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瓊
(江西省宜春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羽毛球運動是隔網(wǎng)性對抗項目,必須掌握靈活快速的步法,否則就會顧此失彼,疲于奔跑。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羽毛球教學的積極主動性,普及技術,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本文將羽毛球步法教學和體育游戲相結合進行探討。
1.體育游戲的特點。體育游戲是在游戲的快樂氣氛中進行身體活動,特點是形式簡單、場地器材可多可少,可使學生在競爭中體驗體育運動的愉悅感,提高運動興趣,不容易感到疲勞。在教學中通常用個體或集體的形式分組,同組之間必須相互配合,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競爭中超過對手,取得勝利,達到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目的。
2.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1)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游戲是由許多身體活動構成,學生通過體育游戲進行跑、跳、爬、搬等身體活動,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協(xié)調性;體育游戲需要身體承擔一定的運動負荷,各器官、和肌肉群要配合作用,有助于學生成長。游戲的多樣性可以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如靈敏、速度、耐力等。如“障礙”游戲,它通過跑、跳、投、鉆、跨等障礙可提高參與者速度和靈敏的素質,對增加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具有重要作用。(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體育教學中有許多內容枯燥乏味,在鍛煉過程中很容易疲勞而停止鍛煉,比如田徑里面的中長跑訓練,這時可以采用追逐的方式,讓學生成一列縱隊勻速跑步,最后一個的同學快速跑到第一個同學前面,以此類推,使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下克服“極點”,進入狀態(tài)。體育游戲教學形式活潑,寓教于樂之中,學生在遵守體育游戲規(guī)則的前提下,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游戲規(guī)則進行補充修改。例如“聽數(shù)抱成團”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學生圍成圈慢跑,老師隨意報“2”,2個學生抱在一起;玩到一定程度就不直接報數(shù),用加減乘除報數(shù),比如“3+3”學生就心算出得數(shù)后,再抱在一起。
1.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每節(jié)體育課都要有準備活動,在準備活動中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游戲作為輔助和誘導練習。如在教基本步法時可以選擇一定的步法練習為主的游戲。如“前后反追逐”游戲,學生前后相隔2-3米分散站立于球場的邊線和端線上,游戲開始,學生按照順時針方向快跑,后者抓前者,聽教師鳴哨后立馬急停轉身前者便后者反追抓;再聽見哨聲后又還原追逐;如此反復進行。計算各人被抓住的次數(shù),被抓住次數(shù)多者為輸者。注意:游戲者必須在球場的邊線、端線跑動,只有抓住對方才算有效;凡犯規(guī)者必須退出比賽,直到下一輪開始才能重新參加;可以根據(jù)游戲人數(shù)的多少來規(guī)定游戲的場地大小。
2.在羽毛球步法中的運用。采用游戲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例如“避難所”游戲:在一塊空曠的場地上畫一個長方形(可以根據(jù)游戲人數(shù)來確定長方形的大?。?,把全班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個隊,一個為進攻隊,在長方形里面,一個為防守隊,老師喊“開始”后,進攻隊的學生逃避防守隊的同學用腳點擊長方形以外的任意一點,累計到十點的對員為勝利,如果被防守隊的同學碰到,則被出局。
1.思想上不重視。在羽毛球的學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不太重視步法訓練,認為只要提高擊球技術,步法技術自然會提高,但實際上,腳上的移動步法是羽毛球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步法學不好,必然影響羽毛球整體水平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也忽略了腳上的步法移動技術教學,普遍重視手上動作,比如握拍、揮拍等,這樣就出現(xiàn)了上下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
2.步法和手法教學相分離。傳統(tǒng)的羽毛球教學中步法和手法相分離,移動技術學習單調、枯燥無味,學生易產生疲倦?yún)挓┑那榫w,其實步法和手法相互銜接,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任何擊球動作中在力量、速度、距離的配合上都含有步法的基本要素,尤其在重心是支撐、轉換、平衡方面,手法和步法的結合更為突出。所以在有體育游戲的教學中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練習。
合理運用體育游戲在羽毛球步法教學中,能把單調的步法練習創(chuàng)編到游戲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建議采用的體育游戲與羽毛球步法移動緊密相結合,只有步法移動與擊球技術銜接流暢,技術把握準確,才能提高羽毛球技術水平;采用的體育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在游戲中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團結互助和競爭意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逐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逐漸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