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斷發(fā)生變化,探究式教學逐漸成為現代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具體實踐進行分析,有效提高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教學;數學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主動建構知識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再直接灌輸知識,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導引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知識學習的發(fā)現者和創(chuàng)造者,在探究中教與學,讓學生自由質疑探討,自主學習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把握“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質,立足學生原有知識結構,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融入探究情境,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鋪設良好的教學開始。在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時,需要注意的是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教師為學生呈現出的教學內容情境,教師可以利用提問題、多媒體、實物等形式,具體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靈活運用情境手段,真正調動學生思考學習。如,關于“坐標系”的講解中,教師不再是直接導出教學內容,而是轉換思路,就地取材,將教室中的每一位學生作為坐標系的一個點,中間的一橫排作為橫軸x,中間的一豎排作為縱軸y,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式找出自己在坐標系中的具體坐標位置。原本比較沉悶的坐標系講解,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課堂氛圍也活躍起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對坐標系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二、嘗試探究引導,搭建載體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后,需要做的就是導引學生嘗試進一步探究,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發(fā)現很多學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中,很多時候不知所措。教師需要相機給予學生指導,有意識地滲透數學方法和思想,讓學生在不斷總結中感悟和領會數學,豐富學生的數學思維經驗,明確數學探究學習方向,其中教師的“引導”是關鍵所在。如關于“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的講解中,教師讓學生自行探討問題“怎樣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但是卻發(fā)現很多學生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推導驗證。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點撥。教師讓學生自己用直尺、紙張或畫圖等方法試一試,經過教師的靈活引導,很快學生開始激烈討論。有的拿起了直尺對三角形的各個內角進行度量加總;有的則拿出紙張折疊三角形,對內角進行變形驗證;還有的在紙上畫出三角形,嘗試畫出輔助線移動三角形的內角。這樣,學生都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順利解決了所討論的問題,利用各種載體嘗試探究學習。
三、自主探究解決,著眼長遠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很難直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方法,但是卻可以讓學生不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著眼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看重數學教學的長遠利益,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用數學思維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需要日積月累的過程,切忌操之過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導引,利用數學思想去思考、探究解決問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講解中,教師不直接給學生講述一元一次方程的特點,而是讓學生先讀教材,從數學概念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進行區(qū)別理解。對初中生而言,這樣的探究過程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應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慢慢引導學生充分思考,嘗試自主解決困難,真正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特點。
四、練習探究總結,梳理知識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離不開練習。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精心設計凸顯教學重點的練習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學生更容易主動探究,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整理探究問題。經過數學練習,讓學生掌握運用數學思想的方法,自覺總結梳理知識。在練習探究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由易到難,階梯式、層次化地引導學生,讓學生保持練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堅持不懈地練習,對所學數學知識鞏固升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想,并能解決實際問題。如關于“線段上n個點將線段可以劃分為幾條線段”問題的練習,學生在探究中難免遇到困難,但是教師可以將這個問題進行分解:線段上一個點將線段劃分為幾條線段?線段上兩個點將線段劃分為幾條線段?線段上三個點將線段劃分為幾條線段?線段上n個點將線段劃分為幾條線段?這樣的類比和歸納推導是數學思想的演繹過程,也是特殊到一般的推導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也分化了數學練習的難度,讓學生有熱情做下去,在練習中提煉數學思想方法,總結升華數學知識。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可以說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創(chuàng)設情境開始到嘗試引導、自主解決,再到反饋梳理,讓學生在探究課堂中,學有所思、思有所疑,質疑探究,舉一反三,內化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麗獎.淺談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1):164-167.
[2]舒堅守.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7(9):56-57.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