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強 任國亮(通訊作者) 高軍林 李連生 王曉
(青海紅十字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青海 西寧 810000)
肝囊型包蟲病多發(fā)于農牧地區(qū),比如新疆、甘肅等地區(qū),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臨床上多選擇手術治療此癥,比如開腹手術、腹腔鏡下手術等,但不同的治療方式有著不同的治療效果及其適應性。故本次研究中納入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囊型包蟲病患者60例,旨在對其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
研究中所選的60例對象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肝囊型包蟲病患者,其依據(jù)入院順序均分為: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17~65歲,平均為(37.15±10.42)歲。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為20~67歲,平均為(38.54±10.27)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
對照組接受開腹手術:為患者全身麻醉起效后,使其以頭高腳低平臥位接受手術,于上腹部中線位置切開約6cm,游離周圍組織后暴露病變部位,用2-0號線將腹白線、包蟲囊壁周圍縫合,確保其與腹腔呈隔離狀態(tài),要高度預防其出現(xiàn)穿刺的情況,減壓時囊液溢出、種植,再將穩(wěn)定囊壁暴露后打開包蟲囊腫,以傳統(tǒng)內囊摘取術將囊液、子囊徹底清理干凈,待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縫合切口[1]。
觀察組接受腹腔鏡肝包蟲外囊摘除術治療:患者術前給藥氫化可的松100mg,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給予患者放過敏措施,再為患者快速補液[2];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起效后,讓患者以頭高腳低平臥位接受手術,氣腹壓力控制在10~15mmHg之間;以5孔法進行手術,臍下孔為觀察孔,臍下左/右側為主操作孔,以患者的病灶情況調節(jié)[3];患者圓韌帶肥厚時,則以直針帶線在側面行穿刺,腹腔中要越過圓韌帶,再于對側穿出后上提;之后對患者腹腔內的情況進行探查,確定病變位置后,將小網(wǎng)膜囊打開后用布袋穿過肝十二指腸韌帶,并用紗布隔離肝組織、胃腸道,囊腫壁薄、張力高時要作穿刺抽吸,將少量囊液抽吸掉以達到減壓的目的,再用Hem-o-lok橫行夾閉穿刺位置[4];之后便在包蟲囊腫、正常肝組織交界位置以超聲刀切開,確定纖維囊以及肝組織間隙后,用合成夾夾閉>3mm的管道結構,再以壓腸板對囊腫由里到外施壓,同時將組織切除后裝進標本袋中;囊內容物用穿刺針處理干凈,再將內容物取出;用高滲鹽水紗布處理肝斷面約10min后縫合切口,并作常規(guī)引流[5]。
本次研究中所應用到的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為SPSS 18.0,并對計數(shù)資料實施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以P<0.05來表示。
觀察組手術各指標情況優(yōu),與對照組比較存在差異,P<0.05;見表1。
表1 手術各指標情況比較 [±s]
表1 手術各指標情況比較 [±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畢至下床時間(d) 術后住院時間(d)觀察組 79.22±12.04 74.58±6.72 2.26±1.54 4.26±1.54對照組 102.86±15.76 196.21±7.38 3.41±1.77 6.41±1.77 t 7.897 11.224 6.040 6.040 P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未見出現(xiàn)膽漏的患者,對照組出現(xiàn)4例膽漏的患者、占比13.3%,組間比較存在差異,P<0.05。
肝囊型包蟲病臨床手術治療時均注重囊腫的全部消除,避免囊液溢出,可用來治療肝囊型包蟲病的外科手術方式諸多,開腹術治療肝囊型包蟲病的效果雖良好,但該術式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大,術中出血情況不易控制,整個手術過程中風險性較大,患者術后亦極易出現(xiàn)膽漏,對其病情恢復造成很大的影響[6]。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開腹手術,患者手術所用時間為(102.86±15.76)min,術中出血量為(196.21±7.38)ml,術畢至下床時間為(3.41±1.77)d,亦出現(xiàn)了4例膽漏的患者,直接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觀察組接受腹腔鏡肝包蟲外囊摘除術治療,有資料顯示:該術式可減輕患者的術后不適感,患者術后可盡早下床活動,縮短了其病情恢復時間,亦可縮短住院時間;本次結果顯示:患者手術時間為(79.22±12.04)min,術中出血量為(74.58±6.72)ml,術畢至下床時間為(2.26±1.54)d,未見出現(xiàn)膽漏的患者,住院時間為(4.26±1.54)d,與對照組比較存在差異,P<0.05。
綜上所述,腹腔鏡肝包蟲外囊摘除術治療肝囊型包蟲病時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畢至下床時間短、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
[1]牛剛,董鑫.經腹腔鏡治療肝囊型包蟲病經驗體會[J].新疆醫(yī)學,2016,46(11):1452-1454.
[2]李杰珍,李作安,李鳳嬌.肝囊型包蟲病開腹手術治療臨床路徑應用效果分析[J].新疆醫(yī)學,2013,43(07):18-21.
[3]侯新,楊新海,崔軍.開腹手術聯(lián)合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巨大肝囊型包蟲病[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8):286-287.
[4]馬爾旦·馬合木提,邰沁文,吐爾干艾力·阿吉.肝臟囊型包蟲病腹腔鏡與開腹根治性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4,29(12):941-942.
[5]米爾夏提·阿不都熱西提,吐爾洪江·吐遜,邰沁文,等.腹腔鏡肝包蟲外囊摘除術治療肝囊型包蟲病的臨床療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6):484-485.
[6]李作安,邵英梅.肝囊性包蟲病囊腫破入腹腔診治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10):93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