒毀。2017年5月15日晚上8點30分許,天津中醫(yī)院大學租借天津大學的衛(wèi)津路校區(qū)學生宿舍35齋發(fā)生火災。
頻發(fā)的高校火災事故使得人們對于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極為關注,對于高校管理層而言,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強化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緩。特別是在當今經濟和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確實遇到新的考驗,這就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從新的角度出發(fā),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謀劃新思路,提出新對策。抓住問題的根源,有的放矢,有所作為,盡最大努力杜絕校園火災事故的發(fā)生,為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提供有力保障,也為社會進步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有力支撐。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是維護校園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
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和大學校園設施拓展,高校消防安全形勢日漸嚴峻,確保校園消防安全的難度也不斷加大。高校校園學生云集,群體性活動較多(如全?;顒印⒃杭壔顒?、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同時學生群體消防安全意識相對薄弱,消防知識和逃生技能相對缺乏,一旦發(fā)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同時,由于高校人員相對密集,火災引發(fā)的次生災害(如踩踏事件)極易形成二次傷害,從而對高校的安全運行構成嚴重威脅[2]。其次,高校作為社會文明的重要載體和窗口,社會關注度極高,一旦發(fā)生重大火災事故,極易形成放大效應,通過互聯(lián)網等媒介發(fā)酵極易產生不良的連鎖反應,對高校的聲譽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構成重大威脅。因此,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校園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并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二)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教學科研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是進行教學科研活動的重要陣地,高校不僅要為在校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實驗環(huán)境和寢室環(huán)境,更要保障在校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目前,隨著經濟的轉型發(fā)展,各高校大力推進校園建設,各類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也進入高校,而其中很多實驗設備屬于大型、高功率裝備,很多材料屬于易燃材料,其使用不當很容易引起火災事故。此外,很多學校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建設了大量開放型實驗平臺,學生流動性相對較大,稍有疏忽就會造成重大火災事故。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電器設備在學生群體中廣泛使用,因充電和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火災事故,以上安全隱患的出現(xiàn)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消防安全工作,根據新情況積極調整消防管理模式,為校園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三)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支撐
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潛力。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fā)展,民族復興崛起的關鍵時刻,國家的發(fā)展迫切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承,但是對于災害應對能力的培養(yǎng)相對缺乏,學生群體的消防意識淡薄,因此,高校教育既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又要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培養(yǎng)災害應對技能,從而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提供重要支撐。
二、新形勢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一)部分師生消防知識缺乏,消防意識淡薄
當前隨著消防安全教育的普及,大部分師生的消防觀念和消防知識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是,還有部分師生消防觀念陳舊,消防知識缺乏,火災應對能力相對薄弱[3]。例如,我們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不了解基本消防器材的使用,只是簡單認為所有火災類型都采用干粉滅火劑,相當一部分同學對于發(fā)生火災時的逃生基本要點也只是一知半解。此外,部分高校宿舍管理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也有待加強,僅僅從日常防盜安全和學生人身安全考慮出發(fā),將大部分安全出口鎖死或者加設防盜門,只留一兩個安全出口,以上行為雖然給宿舍管理帶來了方便,但卻為消防安全工作留下較大隱患。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貫徹不徹底
很多高?;馂氖鹿实陌l(fā)生是因師生不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規(guī)范用電用火等行為造成的。例如,我們在進行校園安全檢查的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部分同學違規(guī)使用大功率電器;部分同學隨意丟棄未熄滅的煙頭;部分同學電腦、充電器使用完畢后,沒有及時拔掉電源插頭或關閉插線板開關,甚至個別同學將通電狀態(tài)插線板與衣物、書本等易燃物品堆放在一起;另有極個別同學為了手機充電方便將插線板懸掛在床頭,以上行為都極易引發(fā)火災事故[4]。此外,實驗室管理過程中也存在不少火災安全隱患:部分實驗室安全通道被雜物堆積,嚴重影響火災發(fā)生時人員逃生;部分實驗室實驗設備的間距過小,在發(fā)生火災事故時不利于人員疏散;個別同學在實驗開展過程中違反實驗操作規(guī)程超負荷用電,大型高功率設備過夜無人看管。以上行為都極易引發(fā)重大火災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部分消防設施管理有待加強
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校園建設過程中,由于工期、經濟等多方面因素,部分校園建筑并未按要求安裝規(guī)定的消防設施,重點部位(圖書館、實驗室等)常規(guī)性應急消防設備缺乏,部分人員密集的火災高發(fā)部位未有效設置疏散路線圖;部分高校雖然按照標準安裝了相關消防設備,但是往往由于經費、管理等問題對于消防設施的后期維護和檢修存在一定漏洞和滯后,使得消防設施效能大打折扣。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目前不少高校建筑的老舊樓棟,相關消防設施未能進行及時更新和檢修而出現(xiàn)嚴重老化,所必備的消防系統(tǒng)如自動噴淋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嚴重缺乏,以上情況極易造成火災,發(fā)生群死群傷事故,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提出新的挑戰(zhàn)。
(四)消防隊伍專業(yè)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般由保衛(wèi)處擔任,保衛(wèi)處既要抓校園綜合治理又要抓消防安全管理,由于人員編制有限,缺乏專職的消防管理隊伍,相關人員未經系統(tǒng)化的消防培訓,其消防管理效能大打折扣。此外,保衛(wèi)處作為學校的職能部門,無權對相關責任人、責任單位進行處罰,因而學校對于火災責任單位、責任人的處罰也是收效甚微,很難達到懲戒效果。因此,如何進一步強化高校消防隊伍建設,提高高校消防隊伍的職能化管理水平也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提升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水平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和技能培訓
強化高校師生的消防觀念,重要的是要加強宣傳和教育。首先,在新生入學伊始就要積極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使學生對于消防安全有基本的認識,對于常用消防設備有基本的了解;其次,積極與消防部門聯(lián)系,邀請具有實際經驗的消防隊員到學校開設講座,通過鮮活的案例使得師生對于消防安全的緊迫性有清醒的認識;第三,結合每年的消防安全月宣傳、消防安全大檢查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對消防安全工作的認識;第四,每年定期在學校進行消防演練,通過不同火情下的消防演練,有效提高師生面對火災時的應對能力。通過以上靈活多樣的宣傳和培訓形式,使得全校師生消防理念、消防知識以及消防技能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二)健全和完善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為依據,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制定相關消防安全管理辦法,為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積極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責任體系,統(tǒng)一領導,層層負責,將安全管理責任壓實到二級機構,并進一步落實到每一個年級,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寢室以至于每一個人。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要定期組織人員對寢室、圖書館、實驗室、食堂等重點場所和部位進行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隱患,形成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限期整改,并根據問題嚴重程度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厲處罰,對消防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嘉獎。通過以上措施,使得單位和個人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從制度上進行保障,讓消防安全制度落地生根,使消防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三)加強校園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建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消防設施的硬件保障。一方面在學校重點部位(學生宿舍樓、圖書館、實驗室、食堂)的建筑設計過程中強化消防設施建設,通過施工監(jiān)管,保證施工過程中自動噴淋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等消防設施的有效安裝[5]。通過學校劃撥消防安全建設專項資金,用于重點部位各類消防設施的維修和保養(yǎng),有效提升和優(yōu)化消防設施工作效能,保證相關消防安全設備定期安檢、按期更新,確保能夠安全高效運行。
(四)強化校園消防安全隊伍建設
消防安全隊伍建設是關系到高校消防安全應對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需要積極主動通過各種方式強化高校消防安全隊伍的建設。首先,加強專職消防隊伍建設。保衛(wèi)處等職能部分通過考核選拔精干力量,組成專職消防隊伍,負責日常學校各重點部位消防安全巡查,通過定期消防演練和職業(yè)培訓提高專職消防人員業(yè)務水準,保證火災發(fā)生前能及時查處火災隱患,火災發(fā)生后能快速準確進行撲救。其次,加強兼職消防隊伍建設。由學校保衛(wèi)處聯(lián)合學院、圖書館、實驗室、后勤處等單位組成兼職消防安全隊伍,主要負責各系統(tǒng)日常運行過程中的消防隱患排查和整治。第三,組建消防志愿者隊伍。由各單位黨員教職工及學生志愿者組成義務消防隊,參與學校消防安全宣傳和火情處置工作。
作為關系到高校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性工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高校管理層高度重視,更需要全體師生員工全員參與。針對新形勢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堅持不懈,狠抓實干,通過加強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消防設施建設、優(yōu)化消防安全隊伍等長效舉措,化解隱患,解決問題,為高校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筑牢安全防護網。
參考文獻:
[1]趙丹. 新形勢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與對策[J].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17,34(4):89-91.
[2] 沈一洲,朱國慶. 安全疏散中人群擁擠踩踏現(xiàn)象的理論和模擬分析[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2, 38(6):41-43.
[3] 田水承,高瑞霞,沈劍.高校學生應對火災能力調查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31(10):1109-1111.
[4] 田好敏,孫廣燦. 高校學生宿舍火災風險與綜合評價[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5):131-135.
[5] 光海鵬.當前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4,40(21):274-276.
作者簡介:
趙龍(1971-),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工業(yè)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