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樹 李貞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谛陆逃砟畹囊螅聲r期高校教育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先對團體心理輔導以及當前高校數(shù)學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高校學生心理教育以及團體心理輔導,談一下個人的觀點與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心理教育;高校數(shù)學;團體心理輔導;應用實踐
高等教育作為現(xiàn)階段國內(nèi)教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以高校在校學生為主體。高校大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尤其在當前復雜的環(huán)境條件下,面對著諸多的影響因素,如何加強高校學生心理教育以及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成為當前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一、當前高校學生常見心理問題以及團體心理輔導意義分析
就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而言,雖然在校學生表現(xiàn)出敏銳的思維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特點,但是他們的心理同樣比較脆弱,無論是適應能力還是抗挫折、抗壓能力都相對薄弱。客觀來講,不同的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有較大的差異,然而從整體情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實踐中可以看到,高校學生回家以后家長會百般疼愛,以致于自己到了高年級階段也很享受家庭的照顧或者安排,一旦個人處理問題就會非常的迷茫,這說明很多高校學生缺乏自理能力,而且獨立性非常的差,甚至會因此產(chǎn)生焦慮的心理問題;高校學生生源不同,無論是地區(qū)文化還是生活習慣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區(qū)別,加之溝通障礙以及語言運用差異,可能會影響溝通交流,甚至被攻擊或被其他學生所嘲笑,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將自己封閉起來,性格上會變得非常的孤僻自傲或者自卑。此外,高校學生戀愛觀也不成熟,未能正確認知戀愛的意義和責任,一味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分不清主次,以致于被對方拒絕以后會產(chǎn)生心理陰影,承受能力大大折扣。此外,有些學生在高中階段習慣了被人稱贊,進入高校以后人才濟濟,心理上會產(chǎn)生落差。比如,缺乏經(jīng)驗,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學習或者取長補短,個人的優(yōu)勢與潛能難以有效的發(fā)貨作用;甚至過分貶低自己,對個人缺乏正確的認知,以致于產(chǎn)生自卑或者困惑心理。
針對以上對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團體心理輔導是高校學生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和路徑,同時也是現(xiàn)階段高校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對高校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提高心理輔導質(zhì)量和效率,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組織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高校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和體驗到個人言行被得到支持與評價,并從中獲得樂趣。同時,通過加強團體成員之間的相關溝通與交流,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們相互交往過程中的各種困惑與問題出現(xiàn),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在認識自我過程中不斷改善和提高自我素養(yǎng)。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彌補部分學生的疑慮以及膽怯之不足,促使他們能夠盡可能地放松心態(tài),干發(fā)言、想發(fā)言,能夠正視個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相互學習與交流過程中能夠不斷提高自我素養(yǎng)。
二、加強團體心理輔導教學的有效路徑和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現(xiàn)階段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采用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和方法應該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堅持人本理念
高校學生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應當堅持人本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對于團體心理輔導而言,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實踐中應當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重要性。具體而言,在團體心理輔導實踐中應當密切關注高校學生的的情況以及心理變化,使他們能夠產(chǎn)生歸屬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心理輔導帶來的幫助以及在促進心理健康方面所起的正能量。
(二)加強自我教育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輔導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幫助他們擁有更強的職業(yè)競爭能力。當然,只有輔導是不夠的,還需要依靠廣大學生的個人努力。從這一層面來講,高校學生應當加強自我教育,借助團體心理輔導的力量來整體提升個人素養(yǎng)。在自我教育實踐中,學生是自身學習和提高的主導者,對個人自己的素質(zhì)以及能力了解更深入、更準確。為此,加強學生自我教育,有利于促使他們形成獨立自主的性格,這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三)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滲透
心理教育以及團體心理輔導不只是教師以及輔導員緊靠一己之力就能實現(xiàn)的,每一個教師以及學生都應當立足于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作用;基于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現(xiàn)狀,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同時這也是補充團體心理輔導的具體體現(xiàn)。比如,職業(yè)規(guī)劃及相關事項教學過程中,建議模擬招聘會,對學生進行面試,并且聽取專家的職業(yè)規(guī)劃演講等,從而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以及就業(yè)意識,提高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水平。在思政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和相互討論的模式,從意識層面上注意高校學生心理素養(yǎng)的提升,以此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陶冶情操。同時,可以幫助在校學生化解心理上的壓力和障礙,對于培養(yǎng)他們自我調(diào)適心理的意識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面臨的形勢非常的復雜,必須對在校大學生加強心理教育,這是也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實踐中可以采用團體心理輔導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在參與團體活動過程中不斷加強自我認知和心理健康成長。事實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要求我們立足實際,相互協(xié)作,以團體心理輔導為抓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孟慶新.基于心理疏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04):132-133
[2]袁小娜.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設計[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2)
[3]左占偉,馮超.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訓練概念的區(qū)分[J].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6,(2):69—71
[4]鐘穎.體驗式團體心理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4):142-143
[5]李興興.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就業(yè)心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