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煊?/p>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德育教育越來越成為教育重中之重。德育教育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階段。副班主任是班級德育教育的輔助者和執(zhí)行者。其教育學生的方式與方法又有自己的特點。小學生還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朦朧而模糊的階段。這就使得副班主任想做好班級的德育工作,就要掌握恰當?shù)姆绞椒椒?。本文就小學副班主任應該用怎樣的方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進行簡單闡述。
關鍵詞:小學 副班主任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在某種情況下和特定情況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實施引導教育、影響教育。通過受教育者的內在變化和外在影響,進而提高本人的道德素養(yǎng)、思想素養(yǎng)等各方面因素。
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德育教育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德育教育越來越收到社會、老師、家長等等方面的重視。學校作為一個大的教育環(huán)境,是進行德育教育最好的搖籃,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更是處于朦朧模糊的階段。為了促進小學受教育階段的學生,其思想道德素養(yǎng)能夠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不容忽視。那么,如何能夠使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夠提高實際效率,有針對性并且具有延續(xù)性呢?
一、轉變觀念 汲新去舊
為了能將德育工作順利開展,首先就要轉變觀念。轉變觀念不僅僅是教學、教育方面的,更是副班主任自身定位觀念的轉變。一直以來,人們印象中都把班主任當做班級教育最重要的建設者和實施者。雖然班主任在班級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副班主任也同樣重要。一般而言,副班主任都會抱有一種態(tài)度:“我是副班主任,不是班主任,這些事情與我無關?!被蛘摺鞍嘀魅巫龀龀煽冇腥丝隙?,副班主任沒有什么存在感。”這種觀念就是片面的,是狹隘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沒有“班主任”與“副班主任”之分,德育教育貫穿整個教學工作中,不僅僅是課上“教”,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與“形成”。例如:相對于班主任的嚴厲或嚴肅,副班主任可以扮演更“溫和”的角色。這樣將德育貫穿到整個教育環(huán)境中,從身邊開始,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
二、威德兼施 溝通為上
在學校教育中,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嚴師出高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樂觀、向上,學習態(tài)度明確、奮進等等,這無一不是通過老師言而要求而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如果想要讓學生形成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質,絕不是只有“從嚴”?!秾W記》中:“致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币馑季褪钦f發(fā)揚優(yōu)點,并依靠其優(yōu)點去解決缺點。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看待學生的行為舉止,看待學生的言行。對他們的教育態(tài)度要轉變,絕不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除了嚴肅沒有其他的表情。要真正的走到學生當中,要學習用學生的眼睛看待他們身邊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并且用老師的思想去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相信,老師是真正了解他們、理解他們的。這樣才能在學生存在問題的時候,讓學生真正的相信老師,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但是班級里不可能每一位學生都是同樣的教育方式,面對經(jīng)常犯錯或者缺點較多的學生,要首先承認他們的優(yōu)點,承認他們想要進步的出發(fā)點和表現(xiàn)欲是很有必要的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以“長善而就失”的方式,利用他們的優(yōu)點,進一步引導他們主動去克服自身的缺點。讓他們感受到身上的責任,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整體中的一部分,要把學生的個性與班級的整體相結合,這才是展現(xiàn)威德兼施 、溝通為上的魅力。
三、善用榜樣 順應引導
學生總是習慣于發(fā)現(xiàn)新鮮事物,對于新鮮事物好奇心較重,另外他們也喜歡追求“潮流”,現(xiàn)今社會,科技手段越來越發(fā)達,媒體交流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多元化,有很多學生會追隨“明星”、“網(wǎng)紅”等等,模仿他們的衣飾、語言等等,學生會有“從眾”心里,認為其他人都追求的東西,自己若是不追求就會顯得不合群,或者會被同學嘲笑。對于這種情況,切記冷硬的禁止,更不能任其發(fā)展。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冷靜,要揣摩學生的心里狀態(tài),從學生的思維出發(fā),真正的領會到學生“追求”這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有很多學生并不是真正的喜歡這些奇裝異服,而是覺得“新鮮感”“刺激感”,想得到更多的關注,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贊嘆。這個時候,就要避免與學生正面沖突,可以順勢利導,學生喜歡新鮮領域,可以用其他形式吸引其注意力,尋找替代模式。喜歡明星不要緊,可以說說,你喜歡這位明星的理由,為什么喜歡,他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樣的才華打動你,給了你怎樣的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也可以用他們喜歡的明星與現(xiàn)實生活中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情做對比。從而引導學生重新思考,以達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榜樣。重新指引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四、身正而行 為人師表
《論語·子路》篇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趯W生的心里,老師是第一位正式給他們傳授知識,指點方向,糾正錯誤的人。老師的舉止是學生模仿的范本。恰當?shù)皿w的語言,禮貌文明的舉止,溫文爾雅的氣質,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等等,都會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示范。在學生受教育階段,他們往往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心靈純凈,像白紙一樣。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這樣一來,老師的舉止行為就成為了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等等方面的重要榜樣。要求學生能夠做到的,老師要先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到,能否堅持一直做到。例如:要求學生“言必信,行必果。”的時候,老師要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到,能否一直做到。這個“做到”不是一節(jié)課,不是一天,而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只有老師時刻牢記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的表率。
作為一名副班主任,想將德育教育融于日常的生活學期中,就一定不能夠循規(guī)蹈矩,要時刻發(fā)現(xiàn),善于觀察,要用巧妙的方式,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教育資源、教育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身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明確辨別是非,使其最終成為高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天津華夏未來中新生態(tài)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