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新要求和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快樂學習成為音樂教學的新思路。奧爾夫教學法啟發(fā)我們關注綜合性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結合本土文化,以人為本,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即興創(chuàng)編等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行為。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小學音樂教師;啟發(fā)
一、 引言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并非只是單純的教授或者灌輸音樂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是要盡可能地通過音樂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啟迪,用音樂來激勵學生獲取生活的激情和熱情,喚醒學生幼小心靈中最為純真和柔軟的情懷,并最大程度的凈化學生內心。因奧爾夫教學法的啟發(fā),為使自身的教育方法更加多元化,筆者做了以下幾點嘗試,供大家商榷:
二、 結合本土文化,激發(fā)學生興趣
奧爾夫教學沒有一個硬性的標準或者示范,所以,每個不同教育環(huán)境與背景下的地區(qū),國度,都可以選擇適合自身音樂發(fā)展的道路。奧爾夫教學只是將理念精髓注入其中,供我們自由發(fā)揮。
例如,我是個民辦寄宿制學校的教師,結合本校自身的教育環(huán)境與背景,與普通公辦學校的音樂教育相比,我們有以下特點:
(一) 學生在校時間充裕
寄宿制學校有充裕的時間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學生有著較為豐富的課余時間,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使孩子們把“上個臺”“露個臉”當成稀松平常的小事,各種藝術活動的參與也是家常便飯,而不是一味地只等待著“慶六一”,“慶元旦”這些特定的日子。通過自身優(yōu)勢,盡可能提高他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增強自信心。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也可以疏解寄宿制孩子的消極情緒和釋放他們的內心壓力。
(二) 資源優(yōu)勢
民辦寄宿制學校一般教學設施較好,利用學校的硬件設施結合強大的多媒體教學,突破傳統(tǒng)藝術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為學生的藝術想象插上翅膀,激發(fā)學生的藝術興趣,使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
又如,在教《水鄉(xiāng)》歌曲中,我創(chuàng)造意境:在座的嘉興的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全國的孩子都在學習這首歌,可是只有你們真正地去過南湖,夏天的水菱甜嗎?泛舟的時候你們開心嗎?由此導入對于《水鄉(xiāng)》的教學,看著孩子們積極的態(tài)度,我趁熱打鐵,和全班的孩子一起“劃著船”,真正的體會了一把“南湖”的秀美。
這樣的課堂教學,突破了以往以“教師,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結合本土特點,不僅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讓他們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榉e極地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成為知識的探求者。
三、 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奧爾夫教學更加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更多的扮演“引導者”和“設計者”的角色,要做學生們音樂世界的指路人,努力把自己、課堂和學生融為一體,為學生的音樂探索之路指引方向,還不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發(fā)號施令勒求他們完成任務。
例如,在與學生學習《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過程中,我希望能夠啟發(fā)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因此我鼓勵學生們依照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編出不同版本的音樂劇。聽到我的提議后,學生們立刻在各自的分組里表達著自己的奇思妙想。效果遠遠的超出了我的預期,學生們自發(fā)的利用班級的掃帚當做日本鬼子的刺刀,帶上白色毛巾表演紅軍戰(zhàn)士王二小,各種各樣版本的音樂劇輪番上演,而我只是他們忠實的觀眾,為他們加油鼓勁,大家特別投入,伴隨著音樂爭先恐后的上來表演,就連平時十分膽小的孩子都躍躍欲試,甚至樂于表演前奏時山坡上吃草的牛兒,就在這樣的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們個個仿佛真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唱的每一句臺詞都飽含深情。
于是乎,學生們愛上了能講故事的音樂,愛上了故事里的人物。就這樣,學生們即了解了音樂劇的表現(xiàn)形式,也培養(yǎng)了愛國情操,我也看到了他們每一個人身上不同的閃光點。
四、 鼓勵即興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即興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在即興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把追求成果放在首位,而是要更加關注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并及時地鼓勵與引導。要鼓勵學生可以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音樂便可以沉浸在音樂世界自由自在的歌唱或者舞蹈。鼓勵他們可以做到聽完學過的歌曲前奏時,就能準確無誤地唱起這首歌,即興歌表演信手拈來。鼓勵他們在聽到?jīng)]有接觸過的節(jié)奏時,也會合著從來沒有聽過旋律即興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諧。
例如,我習慣在上課前和孩子們進行5分鐘左右的節(jié)奏游戲,有時我利用身上不同的部位發(fā)出不同的節(jié)奏,然后要求他們發(fā)出與我相同的節(jié)奏,但是利用的身體部位要與我不同,比如我拍肩膀時,他們就不能拍肩。他們可以跺跺腳,也可以拍拍頭,有時他們甚至想到拍拍屁股,彈彈舌頭,只要他們的節(jié)奏與我所做的相同,我都會豎起大拇指。當然我們也把這些利用到了作品的學習中,用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合著音樂打出節(jié)奏,并且顯得那么自然和諧。
五、 結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應根據(jù)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不同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大背景,結合本校學生實際來開展音樂活動。奧爾夫教學法從來沒有一板一眼的規(guī)定我們應該做什么,而是讓我們用心去領悟音樂的魅力,在積極地探索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在樂中學樂,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國偉.淺談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J].華章,2011(19).
[2] 張曉云.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文教資料,2011(17).
作者簡介:劉楓,浙江省桐鄉(xiāng)市,茅盾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