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際界限;關心;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32-0074-03
【作者簡介】孔翠,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江蘇南通,226600)心理健康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主要涉及人際關系中互動的分寸、自我意識中個人心理界限的覺察內省。高中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關鍵時期,也是人際智力形成的敏感期,在處理人際關系距離時會存在一定的迷惘或沖突,如何把握人際關系的距離和界限,以及表達出彼此的人際界限,對高中生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
2.意識到人際交往的界限,關心他人需從對方的需要出發(fā)。
3.覺察并表達自身界限,同時了解他人界限。
【教學準備】講義,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暖身活動:“森林探險游戲”
教師:請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到了一個從未去過的原始森林探險,同行的還有5個不同的動物,分別是老虎、大象、孔雀、猴子和狗。四周環(huán)境危險重重,你不可能將它們都帶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棄,請你考慮一下并列出放棄它們的先后順序。
學生1:我會選擇先拋棄孔雀,因為它最沒用,華而不實;然后拋棄大象,因為它太笨重,會拖后腿;接著拋棄老虎,因為它太危險,說不定食物匱乏的時候會吃掉我;再拋棄猴子,因為它太聰明,不容易控制,而且站得太高容易暴露目標帶來危險;最后保留狗,因為狗最忠誠,嗅覺好,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學生2:我也先扔孔雀,或者用它來做老虎的食物,它在5個動物里價值最小,而且不會飛,還可能因為它開屏太美暴露目標;再扔狗,它不適合森林生存,戰(zhàn)斗力也不強,它也可以用來當老虎的食物;第三扔老虎,此時已到達森林中間,猴子適合密林,而老虎已沒有了內部食物來源,很有可能會吃掉我,它已經發(fā)揮了攻擊外敵的功能,可以放棄了;第四扔大象,因為此時差不多要走出森林了,大象也已經發(fā)揮過了坐騎和防御的功能;我可以帶著猴子去城市里表演耍猴謀求生計。
教師:幾位同學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利弊,做出了自己的抉擇,都有合理的理由。不過也有共性的一面,那就是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有沒有學生站在動物的角度考慮呢?如果我們是那只不實用被拋棄的孔雀,我們會有怎樣的感受呢?聯(lián)系一下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是否也會首先考慮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而不是他是否需要我的幫助或付出?
學生反思,紛紛點頭,表示并未從對方角度考慮。
教師:老師在心理咨詢中經常會接到一些跟人際關系有關的案例,兩個好朋友相處久了后,其中一方會傾訴苦惱“我對他那么好,把他的事當我的事,他怎么不對我那么好呢?我心里有些失落、郁悶?!比绻蠹伊私饬巳穗H關系的黃金法則,相信就會釋然很多了。這一法則就是:“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就用你期望的方式對待他?!比绻覀儗e人的關心是有期望的,那么我們可能會失望,因為決定別人對我們好不好的,并不是我們對別人好的程度,而是對方的想法和修養(yǎng),這些都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
設計意圖:通過暖身活動,讓學生頭腦活躍起來,活躍課堂氣氛,也順利過渡到教學目的之一——人際關系中的黃金法則。
二、案例分析
PPT呈現(xiàn)案例:進入高中后不久,小磊和小強成了好朋友。小強數學學習有些困難,經常要用很長時間解決一道難題,小磊會很急切地告訴他答案;有時早上急著交作業(yè)本,看到小強有題目不會,小磊也會主動把自己的作業(yè)本遞給小強抄;學校社團開始招募新人,小磊知道小強會書法,就幫他報了書法社團。類似的事情發(fā)生了很多,小強委婉地向小磊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小磊以后在幫助自己之前告訴自己一聲。小磊感到又生氣又難理解:“我那么關心他,把他的事當作我的事,他卻不領情。”自那以后,他們的關系漸漸疏遠了。
教師: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這個案例,如果你是小強你會怎么想?
學生:如果我是小強的話,我會覺得對方沒有尊重我,畢竟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考慮,雖然對方的出發(fā)點是為我好,但是方式不合適,把我自主做決定的權利拿走了,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冒犯和侵權,如果能征求我的同意,尊重我自己的選擇就好了。
教師:人際關系的黃金法則告訴我們,與人相處時要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付出自己想要的,付出關心時不要有功利心。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析,啟發(fā)學生意識到人際相處的界限,付出關心要尊重對方的主觀意愿。
三、探究活動:界限我心知
教師:通過剛才的案例分析,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善意的付出未必都能得到期待的反饋,真正的關心是基于他人的需要。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主權范圍內為自己做決定,如果越過了主權范圍,對他人過度關心,有時對對方是一種傷害。關心有方式,界限需心知。那么,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對方的心理界限是什么,前提是我們需要有一個內向的自我覺察:我的個人界限是什么?只有明確了個人界限,才能知道對方的界限。
活動規(guī)則:請大家回憶一下在日?;舆^程中,有哪些對方的出發(fā)點是為我們好,但我們內心會感覺不舒服的事例呢?列舉3~5件不希望同學對你做的事,并把這些告訴你的伙伴。
教師: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老師先拋磚引玉做一個自我開放的分享。近來身邊有很多關心我的人會對我說這樣的一些話:“你是不是又瘦了?”“你得多吃點,太瘦了!”可能這些話對于在座有些同學來說,是一直期待的結果??墒侨穗H互動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自己付出的或許是別人不希望要的。對于我個人來說,我一直對自己的體重不太滿意,希望增重卻沒有成效,好不容易說服自己接納現(xiàn)狀。當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以上問題時,我也很苦惱。你是否也有一些個性化的被過度關心的苦惱?我們本著互相尊重與理解的原則適度自我開放,表達一下。
學生1:我想對大家說,能不能不要等老師一提問題就起哄點我的名字回答問題?我知道大家是為我好,認可我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一到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就被集體起哄,讓我覺得真的很尷尬。
學生2:我不希望朋友和我有過度肢體接觸,比如捏我臉上的肉,或借身高優(yōu)勢不停摸我的頭,雖然是開玩笑,但是很不舒服。
學生3:我不喜歡別人把不屬于我的想法強加在我的頭上并四處宣揚,也不喜歡別人不打招呼就隨意拿我的東西。
設計意圖:通過自我表露活動,幫助學生意識到尊重他人心理界限的重要性,通過個人界限的覺察和表達,領悟自己之前忽略的界線或想法,了解心理界限的個體差異性。
四、總結拓展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明確了人際交往的界限,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關心不越界。最后,還有個拓展作業(yè),除了同輩互動的界限,人際關系還包括一個很重要的層面——親子關系,希望大家回去后與父母溝通你需要的關心內容及形式,并了解父母希望你用什么樣的方式關心他們。最后期待大家在今后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收獲和諧的友誼和親情。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的界限。布置作業(yè),讓學生用課堂學到的方法與父母溝通,學以致用,將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延伸到課堂之外。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從課題來看是一節(jié)關于人際關系的心理課,主要表達人與人在互動過程中需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關心他人時注意把握分寸和火候,不要單純以自己的想法來投射他人的需要。在呈現(xiàn)教材設計目的時,鑒于日常心理咨詢工作的反思,筆者增加了咨詢中涉及人際關系困惑比較多的一種案例——人際關系的黃金法則,并通過暖身游戲過渡。在呈現(xiàn)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是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fā)來考慮問題。
這節(jié)課的另外一個側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覺察和表達自身的人際界限上,這涉及了一部分的自我認識、覺察反思和內省的能力。為了引導學生主動表達,營造公開課上學生的心理安全感,筆者花了較多的時間用在自我開放上,希望學生能夠理解人際界限的個體差異性,意識到內省和表達的重要性,鼓起勇氣表達。不足之處在于學生分享的時間受到了限制,生生之間的互動有限,教師有喧賓奪主之嫌。
【課堂點評】
從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來看,導入、越界的危害、越界的具體表現(xiàn)等環(huán)節(jié)是有層次的,也是清晰的。如果要將這節(jié)課修改得更流暢,課堂互動更豐富,還可以做以下調整。
1.更換“森林大冒險”游戲。
這個游戲的設計初衷是澄清價值觀,用于交往或友誼,僅僅從危險、壓力這樣的特殊情境來思考,會提升人的競爭性與戰(zhàn)斗性。這則小游戲只注意到了朋友的實用性與功利性,而忽略了另一方面人的安全、善良、助人、團隊凝聚力等,窄化了人際交往的意義。因此,這個小游戲用在“關心不越界”這一主題上不是很切題。
2.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與白金法則。
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是:我希望別人怎么對我,我就怎么對待別人。所謂“己所欲施于人”,這句話本來是用來描述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的做法,如課文中小磊那樣的好心人,這是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升級。但這句話依然有漏洞,如:我喜歡蘋果,我就送蘋果給你,但其實你要的是栗子。因此,關心不越界,更好的理解應該是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們,你就怎樣對待他們。你要栗子,雖然我滿園都是蘋果,但為了照顧你的需要,我寧愿越過千山萬水,經歷千辛萬苦,為你找到栗子,并送到你嘴里,這才是溫暖而令人感動的關心。
因此,我們要咀嚼教材上的一些內容,往本節(jié)課議題的深處思考,這樣才會有一致流暢的新知涌現(xiàn)。
3.課堂最后可增加反轉劇。
越界的危害與具體表現(xiàn)都討論清楚了,并總結出不越界的要點。如果在課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表演一下小磊和小強后來是如何適度關心重歸于好的,那么,整節(jié)課就呈現(xiàn)“問題到問題解決”的閉環(huán)過程,學生學以致用,新觀念、新技能當堂得到運用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