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建善 蔣小芬(通信作者)
(嘉興市秀洲區(qū)新塍醫(yī)院 浙江 嘉興 314015)
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CAP住院患者80例。
1.2.1 將所有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即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組,左氧氟沙星組,每組40例。
1.2.2 治療方法 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組給予頭孢曲松針(上海羅氏公司提供)2.0 g靜滴,1次/d,療程7~14d;阿奇霉素針(河南輔仁懷慶堂提供)0.5 g靜滴,1次/d,連續(xù)3d,停藥4天后給予阿奇霉素腸溶膠囊(浙江眾益公司提供)0.5 g口服,1次/d,連續(xù)3d。左氧氟沙星組給予左氧氟沙星針(浙江醫(yī)藥股份新昌制藥廠提供)0.5 g靜滴,1次/d,療程7~14d。兩組均酌情加用止咳祛痰及解熱鎮(zhèn)痛藥物對癥治療。
1.2.3 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患者體溫、呼吸頻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臨床癥狀(包括咳嗽、痰量、胸痛等)、體征(肺部啰音)等變化。用藥前后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C反應蛋白、前降鈣素、肝腎功能、血氣分析、電解質、血糖、心電圖、胸部CT及痰培養(yǎng)等檢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干預前對各組進行肺炎嚴重程度(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評分[2]。
1.2.4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癥狀、體征完全恢復至正常,病原菌清除;顯效:病情明顯地恢復,病原菌已清除,癥狀、體征、實驗室3項中有1項未恢復正常;進步:病情好轉,病原菌、癥狀、體征、實驗室4項中有1項未恢復正常;無效:用藥72h病情未有改善甚至加重。痊愈率加上顯效率即為總有效率。
每組均納入40例患者,觀察過程中有4例患者退出(2例病情加重,1例應用頭孢曲松+阿奇霉素過程中出現(xiàn)全身皮疹,1例確診為肺結核),最終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組39例,左氧氟沙星組3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PSI評分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兩組數(shù)據(jù)為單向有序的等級資料,經(jīng)卡方檢驗,兩組療效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組有3例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1例因全身皮疹更換抗生素而退出;左氧氟沙星組有2例出現(xiàn)靜脈炎。除1例全身皮疹外兩組不良反應均較輕,不影響治療,未出現(xiàn)與抗生素相關的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異常。
CAP常見的病原菌是肺炎支原體、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衣原體等,CAP經(jīng)驗治療應考慮是否需覆蓋上述病原菌。β-內酰胺類聯(lián)合大環(huán)內酯類以及呼吸喹諾酮類兩種治療方案均能覆蓋所有上述常見病原體,是CAP指南推薦的常用方案。
肺炎鏈球菌對β-內酰胺類和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耐藥情況日益惡化,導致呼吸喹諾酮在CAP治療中的地位顯著提高。最新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我國肺炎鏈球菌對阿奇霉素的耐藥率在88.2%以上。頭孢曲松對肺炎鏈球菌有較好的抗菌活性,但2013—2014年中國9城市10家二級醫(yī)院社區(qū)獲得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鏈球菌對頭孢曲松的敏感度為63.5%,而對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為93.5%。對全國各地大型醫(yī)院的研究結果顯示,肺炎鏈球菌對頭孢曲松的耐藥率為10.2%~18.5%,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1.5%~2.6%。
因此,從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在CAP的治療中,左氧氟沙星可能優(yōu)于頭孢曲松聯(lián)合阿奇霉素方案,本研究結果則支持了這一觀點,兩組療效比較具有顯著差異。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4):253-279.
[2]Fine MJ,Auble TE,Yealy DM,et al.A prediction rule to identify low-risk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N Engl J Med,1997,336(4):24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