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繡"/>
王小萌
(蘇州大學 文正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蘇繡作為一門流傳千年的古藝,為美化歷代人民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就蘇繡的歷史發(fā)展而言,蘇繡之美,聞名遐邇,早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標志性符號。而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蘇繡也進入了一個全面提高的新時代,在制過程中,藝人們?yōu)榱烁玫乇憩F(xiàn)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常常是多種針法并用,并在原有的針法基礎之上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而禪繡作為異軍突起的新興刺繡藝術,之所以能夠被人們所接納、喜愛,其中有各方面的因素值得深思。
禪繡獨樹一幟,并將刺繡藝術與禪、油畫、裝置等西方藝術融為一體,變平面刺繡為立體禪繡,具有啟迪本心的味道。就地域因素而言,在封建社會時期,民間賦稅苛刻,為了向朝廷上繳賦稅,蘇州一帶的百姓便開始種桑養(yǎng)蠶,形成了“家家養(yǎng)蠶,戶戶刺繡”的社會風貌。
蘇州地區(qū)作為蘇繡的發(fā)源地,地理位置優(yōu)越,人文氣息濃厚。同時,蘇繡藝術又作為集民間工藝與文化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其地域文化所帶來的影響更是巨大。
在歷史文化方面,蘇繡是蘇州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蘇州文化是生活在蘇州這片土地上所有的勞動人民的智慧沉淀?!熬焦锰K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鄉(xiāng)小橋多”,蘇州獨特的溫文爾雅的歷史文化促使在蘇繡藝術作品中,常以小事物和小件著稱,罕見大江大河等構畫元素。而在禪繡作品中,似乎一下子很難體會到作者的奇妙心思,它們不僅僅是在符合禪美的油畫上刺繡,同時也是對裝置藝術與刺繡藝術的雙向探索,禪繡藝術家甚至在作品前打坐冥想,這些行為藝術都引人深思。禪繡外在的物件工具如顏料、畫布、絲線等,都是為了啟發(fā)本心智慧的方便之物,一筆一劃、一針一線,都是開放思維的藝術手段。禪繡并不局限于刺繡,它擴大了繡的范圍,可以是畫、影像、裝置、行為等當代任何藝術形式及美學實踐,更可結合各類傳統(tǒng)藝術及文化而產生出茶繡、花繡、香繡、書繡、琴繡、棋繡等,可以說是無處不繡。
蘇繡藝術與外來藝術的交融,對刺繡的創(chuàng)新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發(fā)展途徑是將外來藝術與原有的藝術相融合,不僅豐富了原有的藝術形態(tài),更重構了蘇繡的創(chuàng)作技藝與創(chuàng)作原型。盡管禪繡藝術不同于傳統(tǒng)的刺繡,但每一幅作品都離不開刺繡,禪繡藝術家們潛心禪修,不斷研究東西方當代藝術,并加之實踐繪制了數(shù)百幅當代抽象禪意油畫,始終在尋找東方刺繡藝術與西方藝術的融匯點,并發(fā)明了禪繡針法,該針法將緣起的智慧與黃金分割結合在了一起,將原本孤立的絲線用各種組合關聯(lián)在了一起,在喻示緣起的同時也反思了美的本質。
例如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立體禪繡,就把刺繡藝術帶進了立體空間藝術范疇,與當代最前沿的雕塑、裝置、光影等藝術一起并駕齊驅,于禪的意義上寓意了視覺系統(tǒng)的虛幻性。在原創(chuàng)的油畫上用禪繡針法等刺繡,使得西方油畫藝術、東方刺繡藝術與禪產生了真正的新三位合一的融合。
蘇繡一向講究秀麗素靜、隨物賦彩,華而不俗、秾而不艷,這是有別于他繡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僅與蘇州人民喜愛淡雅素麗的生活習性相一致,而且與蘇繡能夠形成精細雅潔的特點休戚相關。而禪繡是一種修行藝術,它以智慧滅煩惱,立秀美而自在。禪繡藝術的創(chuàng)始人唐一均生于蘇州刺繡藝術世家,并首創(chuàng)發(fā)明了“禪繡針法”,將蘇繡進行奇妙的拓展與變幻。“禪繡”幫助人們去認識禪美,認識、凈化自我,同時,它也是一種行為藝術,動中修禪,研究什么是真正的美、以及如何去實現(xiàn)真正的美。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種欣賞的角度,禪繡藝術亦是如此,禪繡自由的針腳、絲線,飛舞于畫布、裝置之中,使觀賞者能夠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融合修行與藝術行為的“禪繡”,突破傳統(tǒng)蘇繡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使這些禪繡作品不再局限于平面,也不囿于傳統(tǒng)的刺繡材質,既突破了空間的限制,也突破了材質的束縛,天馬行空的表現(xiàn)手法顛覆了傳統(tǒng)的蘇繡藝術。
作為一種修行藝術,禪繡是減滅煩惱、智慧增美的修行藝術,禪繡作品看起來雖然有些怪異,但其實每一幅作品都表達了不同的意境。禪繡將禪理與刺繡、當代繪畫藝術三者完美融合,注重刺繡及繪畫過程中的修行,吻合了當代世界精神層面的需求。刺繡藝術必須與時俱進,在當代藝術對心靈層面迫不及待的挖掘下,禪美的深度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