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基本數學技能,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梢哉f,在整個高中教學過程中,作為高考必考和分值最高的學科,數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學過度關注知識灌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顯得明顯不足,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困境,簡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困境;對策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結合新課改要求,積極探索適合適應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不僅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還要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不斷調整教學方法,針對教學困境,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 高中數學教學困境分析
1. 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主體地位不夠明顯
新課改背景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然而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師依舊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素質的重要標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不夠明顯。由于在高考中數學所占的分值較大,為了決勝高考,取得優(yōu)異成績,一些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依舊習慣于采用題海戰(zhàn)術,“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在教育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發(fā)揮,整個課堂教學依舊是教師主導全過程,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師生間缺乏溝通交流,教學過程學生主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受高考壓力的影響,一些教師將教材視為教學的唯一資源,只關注學生在考試中是否能夠取得優(yōu)異成績,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缺乏針對性,教學體現(xiàn)不出教學的互動性。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許多教師都習慣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加大課程容量,結果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講了許多內容,卻不能突出教材重點,降低了教學的針對性,不僅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很難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刻意注重學生主觀性的發(fā)揮,否定教師正面引導作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做好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然而,由于教學觀念存在偏差,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做表面文章,沒有深刻領悟素質教育的內在實質。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倡解題方法的多樣性,忽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強調解題方法越多越好,刻意注重學生主觀性的發(fā)揮。豈不知,盲目地開發(fā)學生思維,卻嚴重影響了數學本身科學實質和價值,也不利于開動學生腦筋,影響數學教學效果。新課改強調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也不能夠否定教師正面引導所起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一些教師讓學生盲目學習,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忽視錯誤的糾正,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模棱兩可,如此一來,不僅滋長了學生自傲情緒,還造成學生自我意識膨脹,不能正確看待自身缺點和錯誤,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3. 情景設置脫離教材,教學資源開發(fā)隨意性強
素質教育背景下,隨著教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情景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多。高中數學教學,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景,是為了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增強學生認知能力,然而一些教師在情景創(chuàng)設過程中,情景設置脫離教材,雖然創(chuàng)設的情景非常有趣,卻脫離了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弱化教材的基礎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媒體在教育教學上擁有越來越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開發(fā)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然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盲目開發(fā)教學資源,對課程資源缺乏充分認識,教學資源開發(fā)隨意性比較強,導致教學內容弱化了教材的基礎地位,在學生未領悟前提下,一味追求創(chuàng)新,隨意補充知識,從表面上看拓展了學生視野,但是,內容脫離實際,卻不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意識。由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缺乏明確目標,課堂教學隨意性強,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花費時間做一些無用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 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1. 樹立“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樹立“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真正領悟新課改的精髓,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以有效滿足素質教育的全面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就是不緊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要結合教學實際,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更好地學好數學奠定基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便于能夠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學生共性問題開展教學活動,不要局限于簡單解題講解,要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路,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顯著提升。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對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要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以便于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能夠大膽質疑,增強自主學習意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要具有針對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突出教學重點,探索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時要面向全體同學,在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 適度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雖然利用多媒體教學,更有利于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數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采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生動、直觀的畫面,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然而,在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操作技能,還要全面把握現(xiàn)代教育本質。在運用多媒體時,要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課件,使難以領悟的數學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以教材為平臺適度挖掘、開發(fā),使得多媒體教學真正起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不能忽視。高中數學教學要以教材知識為基礎,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學生消化理解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精髓所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正確把握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調整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將數學知識傳遞給學生。
三、 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要走出教學困境,不僅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二者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心靈與精神的溝通與交流。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要實現(xiàn)和諧一致,教師巧妙構思,精確設計,循序善誘,引導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tài),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左文偉.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1(13).
[2]蘇愛波.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體會[N].泰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大學學報,2010(1).
[3]蘇艷英.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4(18).
作者簡介:沈志球,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泉港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