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宗 汪厚軍 郭倫強 潘詩波 劉飛
【摘要】 目的 探討使用手術治療脊柱胸腰段骨折時采用后路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 1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每組7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椎弓根植骨內固定措施, 試驗組采用后路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及脊柱側彎曲角度(Cobb)角數值。結果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90.2±20.7)min, 術中出血量為(815.2±201.5)ml, 傷口長度為(18.2±5.7)cm;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70.2±10.5)min, 術中出血量為(705.2±91.6)ml, 傷口長度為(15.2±2.7)cm;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長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 試驗組與對照組的Cobb角數值分別為(19.7±1.2)、(19.6±1.3)°,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1個月回訪), 試驗組患者的Cobb角數值(5.5±4.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脊柱胸腰段骨折病癥時, 選用后路手術方式, 治療效果確切, 患者手術情況恢復明顯, 出血量較少, 并發(fā)癥減少,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后路手術;脊柱胸腰段骨折;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26
脊柱骨折是因外力作用脊柱, 導致脊柱承受力過大, 造成骨折, 當人體從高處跌落, 導致沖力向上, 導致人體的脊柱胸腰段發(fā)生骨折現象, 病情嚴重的患者很可能癱瘓, 很多患者治療措施不當, 也易產生慢性腰痛[1]。后路術是治療脊柱胸腰段骨折有效方法, 減少對脊柱神經壓迫,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本院于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選用后路手術治療, 治療結果較好,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每組7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55例, 女20例, 年齡23~59歲, 平均年齡(39.5±9.4)歲。試驗組中男54例, 女21例, 年齡23~60歲, 平均年齡(40.5±9.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知曉具體手術步驟, 了解治療過程, 并簽訂《治療脊柱胸腰段骨折知情同意書》;依從性較好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疾病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不配合治療患者。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椎弓根植骨內固定措施, 醫(yī)生手術前使用影像來診斷骨折地點, 醫(yī)生使用椎弓根針對患者進行植骨, 然后采用可吸收線進行縫合。試驗組采用后路手術措施, 在手術前醫(yī)生要借助核磁共振(MIR)觀察患者骨折處的實際情況, 制定實際手術操作內容, 患者在手術時選用俯臥體位, 患者全身麻醉。醫(yī)生將患者的手書切口選擇在患者骨折部位, 以患者錐體為操作中心, 手術刀口寬度為8~12 cm, 依次清理患者骨屑及淤積物;使用MIR對鉆孔進行定位, 將椎弓根螺釘及連接棒放入, 根據患者骨頭的損傷程度, 依據損傷程度進行值骨, 采用可吸收線縫合創(chuàng)口。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長度)及手術前后的Cobb角數值。Cobb角數值越小, 說明患者治療后的脊柱畸形程度越輕, 術后恢復效果越好。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90.2±20.7)min, 術中出血量為(815.2±201.5)ml, 傷口長度為(18.2±5.7)cm;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70.2±10.5)min, 術中出血量為(705.2±91.6)ml, 傷口長度為(15.2±2.7)cm;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長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Cobb角數值比較 手術前, 試驗組與對照組的Cobb角數值分別為(19.7±1.2)、(19.6±1.3)°,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1個月回訪), 試驗組患者的Cobb角數值(5.5±4.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臨床表現較為單一, 如外傷性骨折患者會出現脊柱局部異常疼痛, 基本生活活動受限, 脊柱畸形等, 嚴重的骨折患者會出現不完全甚至全完癱瘓, 患者失去基本運功能力, 大小便失禁等[2]。在治療中一般是采用保守治療, 但保守治療沒有實際臨床效果時會采用骨折復位內固定術等,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治療措施后路術治療屬于骨折復位內固定術治療, 后路術治療骨折患者效果好, 但是手術難度較小, 治療骨折患者中手術操作簡單, 手術風險低, 穩(wěn)定性能顯著提高。對照組患者中采用椎弓根植骨內固定術, 這種治療措施本院不推薦使用, 因本院骨科多年經驗總結出椎弓根植骨內固定術治療后的并發(fā)癥的幾率明顯高于后路術, 如術后感染、間隙變窄[3-5]。這兩種并發(fā)癥對患者正常康復起到阻礙作用, 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痛苦。在治療骨折患者時, 不僅要注重患者手術治療過程及結果, 還要注意患者日??祻瓦^程中的管理, 如對患者進行基本的康復鍛煉訓練, 減少患者下身血栓形成幾率, 加強對患者飲食內容的管理, 清淡飲食, 杜絕辛辣食物, 保證患者營養(yǎng)[6, 7]。手術情況如出血量及手術時間, 是反應手術效果的具體因素, 一項良好的手術措施不僅在出血量上明顯減少, 還能節(jié)約手術時間, 減少創(chuàng)口面積等, 盡最大努力減少手術過程對患者身體的影響。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90.2±
20.7)min, 術中出血量為(815.2±201.5)ml, 傷口長度為(18.2±5.7)cm;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70.2±10.5)min, 術中出血量為(705.2±91.6)ml, 傷口長度為(15.2±2.7)cm;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長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obb角數是人體脊柱站立脊柱彎曲角度測量, Cobb角數越小, 說明患者脊柱恢復越好。本次研究中, 手術前, 試驗組與對照組的Cobb角數值分別為(19.7±1.2)°、(19.6±1.3)°,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1個月回訪), 試驗組患者的Cobb角數值(5.5±4.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治療中使用后路手術的方式對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進行治療, 在治療時間及患者術中出血量均明顯減少, 降低手術對患者身體的不良影響。治療效果上, 通過后路熟手治療, 患者的Cobb角數值明顯恢復正常, 說明手術后對患者脊柱影有著積極影響, 后路手術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任龍龍, 張軍武, 馬永剛, 等. 后路經傷椎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固定聯合植骨融合治療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療效評價.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6, 15(17):1670-1673.
[2] 鞏磊. 植骨融合聯合后路經傷椎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固定治療胸腰段脊椎骨折的臨床療效.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5):50-51.
[3] 康昭河, 郭昭慶, 于淼, 等. 后路經傷椎短節(jié)段椎弓根釘固定聯合植骨融合治療胸腰段脊椎骨折.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s1):3-4.
[4] 李海永, 宋利群, 張斌, 等. 前后路不同內固定方式對胸腰段脊柱嚴重爆裂骨折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 30(9):914-917.
[5] 劉剛, 梁裕. 前后路手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 36(10):75-79.
[6] 梁濤. 探討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患者臨床療效.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10(6):136.
[7] 翟成磊. 后路手術內固定治療脊柱骨折的療效觀察. 中外醫(yī)療, 2013, 32(14):100-101.
[收稿日期: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