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東明
摘要:民法典的編纂是由國家提出的,是立法工作開展的重要部分,民法典的制定要符合國家的發(fā)展要求和實際發(fā)展狀況,其中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是民法典制定中的主要編寫部分,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后,雇傭關系就被遺留在了歷史長河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在民法典中重現雇傭關系有著重要意義,民事雇傭合同和勞動合同之間的關系直接反應出了民法和勞動法調整雇傭關系的明確定位,雇傭合同的制度變革對勞務類合同的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民法典制定;民事雇傭合同;勞動合同
大部分法系國家都是先出現民事雇傭合同,然后才會產生勞動合同,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我國目前執(zhí)行的民法中并沒有涉及人身關系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比如雇傭關系,雇傭關系會涉及到人身的自由權,可以進行合同的簽訂,但卻沒有強制實行的行為特點,也就是說現有的民法并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我國的勞動合同法沒有現實的理論基礎和法律依據,因此,怎么讓雇傭合同和勞動合同更加體系化,成為了民法典制定的重大難題。
一、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關系
(1)兩者之間的聯系一直是立法人員的主要爭議點,主要爭議的是兩者之間是否相互獨立,雇傭關系屬于民事私法,勞動合同則是勞動法的一部分,屬于公法。還有一種說法是勞動合同屬于雇傭合同的一種特殊規(guī)定,也就是說雇傭合同定義為一般的規(guī)定,在勞動合同無規(guī)定時,適用于雇傭合同規(guī)定。還有一種觀念是指,雇傭合同屬于勞務法中的勞動關系,同屬于社會法。通過這些爭議可以看出兩者關系的復雜性,這也是立法中的一大難題。
(2)雇傭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自治原則。合同的簽訂需要雙方的意思自治,合同是法律制約的載體,合同作為民事的權力和義務關系變更的法律依據,是平衡主體的主要意義。合同的制定者具有自治選擇法律的權力,但不能超越強行性法律的約束,強行性法律在各個國家都有指定,這也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合法性原則。所謂的強行性法律指的是:要求乙方必須執(zhí)行一定的法律義務或者要求當事人不能進行某些自由性的行為,也就是禁止和義務的規(guī)范關系。在進行勞動合同的法律編寫時可以進行采用。
二、國外民法典對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啟示
(一)提升民法典制定的立法價值
法律從其本質上講屬于一種價值追求,所以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要明確法律制定的價值目標。1986年的《德國民法典》的制定背景是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時期,有著深厚的政治、經濟底蘊。并且在19世紀后期,德國已經發(fā)展成為了一個科技大國,政治家已經明確了經濟與法律之間的必然聯系,這種時代背景的影響下,民法典加大了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建立了平等的主體雇傭合同。我國的法律發(fā)展史,1993年《憲法》修正案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明確提出,根據自治原則進行了法律編寫,主要用來控制市場經濟活動。1999年《憲法》修正案主要是為了完成市場經濟向法治的轉變,但目前我國仍然存在很多雇傭關系,這些關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這時我國立法過程中的一個遺憾,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是維護市場有序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立法者要盡快解決這一問題。
(二)做好法律實施后的輿論準備
立法的輿論準備是非常必要的,會對立法的實施和選擇起到影響,外國在民典法的制定過程中,會做充足的理論準備,這些輿論準備工作,能夠給各個行業(yè)的人們提供一個訴訟平臺,能夠第一時間得知他們對民法的接受程度,也讓人們更好的認識民法典,理解民法典,促進法律的順利實施,我國從開始準備制定民法典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但對雇傭合同和勞動合同的關系仍然沒有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兩者關系的研究和分析,只有達成理論共識,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三)根據我國國情進行立法的選擇
(1)國外民法典的制定,是根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和政治體系展開的,同時,還會對公民的立法意見進行調查和總結,通過公民對立法的認知,對立法理念和法律的規(guī)范建立進行選擇。立法要符合國家的發(fā)展國情和實際應用能力,要明確本國的民法和勞動法關系,并在民法典的制定過程中進行體現,建立獨特的立法體系。我國的很多民法理論和體系都是借鑒德國的民法,因此,在進行民法典制作過程中,可以對德國的民法進行參考。
(2)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要將法律的理論系統(tǒng)化,在法典總則中增加人身關系的制度,并由此加深總則和分則間的立法聯系。在進行民法的合同編寫時,要將雇傭合同正式的提出。勞動合同相關制定作為雇傭合同的特殊規(guī)則進行補充說明,在通過單行法對其進行梳理和規(guī)范,這樣的民法典制定能夠對民法典和單法典之間的辯證關系進行解決,形成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
三、總結
成功在民法典中納入雇傭合同和勞動合同后,要將民法的體系化發(fā)展問題提上日程。民法體系化指的是不同概念間通過相互聯系產生的制度規(guī)范和制度間的內在聯系,民法體系的主要目標的民法典的制定,民法的體系化發(fā)展問題包含了民法典和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間的關系和內在聯系。因此,要想順利的進行民法典的制定,就要先實現雇傭合同和勞動合同的體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