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燕文
【摘要】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的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成為了教學的重點,然而當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許多不良事件對處于人格塑造階段的中學生產(chǎn)生了惡劣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和道德觀念的養(yǎng)成。而德育教育主要是對學生的品行給予規(guī)范約束,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是校園、社會和家庭共同關注的問題,對于處于叛逆期的中學生來說,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收效甚微,因此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念,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為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打好基礎。本文從學校和家庭的角度討論了如何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關鍵詞】 中學生 德育教育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2-127-01
0
隨著教育部提出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對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學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就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對學生的德育教學發(fā)揮積極的教育作用,在學校,教師傳輸給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在家里,父母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以此推動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滲透,認真看待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努力給學生建立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一、中學生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
1. 校園是學生主要的成長環(huán)境
學校是作為教育學生的主要陣地,首先,校方就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僅要育人育才,更要育德,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的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去,把學生作為主題,去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滿足學生的品德需求,其次,教育學生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讓學生明白怎樣才能做一個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人。這就需要每個科目的教師有意識的將德育融入所教授課程中去,切實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豐富德育教學手段,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總結(jié)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品性的教學經(jīng)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道德理念。要想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須端正學生的主觀態(tài)度,塑造學生內(nèi)在的素質(zhì)與修養(yǎng),加速學生的品德內(nèi)化,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得到積極的培養(yǎng)。
2.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
《三字經(jīng)》有曰:“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家庭作為學生的第一成長環(huán)境,可以說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與教師,因此,父母的教育對于學生的品德行為所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是家長的行為也不端正的話,更容易讓學生形成錯誤思想,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開展。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告訴學生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能做。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如何做的同時,自身也必須遵守這些要求,不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從而起不到理想的教育作用。
家長對于孩子要耐心的教導,教育孩子如何做到明辨是非和為人處世的方式,同時也要悉心的傾聽孩子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及時與孩子進行友好的溝通,人出生就像一張白紙,在學習的過程中免不了會做出錯誤的行為,許多家長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過分地打罵孩子,結(jié)果只能適得其反,使得孩子越來越叛逆。過分的寵溺也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會讓學生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采取適當?shù)慕逃绞?,讓孩子在各方面都能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健康快樂成長。
二、中學生德育滲透的有效方法
眾所周知,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chǎn)生了各種影響,要對初中生順利的開展德育滲透工作,學校和家長就要通力合作,學校認真對待學生的成長教育,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讓學生內(nèi)化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時刻牢記愛國、愛家、愛學習、愛助人、愛勞動,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延續(xù)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尊老愛幼,相互團結(jié)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1.從德育教學滲透至各個學科
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九門學科,課程作業(yè)都很繁忙,如果再單獨開一門德育教育課程,就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壓力,但是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先從校園整體出發(fā),設置合理的校訓,規(guī)范學生的校風校紀,例如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充分的體現(xiàn)了德育的本質(zhì),然后在教學當中,要求各科老師根據(jù)其所教的學科的特點,科學合理的將德育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當中去,班主任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個性,建立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為學生營造和諧歡樂的教學氛圍,全面發(fā)展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幫助學生樹立富有正能量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念。
2.仁愛教學,關心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初中階段正處于學生的青春叛逆時段,很多學生在這個時期不認真學習,許多教師對于這些學生采用過分責備,甚至對學生進行體罰,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教學方式,這樣子做只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這類學生很多都是吃軟不吃硬,所以對待這些學生的時候,要先和這些學生培養(yǎng)出良好的師生感情,再通過循循善誘的方法,從思想上去引導學生,平等的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將德育教育自然的融入到學生的教導中去,讓學生做一個自強、自立、自愛和自信的人。
3.教師聯(lián)動家長,共同培養(yǎng)學生
許多家長單純的認為教育學生是學校的責任,然而沒有家庭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只有把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有機的聯(lián)合起來,才能讓學生茁壯成長。例如班主任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網(wǎng)絡交流群,及時和家長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讓家長注重對孩子德育教育,改正學生錯誤的思想。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德育對于學生的成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的,只有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梁,因此,在初中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需要教師在各方面對學生做好教育引導工作,有針對性的使用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當中越走越遠。
[ 參 考 文 獻 ]
[1]黃渤.論初中生德育教育法[J].東西南北:教育.2017(6):0121-0121.
[2]王國榮.中學生德育滲透的有效方法[J].考試周刊.2017(9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