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仁
(淄博市體育運動學校,山東 淄博 255000)
受到高原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身處高原環(huán)境的人們往往都有著很好的心肺功能,而像長跑運動這樣以耐力為主的田徑運動項目,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需要具備強大的心肺功能,所以讓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在高原環(huán)境下進行適當?shù)挠柧殻瑢μ岣哌\動員的心肺功能具有很大幫助。近幾年,我國田徑中長跑運動在國際賽場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在青少年人群中參與此項運動的積極性卻不高,導致許多地區(qū)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數(shù)量銳減,許多青少年都不愿意參與這個項目,存在懼怕心理。采取哪種措施能夠提升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是現(xiàn)階段需要探索的問題。本文主要以山東省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模擬高原訓練,就高原訓練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運動成績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xiàn)將具體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本文以高原訓練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運動成績的影響為研究對象。選取山東省體校的26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為實驗對象,其中女生20名,男生6名,年齡均在11~15歲,都是山東省本地的運動員,這些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接受專業(yè)訓練的時間普遍比較短。對比實驗前后運動員的生理機能、生化指標、訓練前一周和訓練后一周的血常規(guī)指標。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次研究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期刊文獻,在中國期刊網上查閱和搜集國內外田徑運動員的基本訓練方法和手段,對比運動員身體各項機能監(jiān)測的測試方法,然后結合相應的文獻數(shù)據(jù)和研究案例,采用模擬高原環(huán)境的方法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進行高原訓練。
1.2.2 專家訪談法 在制定訓練量和訓練計劃的過程中走訪了多家體校和專業(yè)運動教師,在保證全面掌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科學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對實驗對象進行案例研究和實驗研究。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本次實驗采用量表和開放式訪談為主,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采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描述。
本次實驗采用模擬高原環(huán)境實驗,在海拔3 650m位置居住,在平原上進行訓練,平原海拔高度為500m,整個訓練分為模擬高原環(huán)境居住和常規(guī)訓練兩個部分。模擬高原訓練前后,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生理和生化指標如表1所示。通過對表1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T、Hb、體重、體脂所占的百分比和去脂體重的具體情況在正常范圍之內。經過高原訓練之后,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血紅蛋白濃度明顯得到了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高原訓練對提高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血紅蛋白生成量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和常規(guī)變化趨勢一致;其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體脂百分比、去脂體重、血清睪酮變化不明顯。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模擬高原訓練前一周和后一周的血常規(guī)指標如表2所示。通過對表2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在經過高原訓練之后,運動員的RBC、HCT、MCV、RDW、MCH、MCHC的指標都產生了顯著變化,和高原訓練前的指標差異性及其顯著(P<0.01)。
(1)高原訓練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中長跑運動是田徑運動中對運動員耐力和身體機能要求最高的一個項目,運動員要想保證有充足的運動機能,在行進過程中不至于速度降低得過快,就需要在機體內攝入充足的氧氣,攝氧量越高,身體的耐受力越強,運動機能也就越強。由此可以看出,影響運動員耐力和身體肌肉組織有氧呼吸能力的指標就是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最大氧氣攝入量的多少。在高原環(huán)境下,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會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變得更加稀薄,在訓練過程中會顯著降低運動員的氧氣攝入量,這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在低氧氣含量下的訓練會產生影響,顯著影響運動員運動能力的發(fā)揮。(2)高原訓練對心血管的影響。高原環(huán)境會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心血管產生較大的影響。通過上文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員通過一段時間的高原訓練后,其左右心室心電圖壓顯著增加。而一些運動員在訓練后會出現(xiàn)心動過緩的心血管問題,這可能和供氧量不足有一定關系,使得運動員的運動負荷顯著增加。(3)高原訓練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乳酸代謝產生的影響。乳酸是人體無氧環(huán)境下代謝的主要物質,是機體有氧呼吸的重要基礎性物質。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在高原缺氧環(huán)境下訓練后,會逐漸適應高原空氣中氧氣含量稀薄的環(huán)境,身體一直處于高乳酸濃度環(huán)境下,大量乳酸堆積會影響機體負荷環(huán)境,使得其抗乳酸能力有效提升。
表1 高原訓練前后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生理生化指標分析
表2 高原訓練前后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前一周和后一周的血常規(guī)指標
從我國各個地區(qū)的地理條件來說,我國擁有眾多高原,開展高原訓練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我國的高原地區(qū)幅員遼闊,在這些地區(qū)建立訓練基地具有可行性。從全國范圍內的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經過高原訓練后的運動成績來看,通過高原訓練后運動員的運動成績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效果顯著。
首先,高原訓練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來說,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涉及到諸多因素,因此開展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高原訓練需要將諸多因素考慮進去,確保能夠顯著提升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其次,我國一些高原地區(qū)十分適合開展高原訓練,具有很好的條件,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重視此項工作,保證能夠充分利用好這些高原地區(qū)的優(yōu)勢條件,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中長跑運動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興波,楊峻,李云霞.對我國中長跑訓練方法的探討:以復旦大學中長跑隊組合訓練法為例[J].體育科研,2011(5).
[2]邱俊,陳文鶴.高住低訓和高原訓練對優(yōu)秀現(xiàn)代五項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1).
[3]鄭振昆.海拔1773~2502m交叉訓練對男子中長跑運動員尿蛋白指標及成績影響的探討[J].體育科學研究,2003(4).
[4]曹景偉,席翼,袁守龍,等.中國運動訓練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2).
[5]佟長青,薄海,李海英,齊莉,劉子泉.急進高原和高原訓練對武警新兵血氧血壓綜合參數(shù)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1(17).
[6]張全江,熊正英,胡柏平,李秋霞.古典跤運動員亞高原訓練血紅蛋白變化規(guī)律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