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終于戰(zhàn)勝了強大的敵人,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其原因在于有了先進的理論指導;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高超的領導藝術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跳出歷史“周期率”,需要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取得革命成功,從中汲取豐富的革命營養(yǎng)。在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從嚴治黨,鞏固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定“四個自信”等,只有這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政權;黨的建設;啟示
【作者簡介】 謝衛(wèi)平,中共麗水市委黨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中圖分類號】 D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8)02-0050-0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開篇就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走過97年風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改革和建設的偉大勝利,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的“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目標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不忘民族復興“初心”,最終戰(zhàn)勝了強大的敵人,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薄安荒芡涀哌^的路”,就是不要忘記黨的歷史,不要忘記黨在艱難困苦中的苦苦追尋,不要忘記黨是如何取得革命的勝利,不要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今天,在這重要的歷史交匯時期,探索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的重要原因,總結勝利的歷史經驗,對推進黨的偉大建設工程,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著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一、在苦難與輝煌中不斷前行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1840年以來近百年的中國,深受列強的侵略和凌辱,幾千年的燦爛中華文明幾乎毀于一旦,割地、賠款……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面對這千年未有之危機,頑強的中華民族沒有屈服,一批批先進的中國人以挽救國家和民族為己任,他們心憂天下,歷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這些斗爭和探索,展現了優(yōu)秀中華兒女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由于沒有先進政黨的領導、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缺少群眾的大力支持,斗爭和探索最終歸于失敗。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7月23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拯救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交給了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97年來,中國走過的歷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歷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這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八囊欢狈锤锩兒蟮陌肽?,被殺害的中國共產黨和革命群眾就達31萬多,黨領導的工會、農民協(xié)會等遭到查禁或解散,全國革命處于腥風血雨之中。年幼的中國共產黨由于經驗不足、缺乏理論和實踐經驗,沒能真正喚醒最廣大人民群眾;加之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致使大革命失敗,中國共產黨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緣于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定,中國共產黨沒有被嚇到。由于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和根據地損失了近90%,黨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力量幾乎損失殆盡,紅軍被迫長征,紅軍從30萬人減少到3萬人左右,中國共產黨危在旦夕,直至遵義會議的召開,革命才轉危為安。革命的失利,讓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中國的革命只有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革命才能成功;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中國民族與日本侵略者這一主要矛盾,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廣泛發(fā)動人民群眾,團結一切愛國人士,萬眾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解放戰(zhàn)爭之初,只有100多萬的人民軍隊拿著“小米加步槍”面對400多萬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中國共產黨并沒有屈服,他們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建立最廣泛的人民統(tǒng)一戰(zhàn)線,終于“宜將剩勇追窮寇”,打敗了國民黨軍隊,建立了新中國。
28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在馬列主義的指引下,緊緊依靠人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頑強拼搏,最終取得了勝利。撫今追昔,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越接近目標,我們越要有百倍的精神、千倍的毅力。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新形勢下,黨面臨執(zhí)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huán)境的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huán)境,如何吸取經驗教訓,做好歷史“答卷”,回應人民的期待,需要中國共產黨從革命的凱歌聲中汲取涵養(yǎng),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二、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原因
革命的道路充滿曲折與艱辛,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玉汝于成”,終于取得政權的勝利。銘記黨的這段苦難輝煌史,探索勝利原因,既是對已逝者的深切緬懷,也是對后來者的永遠激勵,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程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有以下幾個重要因素:endprint
堅持人民為首,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大革命的失敗就是因為沒有發(fā)動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沒有認清廣大人民群眾蘊涵的巨大力量。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社會前進的決定力量。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始終把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放在首位。黨的一大就提出建立共產主義的最高奮斗目標,黨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綱領,直到現在都沒有停下為人民謀福祉的步伐。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關心群眾的痛癢,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把人民放在首位,中國共產黨得到了人們群眾的衷心擁護,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支持。通過土地革命,廣大農民群眾獲得了土地這一最根本的生產資料,成為土地的主人,他們積極投入到生產當中,為根據地的發(fā)展和壯大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為捍衛(wèi)革命成果,他們踴躍參加革命隊伍,當年,僅有23萬人口的江西興國,就有8萬人參加紅軍;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解放區(qū)開展的土地改革,得到了千萬群眾的熱烈擁護,僅山東人民就發(fā)動4次大的參軍行動,輸送58.9萬余名子弟兵,為此,陳毅元帥由衷地發(fā)出了“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的感慨。
先進理論為核,為革命勝利提供智力支持。中國革命的勝利在于有了馬克思主義這一先進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和理論總結,也是指導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理論指南。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各個階級的有志之士不斷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最后都失敗了,重要原因在于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如何正確地學習馬列主義,怎樣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年幼的中國共產黨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始終恪守實事求是精神,把馬列主義一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如何革命,怎樣取得革命勝利?”的歷史主題,創(chuàng)造性地開創(chuàng)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實踐充分證明,毛澤東思想是指引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行動指南。
信仰為撐,遠大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力量之源?!爸静涣ⅲ煜聼o可成之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信念,是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論總結,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力量之源。據不完全統(tǒng)計,1927年3月到翌年的上半年,全國各地被屠殺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竟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多人,共產黨員的數量由將近6萬人減少到1萬多人。面對國民黨的屠殺,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沒有屈服,李大釗面對敵人的絞刑架卻毅然高呼:“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豪情響徹于耳;方志敏獄中書寫《可愛的中國》歷歷在目;紅軍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下,最終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種種英雄壯舉,究其原因,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在任何艱難困苦時的信念支撐,成為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朋友,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總之,共產黨人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共產黨人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黨的團結和協(xié)調。依據客觀實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朋友,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革命導師們的共同選擇。實踐證明,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保障?!奥狘h指揮、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重要標志,也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永新三灣改編,“把支部建在連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古田會議,加強軍隊的思想領導,確定了人民軍隊對黨的赤膽忠心,從此,千千萬萬革命將士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在挫折中愈加奮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鑄就了拖不垮、打不爛、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鋼鐵雄師。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人民子弟兵為國為民捐軀永不悔,使人民軍隊成了戰(zhàn)無不勝的鋼鐵長城。
歷經28年風風雨雨的中國共產黨能在苦難與輝煌中砥礪前行,取得偉大的勝利,也離不開國際友人的鼎力支持等,就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p>
三、對當前黨的建設的啟示
中國共產黨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把握未來;只有繼續(xù)保持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忘初心,從歷史的長河中吸取教訓,從成功的喜悅中汲取營養(yǎng),才能不斷繼續(xù)前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應有的執(zhí)政素養(yǎng)。對比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的重要原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完成偉大使命,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根基。只有人民才是真正推動歷史發(fā)展的力量之源。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革命的勝利,正是得益于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得益于人民群眾一碗水、一粒米、一絲線的無私奉獻!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蘇聯亡黨亡國的前車之鑒已經證明“心中沒有人民,必為人民所拋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甘當群眾的好“學生”,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讓更多的群眾共享改革成果,堅守公平和正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讓社會主義的光輝普照每一個角落。endprint
其次,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是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根本之舉。革命的勝利在于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在于有一支“信念堅定、為國為民、不畏困難、敢于犧牲”的黨員干部隊伍。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要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完成“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全面從嚴治黨,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狠抓黨的作風建設,秉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理念,一些老黨大黨的垮臺,無不是因為長期脫離人民群眾,生活腐化所致;繼續(xù)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的成果,持之以恒地開展反腐敗斗爭,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再次,必須堅定理論自信,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在于遵循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實事求是,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被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證明了的唯一正確的理論。堅定理論自信,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定理論自信,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來指導社會實踐;堅定理論自信,還要自覺與形形色色錯誤思潮劃清界限,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左”傾錯誤路線等國內外錯誤思想的滲透。
最后,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戰(zhàn)火雖已遠,警鐘仍長鳴。中國共產黨自從“三灣改編”后就堅持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一原則,確保了革命的勝利。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也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需?!皹寳U子里出政權”,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指明了方向,也為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理論支撐,“槍桿子”也是鞏固政權的保障。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要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中央軍委的領導,鍛造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繼續(xù)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弘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光榮傳統(tǒng),鍛造“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人民軍隊,筑成捍衛(wèi)中華民族的鋼鐵長城。
要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統(tǒng)一戰(zhàn)線匯集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集聚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了最廣大海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精神才得以讓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源遠流長。鞏固和發(fā)展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不斷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提升參政議政能力,建立健全知情、反饋機制,拓寬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渠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感召下,全體中華兒女要不斷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共同的“中國夢”貢獻全部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只有銘記苦難,以史為鑒,汲取革命營養(yǎng),才能愈久彌堅;只有堅定“四個自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才能不斷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 曾憲文,劉曉農:《井岡山斗爭史話》,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7年8月2日。
[9]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責任編輯:鄧菁endprint